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推荐3篇)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下列知识点:物质的性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水的三态、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 物质的性质:学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了解地球的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3. 水的三态:学习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沸点和凝固点。
4.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学习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内容和安排:
1. 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a. 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b.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探究物质的性质。
c. 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 第二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a. 通过幻灯片展示和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b. 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观察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
c.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的原因。
3. 第三课时:水的三态
a. 通过实验展示,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b.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探究水的沸点和凝固点。
c.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 第四课时: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a.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解读,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b. 进行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c.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评价方式:
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小组作品,如实验报告、科学展示板等,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下列知识点:鸟类的特点和分类、昆虫的特点和分类、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鸟类的特点和分类:学习鸟类的特点,了解鸟类的分类和习性。
2. 昆虫的特点和分类:学习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3. 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学习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安排:
1. 第一课时:鸟类的特点和分类
a. 通过图片展示和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特点和分类。
b. 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鸟类的外形特点和行为习性。
c. 引导学生总结鸟类的分类和习性。
2. 第二课时: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a.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解读,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b. 进行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昆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c. 引导学生总结昆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3. 第三课时: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a. 通过图片展示和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b. 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c.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1. 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观察力。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评价方式:
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观察活动和实地考察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小组作品,如动物图鉴、植物标本等,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1-2常见材料
3-5声
6-8光
9-10电
11-13磁
14-16信息与通信
17-18期末复习
19-20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