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水的溶解科学教案【精简3篇】
幼儿园中班水的溶解科学教案 篇一
【教案概述】
本节课的主题是水的溶解。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水的溶解过程,了解一些可溶性物质和不可溶性物质,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的溶解过程和溶解物质的分类。
2. 能够观察并描述一些可溶性物质和不可溶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水、盐、糖、沙子、小石子。
2. 实验器材:玻璃杯、勺子、滤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平时都喝这个。对于幼儿来说,水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质。
2. 实验演示(10分钟)
教师将一勺盐倒入一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盐在水中溶解了吗?水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个现象叫做溶解。
3. 实验探究(15分钟)
教师将一勺糖倒入一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糖在水中溶解了吗?水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个现象叫做溶解。接着,教师将一些沙子倒入一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沙子在水中溶解了吗?这个现象叫做不溶解。最后,教师将一些小石子倒入一杯水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石子在水中溶解了吗?这个现象叫做不溶解。
4. 讨论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什么样的物质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盐、糖、沙子和小石子的溶解情况来得出结论。
5. 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吗?为什么?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可溶性物质。
6. 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溶解过程,并了解了一些可溶性物质和不可溶性物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的环节,拓宽了学生对可溶性物质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水的溶解科学教案 篇二
【教案概述】
本节课的主题是水的溶解。通过游戏、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水的溶解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水的认识和兴趣。
2. 通过游戏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溶解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1. 游戏材料:水、小瓶子、可溶性物质(盐、糖)、不可溶性物质(沙子、小石子)。
2. 实验材料:水、盐、糖、沙子、小石子。
3. 实验器材:玻璃杯、勺子、滤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平时都喝这个。对于幼儿来说,水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质。
2. 游戏引入(10分钟)
教师将准备好的小瓶子装满水,然后加入一些盐和糖,搅拌均匀。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水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个现象叫做溶解。接着,教师将另一个小瓶子装满水,加入一些沙子和小石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沙子和小石子在水中溶解了吗?这个现象叫做不溶解。
3. 实验探究(15分钟)
教师将一勺盐倒入一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盐在水中溶解了吗?水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个现象叫做溶解。接着,教师将一勺糖倒入一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糖在水中溶解了吗?水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个现象叫做溶解。最后,教师将一些沙子倒入一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沙子在水中溶解了吗?这个现象叫做不溶解。最后,教师将一些小石子倒入一杯水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石子在水中溶解了吗?这个现象叫做不溶解。
4. 游戏巩固(10分钟)
教师将一些小瓶子准备好,里面分别装有水、盐水、糖水、沙子水、小石子水。然后将这些小瓶子放在桌上,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摇晃瓶子来得出答案。
5. 讨论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什么样的物质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验的经验来回答这些问题。
6. 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溶解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游戏巩固的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同时,通过讨论总结的环节,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实验的经验来总结水的溶解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水的溶解科学教案 篇三
幼儿园中班水的溶解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在操作实验中培养幼儿互相谦让、有秩序进行操作的习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
3、轻柔的音乐
4、故事PPT
教学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
1、师讲故事(出示故事PPT):嗨!我是糖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嗨!我是勺子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小朋友们,你们想听我们的故事吗?
师:糖宝宝和勺子宝宝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他们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糖宝宝开始要躲藏了,他想:我藏到哪儿好了?忽然,糖宝宝看见一杯水,赶紧跳下去。勺子宝宝说:我一定能找到你。勺子宝宝找呀找呀,勺子宝宝找到糖宝宝了吗
2、教师出示糖和纯净水。小朋友们猜一猜糖宝宝跳进水中,勺子宝宝能找到吗?
3、师把幼儿猜想的结果表示出
来:找到的用笑脸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脸表示。4、我们可不能凭想哟,必须自己试一试才知道。(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糖去了哪里?)
二、请幼儿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结果。
1、教师:你们想是吗?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后,请幼儿自由地去进行水的溶解实验。
步骤:
一、想:要多少糖(一勺糖)
二、看:看糖在吗?
三、搅:用勺子搅一搅
四、再看:看糖还在吗?
要求:
(1)、慢慢地做实验
(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
(3)、仔细的看一看
(4)、说一说你的发现
3、幼儿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实验记录。
4、师问:还看得见糖吗?糖哪儿去了?
5、师幼交流实验结果,根据猜想更换卡片。
三、总结实验结果。
1、师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解"。
2、师解释"溶解"。问:糖溶解到水里,水变成什么味道了?
3、幼儿亲自尝一尝。师:糖真甜,能不能多吃?为什么?
四、延伸活动
1、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被水溶解?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要奖励能干的宝宝们,我们来用溶解的现象自己做一杯饮料吧,大胆的宝宝可以把你的饮料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将饮料双手送到老师们的手中,并告诉老师们自己的饮料是如何做的,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
4、请孩子们在品尝自己的实验成果中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