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小学生讲述在英国经历(优秀3篇)
留学小学生讲述在英国经历 篇一:初到英国的新奇体验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有幸能够留学到英国,这是我生命中的一大挑战和机遇。初到英国的时候,我对这个陌生的国家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首先,我发现英国的学校和中国的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在英国的学校里,我们没有严格的功课排名和考试压力,老师注重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每天的课程都很有趣,老师会组织各种活动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小组项目,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英国的生活方式也让我感到新奇。我住在一个寄宿家庭里,和一位友好的英国家庭一起生活。他们非常热情好客,经常带我去参观当地的景点和博物馆。我还有机会尝试英国的传统食物,比如鱼和薯条,香肠和面包布丁等。这些美食让我流连忘返,也让我更加了解了英国的文化和传统。
除了学校和生活,我还参加了一些课外活动。在英国,我有机会学习各种各样的艺术和体育活动,比如绘画、音乐和足球。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还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我还参加了一些社区活动,和当地的小朋友们一起做义工,为社区做出一些贡献。这让我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
虽然在英国生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语言障碍和适应新环境等,但是我愿意面对这些挑战并努力克服它们。通过留学的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和独立能力。
留学在英国的经历让我收获颇多,我成长了许多。我学会了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学会了面对困难时勇敢坚持。我相信这些经历将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留学小学生讲述在英国经历 篇二:融入英国文化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个留学小学生,在英国生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初到英国的时候,我对这个陌生的文化感到非常好奇,但是也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语言障碍。英国的英语和中国的英语有很大的差别,我刚开始的时候很难理解老师和同学们在说什么。每天的课程都是英语授课,我感到有些吃力。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尽量多和同学们交流,这样我慢慢地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
另一个困难是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英国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课堂上有很多小组项目和讨论。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有些不适应,我更喜欢传统的课堂教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并且发现它能够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融入英国的文化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英国人非常注重礼貌和礼仪,他们在与人交流时总是微笑和问候。我也学会了这种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态度。此外,英国人也非常注重体育和艺术,我参加了一些体育和艺术活动,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与当地的小朋友们交流和合作,我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我还有机会参观了一些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和古迹,了解了英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些经历让我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留学在英国的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我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我学会了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也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这些经历将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我相信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留学小学生讲述在英国经历 篇三
英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很有名气。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有机会到英国读中学或小学,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中英基础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的一些不同。
“英国的历史课让我感动”
8岁的周1999年10月随母亲去了英国,在父亲就读的学校附近上了一所公立小学。
英国的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免费的,连书本都不用买,往返有一辆专门的公共汽车定时接送。
周的母亲李带着他去学校登了个记,当天他就开始上课了。
周在国内上的是小学二年级,到英国上三年级,比国内多出了历史和地理两门课。
李说起英国的历史课,竟用了“感动”这个词。
放假时一家三口到英国南部因浴池而闻名的珀斯去游玩。
