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优秀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容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行解决。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尺子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1. 教师将一个实物模型放在课桌上,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这个物体有什么特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逐渐接近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Step 2 理解体积的概念
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立方体的图片,解释立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课桌上的实物模型,询问他们对其体积的理解。
3. 教师通过计算公式V = l × w × h,向学生解释如何计算立方体的体积。
4.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Step 3 理解容积的概念
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柱体的图片,解释圆柱体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课桌上的实物模型,询问他们对其容积的理解。
3. 教师通过计算公式V = πr2h,向学生解释如何计算圆柱体的容积。
4.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Step 4 实际问题的应用
1. 教师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其转化为体积或容积的计算问题,并进行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呈现自己的解决思路和答案。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
Step 5 总结与拓展
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2.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容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行解决。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尺子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容器,如圆形容器、长方体容器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容器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容器内可以装下多少东西。
Step 2 理解体积的概念
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长方体的图片,解释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课桌上的实物模型,询问他们对其体积的理解。
3. 教师通过计算公式V = l × w × h,向学生解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4.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Step 3 理解容积的概念
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柱体的图片,解释圆柱体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课桌上的实物模型,询问他们对其容积的理解。
3. 教师通过计算公式V = πr2h,向学生解释如何计算圆柱体的容积。
4.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Step 4 实际问题的应用
1. 教师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其转化为体积或容积的计算问题,并进行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呈现自己的解决思路和答案。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
Step 5 总结与拓展
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2.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篇三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三个活动,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这三个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教材在“试一试”和“练一练”的活动中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和物体体积的一些特征(形状改变,体积不变)。教材的编写者意图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学生分析】
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大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体积容积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童话故事和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童话故事和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及语文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个故事中乌鸦还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喝水问题呢!你们想知道乌鸦用了什么数学方法吗?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2、提出问题:(1)聪明的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2)为什么往瓶子里加了石子之后水面会升高呢?
3、小结: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石子的投入挤压了水的位置,水面慢慢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板书关键词:占空间)
二、合作探究,理解概念
(一)理解体积的含义
1、感受空间
问:桌子上放一个铅笔盒,铅笔盒占空间吗?放一支铅笔,铅笔占空间吗?桌子呢?椅子呢?(板书:空间)
2、实验感知空间大小
我们一起来看,这有一个土豆和一个红薯,他们占空间吗?如果我把它们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ppt演示放入水中的动画)
(2)仔细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两个杯子现在的水面不一样高,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红薯占的空间大,土豆占的空间小)
2、其实生活中很多物体所占的空间都有大有小。如黑板擦所占的空间大,粉笔所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
3、提示体积的概念
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在数学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4、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如:笔袋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笔袋的体积。
(二)理解容积的含义
1、我们认识了什么是体积,我们在这节课中还要认识一个概念,是什么呢?(容积)
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41页,自学什么是容积的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3、检查自学情况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容积?(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2)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A.什么是容器?举个例子。
B.什么是“所能容纳”?(可以用杯子演示,先出示半杯水,问:这是杯子
(3)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三)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1、我们认识了什么体积和容积。它们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汇报)
(1)从测量方法来说,体积是从物体外部测量的;容积是从物体内部测量的。
(2)从它们的大小来说,同一物体,它的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的时候,容积近似等于体积。
2、结合实例理解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体积与容积的意义相同。
(2)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3)一个瓶子装了2升水, 瓶子的容积就是2升。
(4)一个木箱的体积和它的容积一样大。
三、实践应用,提升概念
1、看一看:观察下面的图形,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为什么?(书本42页:试一试)
2、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书本42页练一练第1题)
小结结论: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3、书本42页练一练第2题
4、书本42页练一练第3题: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淘气倒了3杯,而笑笑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5、选择题:
① 体积 ② 容积 ③ 一个底面积 ④表面积
(1)做一个长方体油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长方体的( )。
(2)求一个长方体木块占空间的大小,是求长方体的( )。
(3)求一个油桶最多能装多少油,是求油桶的( )。
(4)求一个长方体木块占地多少,是求长方体的( )。
6、搭一搭: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求搭一搭。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的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四、总结评价,强化概念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