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优质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技能,能够正确书写一些常见的汉字;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语文
(1)识字与词语积累:通过学习常见的汉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简短的故事和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开拓他们的阅读视野。
(3)口语表达: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2. 数学
(1)认识数字:通过认识数字0-100,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概念,能够正确书写和识读数字。
(2)数的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通过游戏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3. 自然科学
(1)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对自然界的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2)生活常识:通过学习生活常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任务型教学:通过任务的设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口头表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2. 学情分析: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和指导。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计划,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数学和科学综合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语文
(1)字母与词语积累:通过学习字母表和一些常见的词语,培养学生的字母识读能力和词语表达能力。
(2)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简单的故事和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口语表达: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2. 数学
(1)数字与运算:通过游戏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加减法运算: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科学
(1)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对自然界的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2)生活常识:通过学习生活常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艺术
(1)绘画与手工: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音乐与舞蹈:通过音乐和舞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舞蹈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口头表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2. 学情分析: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和指导。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计划,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和艺术综合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已基本结束,复习阶段即将系统展开。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复习是进行系统知识整理的过程,是查缺补漏的过程。对教师来讲,则是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如果复习系统性、针对性强,就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如果在复习时予以足够重视,学困生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为利用好这宝贵的复习时间,制定的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
通过一阶段的复习,回顾这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所学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勤于思考,善于自我表现保护的优秀品质,同时掌握一定的社会常识。
二、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三、复习内容
(一)、《我和春天在一起》
本主题在教学上有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二是知道春天是植树和播种的季节。三是了解春天怎样预防疾病。
(二)、《我在健康成长》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怎样怎样保护牙齿和眼睛。二是了解吃的学问。三是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方法。
(三)、《欢乐儿童节》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了解儿童节。二是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四)、《小小班集体》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了解我们的班集体。二是怎样做好值日。
四、复习方式
抓住要点,利用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某些不熟悉的环节可以加强一下,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五、复习方法
先基础、后提升、采取两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阶段
根据上课之前整理的知识重点,上课时,先概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重点,然后根据复习的知识框架,教师给学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强化记忆,后检查提问,再考试,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
第二轮:综合提升阶段
教师自己根据考试重点,出综合题进行模拟测试,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对优秀生和后进生提出较高要求,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五、期末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达到及格,尽最大能力使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也少,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什么对他们来说也是从零做起的,喜欢接受新知识,但对某些难度教大的知识接受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本册教材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看图学习体育知识天天进行身体锻炼)、韵律体操及舞蹈(在欢乐的日子里)、田径类的跳跃(单脚跳双脚跳跳绳跳高)和投掷(轻物掷远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分腿跪撑后仰 蹲撑往低处滚翻团身前滚翻蹲撑前滚翻抱腿起)、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跑 高抬腿跑 300-500跑走交替)、步法练习(跑跳步 踏跳步踏点步后踢步小碎步小跑步)。
内容简单,但全是基础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体操难度较大,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重点是田径的各种跳动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
各种体操动作。
五: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一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是学生上体育教育课的入门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用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一年级教学。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基本情况
全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个主题。
2、教学要求
1)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
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4)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5)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恒心和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3)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
4)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
5)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6)初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7)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教材的编排特点
1)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
2)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
3)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4)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0)班的数学教学。本班共有学生人数是59人,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本学期还需要加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 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