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设计(精简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蚯蚓的神奇世界
引言:蚯蚓是小小的生物,却在土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本次科学活动,我们将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蚯蚓的神奇世界,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对土壤的作用。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了解蚯蚓的基本知识,如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
2. 了解蚯蚓对土壤的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图书:《小小蚯蚓的一天》、《小小蚯蚓的家》等相关绘本;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放大镜、放大镜架、塑料容器等观察工具;
4. 大型玻璃罐、土壤、腐烂植物等活体观察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观看绘本《小小蚯蚓的一天》,引发孩子们对蚯蚓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提问。
2. 了解蚯蚓: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孩子们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如身体长短、颜色等。请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孩子分享。
3. 观察蚯蚓:准备好放大镜、放大镜架和塑料容器,将蚯蚓放在容器中,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蚯蚓。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蚯蚓的动作、移动方式等,并引发他们对蚯蚓生活习性的思考。
4. 探究蚯蚓的作用: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的花坛或草地上,观察蚯蚓活动的痕迹。教师解释蚯蚓对土壤的作用,如促进土壤通气、调节土壤湿度等。请孩子们想象一下没有蚯蚓会发生什么,引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5. 制作蚯蚓手工:给每个孩子准备彩色纸、剪刀和胶水,教导他们制作蚯蚓形象的手工。通过手工制作,加深孩子们对蚯蚓的印象。
6. 小结: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与孩子们一起总结蚯蚓的特点和作用,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保护。
四、活动延伸:
1. 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提供蚯蚓的养殖箱,让孩子们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如觅食、繁殖等。
2. 参观农田:组织孩子们参观农田,观察蚯蚓在农田中的作用,了解蚯蚓对农作物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孩子们对蚯蚓的认识将更加深入,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观察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字数:604)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探索土壤中的小管家——蚯蚓
引言:蚯蚓是土壤中的小管家,它们的存在对土壤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次科学活动,我们将带领幼儿们一起探索蚯蚓的神奇世界,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对土壤的贡献。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蚯蚓的形态特征和基本生活习性;
2. 了解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3. 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图书:《小小蚯蚓的一天》、《小小蚯蚓的家》等相关绘本;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放大镜、放大镜架、塑料容器等观察工具;
4. 大型玻璃罐、土壤、腐烂植物等活体观察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绘本《小小蚯蚓的一天》中的图片,引发幼儿们对蚯蚓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了解蚯蚓:展示蚯蚓的实物,让幼儿们观察其形态特征,如身体的形状和颜色等。鼓励幼儿们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3. 观察蚯蚓:准备放大镜、放大镜架和塑料容器,将蚯蚓放在容器中,让幼儿们仔细观察蚯蚓。教师引导幼儿们观察蚯蚓的动作、移动方式等,并引发他们对蚯蚓的生活习性的思考。
4. 探究蚯蚓的作用:带领幼儿们到户外的花坛或草地上,观察蚯蚓活动的痕迹。教师解释蚯蚓对土壤的作用,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鼓励幼儿们想象一下没有蚯蚓会发生什么,引发他们对土壤的关注。
5. 制作蚯蚓手工:给每个幼儿准备彩色纸、剪刀和胶水,教导他们制作蚯蚓形象的手工。通过手工制作,加深幼儿们对蚯蚓的印象。
6. 小结: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与幼儿们一起总结蚯蚓的特点和对土壤的贡献,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保护。
四、活动延伸:
1. 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提供蚯蚓的养殖箱,让幼儿们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如觅食、繁殖等。
2. 参观农田:组织幼儿们参观农田,观察蚯蚓在农田中的作用,了解蚯蚓对农作物的改良作用。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们将对蚯蚓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土壤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意识。
(字数:605)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设计 篇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运用多种方式大胆猜想和表达对蚯蚓的认识。
3.初步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发现、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带领幼儿找蚯蚓并摄像;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猜想并记录;生活在泥土中的蚯蚓;蚯蚓的课件;放大镜,白纸,擦手布,记录纸;展板:我们的猜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引出问题和猜想
1.看录像,回忆经验。
提问:上次我们到花坛边干什么去了?你找到蚯蚓了吗?在哪里找到的?我们来看看那天的录像。(边看录像边讨论)
2.介绍问题并猜想。
师:我们不但找了蚯蚓,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作出了一些猜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块展板,分别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的发现。(分别出示并介绍三块展板,整个活动中提醒幼儿将问题、猜想及发现分类放到相应展板上。)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将记录问题的纸片送到“我们的问题”展板上,师幼共同猜想。如幼儿甲:蚯蚓和人一样有手、脚、眼睛吗?同伴1:我见过蚯蚓,没看到它有手有脚。同伴2:我认为蚯蚓有脚,要不然它怎么走路……)
(此环节是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问的需要,同时通过共同猜想,引导孩子向同伴学习和带着问题去探究。)
二、自由观察,初步感知
1.提出观察要求。
师:是不是像我们猜的这样呢?今天,我把蚯蚓请过来了,待会儿我们再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摸一摸,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自由观察、议论、记录,验证猜想,教师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师:请小朋友把你发现的用图画或标记记录在纸片上。(幼儿有观察记录经验,这里的记录方式不做硬性规定,幼儿自主发挥。)
师:蚯蚓的身体长什么样的?摸摸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身体里有骨头吗?长了脚吗?
师:仔细看看蚯蚓的身上有什么?(一圈一圈,一节一节的)它的嘴巴在哪里?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感知,这一环节我给予孩子充分观察和探索机会。观察前提出要求,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同时教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集体交流,分享发现
1.提醒幼儿收拾好蚯蚓和工具。
师:请你们轻轻地将蚯蚓放回泥土,把放大镜和记号笔放回篮子,带好你的`记录到老师这儿来。
2.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和你的猜想一样吗?请幼儿将记录纸放到投影仪下介绍展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验证了一些猜想,发现了蚯蚓的身体是细细的、长长的、软软的;身上是一节一节的,它是一种环节动物;它没有骨头也没有脚,但是它能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它靠刚毛和身体的一伸一缩来蠕动。
(幼儿有了充分的观察感知之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满足孩子的愿望,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发现和先前的猜想作比较,从中领悟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猜想,更离不开实际的操作验证。教师简明扼要的小结,意在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四、肢体模仿,体验快乐
师:你们喜欢蚯蚓吗,为什么?我们来学学蚯蚓松土和蠕动的样子。(幼儿模仿蚯蚓钻土、蠕动、打滚、蜷缩……)
(幼儿用肢体模仿蚯蚓,能加深对蚯蚓的认识。同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五、观看动画,整理经验
师:我还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小蚯蚓丁丁)。
看动画后提问:小蚯蚓丁丁告诉我们什么了?进一步巩固对蚯蚓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的认识,重点讨论奇怪的再生现象。
六、鼓励提问,引发新的猜想和探究
师:蚯蚓的秘密可真多,关于蚯蚓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1.相互提问并讨论,同时记录问题放到展板上。
2.提问留白,引发新的探究。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蚯蚓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有人知道吗?不懂的问题怎么办呢?
结语:今天,我们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发现了蚯蚓许多的秘密,又提出了很多问题,进行了新的猜想。那么,蚯蚓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这样?我们可以问问有学问的人,可以去查资料,还可以自己观察、做实验,继续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此环节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能大胆思考和提问,是良好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培养。)
七、将蚯蚓送回大自然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一角为蚯蚓营造一个“家”,进行进一步的猜想、观察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