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优秀3篇)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篇一
幼儿园是孩子们初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在进行礼仪教育时,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如何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和相处。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场景,让幼儿们亲自体验到不同场合下的应对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其次,幼儿园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故事是幼儿们喜欢的教育方式之一,通过故事可以生动形象地传递一些道德和礼仪的知识。幼儿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幼儿们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学习礼仪知识。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互动环节,让幼儿们参与到故事中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幼儿园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幼儿园老师可以扮演示范者的角色,向幼儿们展示一些正确的礼仪行为。比如,老师可以示范如何礼貌地问候他人、如何有序地排队等。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幼儿们自己思考和发现一些正确的礼仪行为。通过示范和引导,可以帮助幼儿们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
最后,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在孩子的礼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可以与家长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礼仪教育。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方案,并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些家庭的礼仪规范。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形成幼儿园和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总之,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故事讲解、示范和引导以及家校合作等方式进行礼仪教育。通过这些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幼儿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篇二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开始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际关系,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幼儿园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日常生活管理来进行礼仪教育。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要求幼儿们遵守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比如排队、问候、道歉等。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价来引导幼儿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日常生活管理的方式,可以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学会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幼儿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进行礼仪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与礼仪相关的活动,比如模拟婚礼、开展礼仪大赛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幼儿们可以亲身体验到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行为,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相处和沟通。通过活动的方式,可以让幼儿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礼仪。
此外,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进行礼仪教育。家庭作业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作业可以巩固幼儿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园可以布置一些与礼仪相关的家庭作业,比如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帮助家人做家务等。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可以让幼儿们将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最后,幼儿园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在孩子的礼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可以与家长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礼仪教育。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方案,并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些家庭的礼仪规范。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形成幼儿园和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总之,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管理、丰富多样的活动、家庭作业以及家校合作等方式进行礼仪教育。通过这些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幼儿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际关系。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将为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篇三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摘 要:从幼儿期加强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即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给予、分享、接纳等情感,还有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255-0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对幼儿进行各种礼仪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心中有着爱的天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地去诱导和引发,使孩子从小就养成有礼貌、有爱心、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使孩子终生受益!
现在许多家长殷切盼望独苗成材,十分重视孩子的智能发展,舍得在智力上投资。但是,智力聪明并不等于学会做人。一个没有良好的品德行为、缺乏同情心,冷漠、自私的人,日后将无法适应社会,难以在群体中生存,更谈不上为社会服务。由此,从幼儿
期加强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即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给予、分享、接纳等情感,还有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一、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礼仪
从幼儿早上来园,到幼儿离园,我们就确定幼儿每日生活的常规。例如:进园向老师和同伴问早,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来园后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注意养成良好习惯,知道关心别人,培养为集体服务能力。在盥洗活动中,要求幼儿按先后次序排队洗手、使用自己的毛巾、不大声吵闹、节约用水等。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孩子游戏、画画、看书都要有规矩。玩的时候不打扰别人,玩完了把玩具、图书等收拾好,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培养自立精神。
幼儿园出台的一日常规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规则,要随时随地遇事而教,逐渐了解道德行为的要求。有了规则,要经常提醒孩子,做对了就鼓励,做错了要及时纠正,直到帮助孩子们养成守规则的习惯。
孩子们懂不懂礼仪是不大一样的,有的.孩子会自己玩,玩完了把玩具收拾好,吃饭时等小朋友坐好了才吃,睡觉时自己脱衣铺被,遇邻居老人小朋友有病就想到要去看望。
利用一日活动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二、传统礼仪故事中理解礼仪的涵义。
幼儿园的各科教育中几乎都隐含着行为礼仪教育因素。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精心设计,将礼仪行为实践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音乐课上的《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幼儿理解不再麻烦好妈妈,我们开展了“红花送妈妈”、“我做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学到了劳动技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更体验到爱妈妈的情感,尊重爸妈,孝敬长辈,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达到了统一。
孩子们非常爱听故事,如《孔融让梨》、《西游记》,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地理解了什么叫礼让,什么叫心怀感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象孙悟空那要对待师父,他们通过故事了解了人物之间的亲情、生存竞争以及与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孩子在接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童话故事知道要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要和小动物友好相处,关心爱护小动物,学习照料、喂养小动物,培养孩子初步的爱护、同情小动物的情感。
同时,我们也结合时事政治,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向幼儿培养同情心,例如在08年的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我们组织幼儿看有关灾区的录像、电视,从而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强烈同情心,通过主题活动《我为灾区献爱心》进一步增进幼儿对灾区人民和小朋友的同情心。
三、培养孩子懂礼貌讲文明必须由家长做起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有理智的爱孩子,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哦,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流行歌曲尽量不要放在家中,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优美的钢琴歌曲,或者一些静心的轻音乐,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这样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艺术的情操。所谓教不过,父之过。家长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孩子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要当他只是小孩子说话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就只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
希望通过家长、老师、孩子们共同努力、共同学习,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从而形成人人懂礼貌,人人讲文明,使男孩成为未来社会彬彬有礼的绅士,女孩成为未来落落大方的淑女,让礼仪之花开遍我们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