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经典3篇)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篇一
光与色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与色,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光的传播路径
目标:通过观察光的传播路径,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步骤:
1. 准备一束激光笔和一块白色纸。
2. 将纸张竖直放置在黑板上,将激光笔的光束照射到纸上。
3. 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并记录下光的路径。
4.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的路径,总结出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的。
活动二:色的组成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步骤:
1. 准备一个三棱镜和一束白光。
2. 将白光透过三棱镜,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3. 学生观察到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并记录下来。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白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活动三:光的反射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步骤:
1. 准备一面平整的镜子和一束激光笔。
2. 将激光笔的光束照射到镜子上,并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3. 学生观察到光束被镜子反射,并记录下光的反射角度。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在镜子上会发生反射。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深入理解光的传播、色的组成以及光的反射现象。同时,这些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篇二
在《光与色的世界》这一教学主题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深入了解光与色的相关知识。
活动一:光的颜色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
步骤:
1. 准备一束白光、一个玻璃棱镜和一块白色纸。
2. 将白光透过玻璃棱镜,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3. 学生观察到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并记录下来。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在经过玻璃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活动二:颜色的混合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颜色的混合原理。
步骤:
1. 准备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笔和一张白纸。
2. 让学生在白纸上分别用红、绿、蓝荧光笔绘制几个小圆圈。
3. 学生观察到荧光笔的颜色混合后产生了其他颜色,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颜色。
活动三:光的折射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步骤:
1.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水和一个激光笔。
2. 将容器中注满水后,将激光笔的光束照射到容器中。
3. 学生观察到光束在入射和出射时发生了折射,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在经过水时会发生折射。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探究光与色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光与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篇三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第二册中第三单元《光与色》一课,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需要解决的:
光与色的关系;2.固有色、光源色的概念;
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美术技能的学习并不完全是本课的重点,重点应放在挖掘色彩知识背后的美术文化情感认知和社会意义上,同时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安排体现“以知识为本,以活动为中心,以文化内涵为主线”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与绘画的色彩有关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观察色彩的习惯,并能够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绘画名作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式和风格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课上所学,尝试用色彩知识完成一组习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产生对绘画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打下基础,并有继续探究的可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感受色彩的情绪和魅力。
教学难点
掌握一定的光与色变化规律和色彩绘画的表现规律与技能。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材;学生:教材、笔记本、笔。
教学设想
教学始终扣住“光”这一主题开展教学,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在漆黑的环境下没有了美丽的色彩的多媒体演示,导入新课。然后,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光与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映。接着重点研究物体的光源色(用动画演示光源对物体色彩的影响)和环境色(用实物进行实验)的形成,从而让学生达到理解光与色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拓展训练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本课通过“观察→体验→表现→再观察→再体验→再表现”的教学过程,利用实验、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切了解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规律,从而让学生了解色彩绘画的基础知识,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探究艺术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预习课文播放带有轻音乐的课题幻灯片,提示学生准备学具,并预习课文。【设计意图】布置前置性的作业,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使课堂顺利进行。
二.初步感知、激发兴趣多媒体展示一组摄影、绘画作品,下面我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如果我们将它们放到漆黑的房间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对物体就没了奇妙而美丽的色彩。【设计意图】课堂选取、展示一些色彩鲜艳的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在提示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概括的能力的同时,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三.合作探究、展开想象
(一)导入新课(媒体形式:学生参与,播放课件)是什么赋予物体色彩呢?
1、光与色的关系—— 白色是最单纯的光吗?
活动展示一 ,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教师播放有关光的视频。结论:白色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巩固与提高)为什么不同的物体有它们不同的色彩呢?
动画演示二,光的色散白光由哪些色光组合而成的呢?
展示体验,(动画演示)教师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通过动画演示,体验光三色与色三色的混合效果,实践操作,理解知识,色光的混合,不同的光源的色彩倾向是不同的。
例如:暖和的太阳光,偏蓝冷的月光,淡黄色的电灯等等。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呢?结论:①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②品红、黄、青是颜色的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③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映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探究与实验。教师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趣味图形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讨论热情,逐步渗透物理学知识,达到学科知识的整合。
2、固有色、光源色与环境色
固有色与光源色活动展示三
(教师讲解知识点)a:固有色:指物体在正常日光照射下所呈现出的固有的色彩。如红花、紫花、黄花等等色彩的区别。
b:光源色:指某种光线(太阳光、月光、灯光、蜡烛光等)照射到物体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
活动展示四
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是一直不变的吗?白兔在不同光照下的色彩变化。(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结论:严格来说物体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色彩,光变色就变。
【拓展与延伸】教师:能否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大型文艺晚会的灯光效果)
欣赏:莫奈《鲁昂大教堂》
【设计意图】由视频、动画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开展对绘画名作的讨论,训练学生自己解读作品的能力,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用合理引导、示范讲解来突破重点,加以小结。
环境色交流讨论:物体附近的颜色会不会对其色彩产生影响呢?环境色: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尤其是光滑的材质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另外在暗部中反映较明显。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也大大丰富了画画的色彩。
(游戏)学生根据现有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色彩的相互影响知识拓展:影响环境色的因素有哪些?环境色主要影响到物体的哪些部位?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并鼓励学生的答疑。
结论:物体的材质,物体的光洁度,物体的固有色,光的强弱距离远近等等因素的影响。拓展与反馈:找找画面中的固有色、光原色和环境色,并说说哪些部分受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较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明确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和探究美术文化内涵的热情。
3.课堂总结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整个世界都是反射的”,光线照射下的诸多因素不同,都会使物体色彩大不一样,需具体分析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希望同学们:细心观察,耐心体会,感受大自然的色调,领略画面中的色调,勾勒生活学习中的色调。
4.课后延伸,情感升华尝试按照不同的时间段画出《窗台前的苹果》的画面大体色彩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轻松舒缓的音乐背景中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梳理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及时反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并向课外延伸,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自主研究,指导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和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平等、互助、和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长经验。在学生获得了一般的色彩知识后,可让学生独立完成静物写生,要求探究光源色、固有色与环境色所形成的较为丰富的色彩变化,把握画面大体的色彩关系。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感受物象丰富的色彩变化,为学生欣赏色彩绘画作品和进行色彩写生打下基础。学习活动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否能够多途径、多手段主动收集相关资料?是否能够通过有效的分析、研究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掌握基本色彩知识?能否运用色彩知识完成一幅简单的静物写生?均可作为学习评价内容。可将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反思自己或对照他人的学习评价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