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优质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并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2. 掌握一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表
1. 第一章: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自然数的认识、数的排序、数的比较
授课时间:2周
2. 第二章:加法运算
学习内容:加法的定义、加法口诀、加法的性质
授课时间:2周
3. 第三章:减法运算
学习内容:减法的定义、减法的性质、剩下多少
授课时间:2周
4. 第四章:数的排序
学习内容:数的排序、数的比较
授课时间:1周
5. 第五章:长度的认识
学习内容:长度的认识、长度的比较
授课时间:2周
6. 第六章:长度的比较
学习内容:长度的比较、长度的排序
授课时间:1周
7. 第七章:时间的认识
学习内容:时间的认识、时间的比较
授课时间:2周
8. 第八章:时间的比较
学习内容:时间的比较、时间的排序
授课时间:1周
9. 第九章:图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图形的名称、图形的特点
授课时间:2周
10. 第十章:图形的分类
学习内容: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比较
授课时间:1周
11. 第十一章:图形的排序
学习内容:图形的排序、图形的比较
授课时间:1周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投影仪和多媒体课件,呈现丰富的图像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
1. 日常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作业评估:布置适量的作业,及时批改,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通过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数学学习框架,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数学水平将有大幅度提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基本数学能力为目标,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2. 掌握一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表
1. 第十二章:加法运算
学习内容:加法的复习、加法的运算法则
授课时间:1周
2. 第十三章:减法运算
学习内容:减法的复习、减法的运算法则
授课时间:1周
3. 第十四章:加减法运算综合
学习内容:加减法的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时间:2周
4. 第十五章:乘法的认识
学习内容:乘法的认识、乘法口诀
授课时间:2周
5. 第十六章:乘法的运算
学习内容:乘法的运算法则、乘法的应用
授课时间:2周
6. 第十七章:除法的认识
学习内容:除法的认识、除法的口诀
授课时间:2周
7. 第十八章:除法的运算
学习内容:除法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时间:2周
三、教学方法
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手工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手工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日常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作业评估:布置适量的作业,及时批改,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通过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数学学习框架,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数学水平将有大幅度提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4名,大部分学生都来自附近村子。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麻彤彤、董雪芬、金伟信、董晓乐、董苗苗、吴高程、汤伟帆等学生。这些同学有的智力有些问题,有的则是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
1、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2、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3、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
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在外务工,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关于数感,在《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说明。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1)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素材。
(2)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