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小兔子乖乖》(优秀3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小兔子乖乖》 篇一
《小兔子乖乖》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童歌曲,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音乐欣赏能力、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份针对小班幼儿的音乐教学教案,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唱这首歌曲。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理解《小兔子乖乖》这首歌曲的歌词。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二、教学准备:
1. CD或其他音频设备,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乐。
2. 手绘或印刷《小兔子乖乖》的歌词海报。
3. 小兔子面具或画有小兔子形象的纸板。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 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摆手臂、转动脖子等,以放松身心。
- 请幼儿跳跃起舞,用身体表达快乐和激动的情感。
2. 歌曲欣赏(10分钟):
- 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乐,让幼儿仔细听歌,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身体动作跟随歌曲的节奏拍打。
3. 歌曲学唱(15分钟):
- 展示《小兔子乖乖》的歌词海报,引导幼儿一起认识歌词,指着歌词唱出相应的内容。
- 慢慢地和幼儿一起唱歌,强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4. 角色扮演(15分钟):
- 分发小兔子面具或画有小兔子形象的纸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 演示《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和音乐自由表演。
5. 创造表演(15分钟):
- 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舞蹈、唱歌或其他才艺。
- 帮助幼儿互相欣赏和鼓励,共同创造愉快的音乐氛围。
6. 结束活动(5分钟):
- 播放其他欢快的儿童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尽情舞蹈,以结束音乐教学课程。
通过这个教学教案,幼儿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小兔子乖乖》这首歌曲。通过欣赏、学唱和表演,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培养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小兔子乖乖》 篇二
《小兔子乖乖》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儿童歌曲,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幼儿不仅可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以下是一份针对小班幼儿的音乐教学教案,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唱这首歌曲。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理解《小兔子乖乖》这首歌曲的歌词。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4.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教学准备:
1. CD或其他音频设备,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乐。
2. 手绘或印刷《小兔子乖乖》的歌词海报。
3. 小兔子面具或画有小兔子形象的纸板。
4. 一些小道具,如胡萝卜、小刷子等。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 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摆手臂、旋转脖子等,以放松身心。
- 引导幼儿用手指敲打节奏,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2. 歌曲欣赏(10分钟):
- 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乐,让幼儿仔细听歌,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打手掌或其他身体部位。
3. 歌曲学唱(15分钟):
- 展示《小兔子乖乖》的歌词海报,引导幼儿一起认识歌词,指着歌词唱出相应的内容。
- 慢慢地和幼儿一起唱歌,强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4. 角色扮演(15分钟):
- 分发小兔子面具或画有小兔子形象的纸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 演示《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和音乐自由表演。
5. 创造表演(15分钟):
- 准备一些小道具,如胡萝卜、小刷子等,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和音乐的感觉自由发挥,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 帮助幼儿互相欣赏和鼓励,共同创造愉快的音乐氛围。
6. 结束活动(5分钟):
- 播放其他欢快的儿童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尽情舞蹈,以结束音乐教学课程。
通过这个教学教案,幼儿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小兔子乖乖》这首歌曲。通过欣赏、学唱和表演,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培养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小兔子乖乖》 篇三
游戏目标
1、喜欢唱歌、表演
2、愿意和同伴分角色来表现歌曲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唱准旋律、激发幼儿喜欢参加表演。
难点是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要分角色来扮演大灰狼、小兔子、兔妈妈,并且尝试用不同的表演来表现歌曲。
游戏准备
1、"小兔子乖乖"的录音磁带
2、小兔子、兔妈妈、大灰狼的头饰
3、小房子一座
游戏过程;
欣赏--创造--表现
1、欣赏
教师可按排多种途径提供幼儿欣赏作品,如图书、音乐欣赏、看教师表演。其中在指导音乐欣赏时,尤其是要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熟悉旋律。
2、创造
让幼儿在角落活动中尝试分角色来表演歌曲。
说明:小班幼儿较善于独自一个人的表演,要尝试分角色表演需要教师共同参与他们的角落活动,也需要教师提供如头饰、小房子等道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同时,教师还需要在
活动中不断地点评幼儿的表演,使他们彼此之间更默契,使他们的表演更精彩:如:点评幼儿能按角色的变换唱准歌词;点评小兔妈妈的声音真好听,像妈妈的声音;大灰狼的样子真可怕……
这一创造活动可在角落活动中按排二周左右,引导每一位幼儿都来尝试与同伴合作,都要尝试表演。
3、表现
(1)教师可利用每一次角落活动的讲评,作为幼儿表现的舞台,让参与表演的孩子有表现的机会,让没有参与表演的孩子有欣赏的机会。
(2)利用集体活动让幼儿共同尝试分组分配角色参与表演,这样教师也可以在这一时间里给予孩子一些共性问题的指导:如根据情节根据歌词用不同的声音刻画不同的形象,如激发幼儿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自的形象。
(3)教师即兴表现歌词,利用孩子们中间的"闪光点"分角色表现歌曲,让幼儿进一步体会,激发再尝试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