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实用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阅读与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课文写作与表达: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案和教材,安排好课堂环境。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跟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4. 课文写作与表达:教师示范写作,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并互相评价。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进行教学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阅读与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课文写作与表达: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案和教材,安排好课堂环境。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跟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4. 课文写作与表达:教师示范写作,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并互相评价。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进行教学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尽管与前期语文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仍有着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米表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8个,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