到了珀斯,平时言语不多的周忽然打开了话匣子,将历史课所学的知识全用上,给父母介绍了为什么这个浴池是罗马人修的,当时人们是怎样洗浴的。
李说:“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感动,周虽不能背出确切的历史年代,但他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英国的历史课教育真让我心服口服。”
今年30岁的英国人杰在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工作。
谈起自己的小学时代,她感触最深的也是历史课。
她说她记得在讲1066年的历史时,老师组织了一次活动——回到1066年。
当天放学后,孩子们穿着家长准备好的粗布衣服,用简陋的工具在学校里生火做饭,用泥土和草搭屋子的模型,没有电灯,没有电话,孩子们当晚没有回家,第二天早上也不涮牙和洗脸。
杰说她一辈子都会“记得”1066年英国人是怎样生活的,因为她“经历”了。
鲜活生动有趣是英国基础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老师很注重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像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历史课上参观博物馆或教堂,或穿上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组织孩子们表演历史事件是很经常的事。
“一视同仁”与“对症下药”
中国的中小学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个班就是一个孩子的“组织”。
英国的中小学也分班,但上课时并不完全以班为单位的。
11岁的刘也在英国一所公立学校读了一年的书,他对学校里的分级制印象深刻。
有一些课程如数学和英文的老师在开学时进行摸底测验,按测验结果把班里的学生分为A、B、C、D四个级别,上这些课时全年级相同级别的学生在一起上课,针对不同的级别,老师讲课的内容也是不同的,而且会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使水平相近的学生一步一步得以提高。
刘刚去英国时,由于语言障碍,一些课被分在初级,但学起来仍比同级孩子吃力得多。
学校就专门为他一个人分派了一位老师,上课时,这位老师坐在他旁边,帮助他分解和消化各门课老师所讲内容。
在刘能独立听懂老师讲课后,学校才停止给他“开小灶”。
学校有一个图书馆,里面的课外书也按照级别分类的,对孩子的提高大有益处。
这种“对症下药”式的教育方式还体现在开家长会上。
李说,在中国开家长会,所有的家长坐在一起,如果孩子没考及格,家长会丢面子,孩子的自尊也会受到打击。
而英国家长会的开法完全是一对一的,就有点儿像医生为病人治病一样。
老师在预约的时间里只见一个家长,告诉家长孩子在学习上的不足,应怎样努力。
同时,学校考虑到孩子们的自尊心,禁止家长打探孩子的考试成绩。
“中国孩子的书包真大”
杰说,中国孩子的大书包给她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下班时间,常能看到学生们瘦小的肩上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往家里走。
她说这话指的并不是书本的多少和重量,而是课后孩子们的作业负担。
在英国,中小学生们的课本都留在自己座位的抽屉里,很少带回家。
李就从未见过儿子的课本,在他的书包里只能找到标有级别的课外书。
因此,她有时都怀疑孩子们有没有课本。
除了作业之外,中国孩子们在放学后常捧着书背记一些东西。
这就触及到了中英基础教育一个重要的差别。
上课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下课再努力巩固和背记下来,这是大多数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模式。
英国的教育则比较注重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刘说,分组讨论和小组作业是课堂上非常重要的内容。
比如地理课,上课时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作报告,讲解著名的城市,当地盛产什么,气候怎样等。
每个学生都积级参与,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一些知识在课堂上就消化了。
英文课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每个人都在小组里讲出自己对所读故事的看法,哪怕你说得再离谱也没关系,只要这是你自己的想法。
下课后,老师也鼓励学生少看课本,多看电视,多用电脑,多读课外书。
知识教育有可取之处
中国以知识教育见长,英国与其他欧美国家一样,重视能力教育。
许多家长认为,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利弊,不能一味地说我国的基础教育就不行。
刘的母亲,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冯就非常肯定中国的知识教育模式。
她说中国的数学教育就比英国高明许多,刘是小学5年级时去英国的,发现那里的数学教育相当于国内小学3年级的水平。
很快刘就成了数学尖子。
他们担心再拖一段时间刘在中国的课就会落下了。
她认为,中国的知识教育与应试教育虽死
板一些,但毕竟学的还是知识,现在读得苦一些,但为将来打下一个很好的知识基础。她还是希望儿子在中国上中学,将来再去国外读大学。
在中国教英文的英国人希也认为,中国的教育有它自己的特色。
她承认中国学生可能是张不开嘴说英文,但她常觉得惊奇的是他们的语法都学得很好。
她认为语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不能完全否定。
希说中国的考试教育也不能完全否定,在英国,孩子们在18岁也要参加A级考试,这个考试也是一个孩子能否进大学的决定因素。
英国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过去,只有上层社会的家长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们上最贵的私立学校,接受最棒的教育,成为社会精英。
现在不同了,越来越多中下层劳动阶层的家长们给孩子施加压力,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阶层。
因此,许多对学生放得太松让孩子们玩得太多的学校也是不受家长欢迎的。
李夫妇将要在英国长期工作。
他们的孩子也将在英国完成基础教育。
虽说英国的基础教育以提高孩子的实际能力见长,但李夫妇仍希望儿子将来能顺利通过A级考试,从而迈进大学门槛。
现在夫妻二人听说有些私立学校的升学率比公立学校高,正想着要掏钱让孩子上私立学校。
他们认为,分数还是很重要的,至少在大学前是如此的。
课业过于轻松的学校,也许会毁了孩子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