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优秀3篇】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篇一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基础,还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的关键。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以及为他人着想。他们将被教导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社会责任感会伴随着他们一生,并成为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的重要特质。
其次,小学德育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小学时期是孩子们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将学会区分是非,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他们将学会珍惜友谊,尊重老师和家长,以及关心环境。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将指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遵循正确的道德原则。
此外,小学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在德育教育中,学生将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他们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困难,以及自觉遵守规则。这种自律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它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它也将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最后,小学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德育教育中,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他们将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接受他人的批评,以及与他人有效地合作。这种社交能力将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团队合作中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自律能力,并提高社交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素质。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重视小学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引导。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篇二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德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基础。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小学时期是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将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师长和同学,以及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并成为他们成为有素质的人的重要基础。
其次,小学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德育教育中,学生将学会判断是非,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将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以及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这种思想道德素质将指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重要准则。
此外,小学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在德育教育中,学生将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他们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情感素质将使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更加成熟和善良,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最后,小学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德育教育中,学生将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他们将学会解决问题,处理困难,以及发展自己的才能。这种创新能力将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灵活和自信,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健康的情感素质,并提高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素质。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共同重视小学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引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品质、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篇三
论文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实效是德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高处、看在远处、着手小处、干在实处。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如今学校道德教育弱化,应该受到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 小学生 教育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意识,避免德育教育的虚无、浮夸、等形式主义,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程度,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当前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和德育目标的单一
面对升学竞争,不少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教师管教不管导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学校团队、班级思想教育活动花架子多,内容空洞,学生消极应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处于“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德育地位得不到保障。如今,就存在一种教育现状——“圈养”,用繁重的课业把孩子困在教室内的时候校园和教室就成了“饲养场”;在那里,教师并不顾及学生的饥饱与口味,而是实时定量地“喂食”。根据课程表规定的时间,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依照教师的理解,向不同的学生教授同样的知识。
以往的学校德育目标往往缺少明显的层次和梯度,小学生时常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教育目标的单一导致思想品德教育的空洞说教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和德育内容的刻板
与学业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相反,思想品德教育恰恰喜欢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学生没有情感诉求,也没有自主建构。德育内容应该回归凡人生活,贴近凡人现实,即充分重视多元共存的社会中普通人的思想状态,而以往的德育习惯于用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来进行正面教育,或用典型的反面人物来进行反面教育,即习惯于用“超人”和“坏人”来教育学生。这样的德育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应该拉近学生与凡人的距离,“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和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
三、德育评价的空泛和德育网络的松散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仍缺少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从而导致对德育工作的评估流于形式或干脆以智育代德育,一俊遮百丑。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应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环境育人的三维统一,努力增强教育的实效。而有的学校与家长相互埋怨,相互推诿,与社区不相往来,不通力协作,这也是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小学德育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让德育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
一、提高教师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与帮助,并非仅仅限于课堂上,也不只是书本里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言传身教,即对学生的影响力是终身的,也是难以估量的。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其次,教师应和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抓好课堂教育,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采取“以美辅德”的方法。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承的客观规律,寓美育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形成合力,发挥“以美辅德”的功能。一是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音乐教学应根据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唱、游之中。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美术教学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把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使教材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活动,由浅人深,形成系列;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健身操等人体运动,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使学生在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的同时,逐步形成创造运动美的能力。另外体育教学中多开展竞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规范等良好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审美情操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如语文学科不仅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注重这种启迪和培养,可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赞美、效仿,什么东西应该憎恨、鄙视。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课文中“形象”的感染作用。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三是开展各种活动,而活动的过程可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启迪心灵的过程,为学生把“知”转化为“行”提供实践机会。因此必须重视活动的传统性、时代性、趣味性、服务性和社会实践性。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挖掘素材,表现自我。如低年级学生可开展“寻找校园内的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美在哪里”的讨论,让学生懂得只有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结合,才是完整的美。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入到对道德观念的思考之中,促使他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外部情绪转化为内部的道德体验,做到在明理的基础上激情,在激情中渗入明理,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三、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营造扬善抑恶的德育氛围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单位。因此,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远大的影响力量。在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不仅受到其他个别学生的影响,而且受到群体及其特性的影响。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会感受到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例如在一个以勤学上进为主导风气的班级里,一个懒散的孩子会感到与环境格格不入;在一个充满友爱互助气氛的集体里,一个任性自私的学生会感到孤立、受谴责、没人理。因此努力把德育目标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变成为班集体的共同意志,变成占有主导地位的风气和传统,是通过集体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教育学生的隐性课堂,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净化校园环境要从学校宣传媒体、绿化美化工程
、校园环境卫生建设抓起,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优美、文明、整洁、有序的环境中。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