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的应用【优质3篇】
导学案在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篇一
尽管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实验探究在生物学的学习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导学案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在初中生物课外的实验探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习。通过针对实验内容的导学案,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等相关知识,从而在实验开始之前建立起对实验的基本认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验中就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意义和目的,提高他们的实验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其次,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学习。导学案通常会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不仅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导学案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实验结果与相关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导学案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在实验完成之后,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总的来说,导学案在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习,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学习,并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通过导学案的辅助,初中生物实验的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也将得到增强。
导学案在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篇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而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手段,正逐渐在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首先,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习。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在实验开始之后才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而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生可以在实验前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提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等相关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验中就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意义和目的,提高他们的实验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其次,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学习。导学案通常会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不仅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导学案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实验结果与相关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导学案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在实验完成之后,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总的来说,导学案在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习,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学习,并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通过导学案的辅助,初中生物实验的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也将得到增强。导学案的应用将为初中生物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导学案在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篇三
导学案在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探究实验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落实了“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理念。但探究实验也是新教材的一个难点,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共有22个探究实验,其中一些“探究”实验完成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课外才能完成,故开设率较低。即使有的教师布置了实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实验兴趣不高,对教师的要求大多置之不理,实验完成情况很不理想。怎样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应用学案导学的方法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探究实验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1.编写探究实验导学案
导学案是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所以在编写时要紧扣课程标准、教科书,精心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不同课型的导学案亦应有所不同。经过实践探索,本人设计的探究实验导学案包括学习课题、学习小组、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课题导入、导学求思、评价反思等基本内容。详见文后所附案例。
2.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精心设计的导学案,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关键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导学案。教师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导学案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实验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合作自主解决学案中提出的问题,理清探究思路、设计实验方案,认真按实验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做好过程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并把活动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在课堂上,根据导学案引导,进行交流汇报、归纳总结。课后,通过评价反思,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二、应用导学案导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有效性
课外探究实验应用导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注重学生学法和探究技能的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效实验的核心。下面结合文后所附案例谈谈应用导学案导学,是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有效性的。
1.学案导疑,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疑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导学案设疑,结合媒体辅助,依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出发,或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创设浓厚的问题情境。如在“植物的生殖”教学的最后阶段留一点时间,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带来的发芽马铃薯、蒜头,教师买来的紫背天葵,庭院内拍到的生长茂盛的明月草(凉菜)照片等,学生很快就对这些熟悉的生活经验、经历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再结合导学案的“课题导入”设疑:不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能长成一棵幼苗吗?无心插柳真能柳成荫吗?倒着插的紫背天葵枝条会生根吗?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实验兴趣。
2.导学案导思,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方法步骤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导学案设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但是初中学生好奇、好动,认为做实验好玩,会很兴奋,但对如何达到实验目的、怎样完成实验任务考虑甚少。因此,导学案在“设计实验”环节,设置如下问题:你们小组想要探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如何制订具体的探究方法、步骤?如何管理、观察记录?你们能根据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能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实施探究。
探究实验的设计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点,导学案中设计了系列问题:你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哪些条件要保持一致?是否都要放在同一环境下培养?根据什么实验原理?你们准备提供什么适宜插条生长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光等)?你们实验用的插条数量要多少?是根据什么实验原理?让学生在分析、思考中,掌握探究实验的设计原理,从而能针对本小组选定的探究内容制订出具体的探究方法、步骤。
关于扦插的知识学生知之甚少,如何确定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导学案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知识链接”中,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选择什么工具?选择什么基质?用什么容器装基质?如何给插条标牌?(标签纸上应该写些什么?贴在什么位置?)怎样选择插条?剪取的插条长度是多少?一般保留几个节?怎样剪取插条?插条上、下端切口的方向如何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切口要消毒吗?用什么消毒?从而确定本小组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如何进行扦插?导学案中又提出以下问题:插条插入的深度要多少?基质下面要有节吗?基质上面和基质下面的叶片是如何处理的?其原因是什么?要将插条的哪端插入基质中?如何防止插条插入基质的那端碰伤?插条入土后要充分与土壤接触吗?怎么做?扦插密度(插条间隔的距离)是多少?插后要浇水吗?如何遮荫?学生解答了这些问题,也就明白了扦插的方法。
导学案的“设计实验”起到了“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通过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及解答中,明确实验的方法,能自主设计出具体的探究步骤。
导学案导思的.关键是“问题预设”。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依据学习目标,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状况、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的呈现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积极思维;问题应包含方法的点拨或方向的指引,帮助学生真正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调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3.导学案导做,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探究实验
初中生的兴奋性较高,但波动性也较大,做事容易虎头蛇尾,完成“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这个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没有一套督促机制而要学生主动完成是很难的。 导学案的“学习小组”明确要求组内成员分工:实验操作2人、管理浇水2人、观察记录2人、机动替补2人。确定一位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能促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彼此积极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避免了以往做实验时要么一哄而上,要么相互推诿的状况,使得实验能顺利进行。
导学案在“合作探究”环节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作为课堂上交流汇报的资料和对各实验小组评价的依据。受到这种任务驱使,学生不得不做,这就督促了各实验小组探究实验的实施。
导学案在“评价反思”环节对各实验小组的探究过程,实行多元评价,小组间比评、教师评价,倡导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实验兴趣和动力,激励各实验小组完成实验探究。
导学案的“导做”功能,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个探究实验。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实验的顺利完成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确保实验小组发挥最大功效,应根据实验内容,按异质分组原则,将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有机组合,组内成员分工可轮流。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作为教师得力的小助手,帮助教师督促、检查导学案,解决本组的疑难问题,指导本组的实验,充分发挥“兵教兵”的功能,带动全组成员共同探究、完成实验。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提供场所,在学校开辟一个生物角,更利于小组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备好枝剪、裁纸刀、尺子、花盆、标牌、竹棒、塑料薄膜、喷水壶等材料用具,给学生的实验提供保障。
笔者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等实验中尝试了导学案导学。实践证明,在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应用导学案导学,以导促学,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导学案,“导疑”激发学生“想要做”,“导思”让学生明确“怎么做”,“导做”确保学生“能做完”,提高了学生生物实验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也有效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益。附:“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案例。
【学习课题】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学习小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学习探究实验设计的方法,知道怎样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根据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通过扦插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成员间及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合作,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1.获得与人协作顺利完成探究活动的快乐体验。
2.通过对插条的照料、观察、记录,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学习探究实验设计的方法,知道怎样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完成“扦插材料的处理”的探究过程。
【知识链接】
【课题导入】
【导学求思】
一、自主学习、设计实验
1.你们小组想要探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2.你们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3.你们如何制订具体的探究方法、步骤?
(1)你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哪些条件要保持一致?
……
二、合作探究、完成实验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评价反思】
(责任编辑:陈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