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名画欣赏幼儿园教案(精彩3篇)
美术名画欣赏幼儿园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探索名画世界》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美术名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内容:
1. 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介绍一些著名的美术名画,如《蒙娜丽莎》、《星空》等。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这些名画,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引导他们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地绘画,鼓励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唱歌、舞蹈或简短故事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美术名画。
2. 观察名画: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美术名画,让幼儿仔细观察,引导他们发现画中的人物、色彩、线条等元素。
3. 讨论交流:鼓励幼儿谈论他们对名画的感受和想法,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4. 绘画创作: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地绘画,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名画的理解和情感。
5. 展示分享:每位幼儿完成作品后,可以组织小展览,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对名画的观察和理解程度,包括观察细节、理解主题等方面的表现。
2. 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包括表现力、创意等方面的评价。
3. 收集幼儿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用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拓展活动:
1. 参观美术馆:组织幼儿到当地的美术馆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名画的魅力。
2. 艺术家讲座: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来幼儿园,给幼儿讲解名画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美术名画欣赏幼儿园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模仿名画绘画》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美术名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名画,提升对绘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一些著名的美术名画,如《星空》、《向日葵》等,并讲解其中的绘画技巧和风格。
2. 选择一幅名画,通过分析名画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等要素,引导幼儿模仿绘画。
3. 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模仿名画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名画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美术名画。
2. 分析名画:通过讲解名画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等要素,引导幼儿理解名画的风格和技巧。
3. 模仿绘画: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模仿名画进行绘画创作。
4. 展示分享:每位幼儿完成作品后,可以组织小展览,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价:
1. 评价幼儿对名画的理解程度,包括对构图、色彩和线条等要素的理解。
2. 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包括技巧运用、创意等方面的评价。
3. 收集幼儿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用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拓展活动:
1. 组织绘画比赛:以模仿名画为主题,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比赛,展示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意。
2. 制作绘画集:将幼儿的绘画作品集结成册,让他们带回家和家人分享。
美术名画欣赏幼儿园教案 篇三
美术名画欣赏幼儿园教案
目的:
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准备: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
(1) 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 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 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光?
(4) 从画面上你能看出
(5) 画面上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6) 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
(7) 画家是怎么安排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
(8) 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9) 教师配乐朗诵解说词,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这幅名画所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对话也很精彩,特别是在分析这幅画的构图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对比关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显、远的人模糊,明暗的对比,(人物)高矮的对比,多少的对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细对比,胖瘦对比,直线(地平线)与曲线(河岸线)的对比,绿色和红色的对比……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叹服!
到目前为止,幼儿已进行了六次的名画欣赏活动,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幼儿还只停留在对作品某一个细节的注意,有的能较好地描述画面,有的能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构图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儿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有的幼儿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注意,有的幼儿却能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实现积极的互动。怎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相应的指导,是我在以后的欣赏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