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化”(经典3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化”篇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其中,实施“三化”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三化”教学模式的第一化是“情感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游戏等方式,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三化”教学模式的第二化是“能力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设置各种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情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练习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化”教学模式的第三化是“综合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项目、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实施“三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化” 篇三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化”
一、课堂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
以此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情景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建立如Daily talk或2-4人一组的Make dialogues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简笔画、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性交际,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景。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步骤规范化
这里所说的步骤规范化,并非是一堂课的结构或教学的一种模式,而是指根据英语学科内容本身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步骤。
笔者认为,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最大的弊病就是采取从形→音→义这样的步骤来完成教学内容。这是违反英语教学的基本程序的,是影响英语教学质
量进一 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英语这种语言的特点,规范的教学应分以下三步走。第一应是让学生形成音和义的联系;第二是形成音、义和形的联系;然后形成音、形和义的联系。无论是单词还是句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这一基本思路。教师可以经过从视听感知→模仿练习→迁移运用→综合交际这样的过程,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