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知识点总结【推荐3篇】

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和地球演化等方面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本篇文章将总结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

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由固态岩石和部分熔融岩石组成的。地核是地球的内核,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2. 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演化可以分为宇宙起源、地球形成、地球演化等阶段。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经历了地壳形成、大气层形成和水的形成等过程。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地壳的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

3. 岩石的分类

岩石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岩石的成因和组成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或地幔中冷却结晶形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质等沉积物在地表或水体中积累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4. 地质时间尺度

地质时间尺度是用来划分地质历史时期的一种体系。它根据地球上的岩石层序和化石记录,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地质时间尺度的最基本单位是年代,常用的年代单位有亿年、百万年和千年等。

5.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壳运动、岩石结构、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和地球演化等方面的科学。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灾害的成因,为地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篇二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和地球演化等方面的科学。本篇文章将进一步总结地质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和地球演化等方面。地质学通过观察和研究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岩石、矿物、化石等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历史。

2.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由固态岩石和部分熔融岩石组成的。地核是地球的内核,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3. 地球的演化过程

地球的演化可以分为宇宙起源、地球形成、地球演化等阶段。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经历了地壳形成、大气层形成和水的形成等过程。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地壳的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

4. 地质灾害的成因

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壳运动、岩石结构、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

5. 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地质资源是地球内部和地壳中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然而,地质资源的开发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

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保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篇三

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的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地质学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由地质学所指导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源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质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第一章

  1、简述 Tissot 和 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分类采用三角图,以烷烃、环烷烃、芳烃 +N、S、O 化合物作为三角图解的三个端元。所用参数是原油中沸点>210℃馏分的分析数据。Welte 三角图解分为六种类型:芳香—沥青型,芳香—中间型,芳烃—环烷型,石蜡--环烷型,石蜡型,环烷型。 2、天然气分类按相态可以分为游离气、溶解气(溶于油和水中)、吸附气和固体水溶气;按分布特点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按与石油产出的关系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聚集型天然气:游离气、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分散型天然气主要以油溶气、水溶气、煤层气、致密地层气和固态气水合物赋存。

  3、石油地质学研究进展近几十年来,石油地质学无论在基本理论、勘探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新的进展。①生油理论上初步揭示了陆相生油和海相生油的本质对陆相沉积盆地中有机质的丰度演化阶段、转化效率,源对比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展。②油气田形成方面,建立了陆相盆地中油源区控制油气分布的理论。③板块构造理论研究含油气盆地类型及演化,指导了油气勘探。④地震地层学(区域地震地层学(含层序地震地层学)与储层地震地层学(含开发地震学))的应用。⑤储层评价技术的系统研究。⑥有机地球化学的应用。⑦数学地质和计算机的应用正在促使石油地质学发生深刻的.革命。⑧石油地质学原理从静态向动态、从单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⑨在勘探方法上,采用了综合勘探方法:重磁、电、地震、参数井等综合勘探。发展了以前的单纯的构造条件找油。⑩室内分析技术的发展丰富了生油理论、油气藏形成理论。特别是有机质的成熟度分析发展很快。

  4、在盆地、区带、圈闭三级评价研究中,盆地分析是础,区带评价是手段,圈闭描述是目的

  (1)盆地分析①内容沉积史:查明各时代层序沉积体系、沉积相,编制沉积环境图,指出有利的生、储、盖相带分布重塑沉积发育史。构造史:编制各层序等厚图,阐明坳陷隆起发育演化,查明二级构造带类型、特征及分布,为优选区带奠定基础。生烃史:分析各层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基本参数,确定烃源层,划分生油气区,恢复盆地生烃史,为早期资源评价提供依据。运聚史:研究各层序烃源岩层油气运移的方向和时期指出有利的油气运聚方向及部位,预测远景标。②方法:岩石学法:系统进行岩性、岩相、厚度及岩石类型组合的观察描述(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岩屑、实验分析等)预测可能的生储盖层及组合的纵向分布特征,建立岩性岩相、生储盖组合基干剖面。地球化学法:在剖面上确定有效烃源层,建立地球化学剖面在平面上区分生油、气区。区域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法: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划分体系域,确定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在盆地广大区域内预测有利的油气生、运、聚相带。构造地质学:采用平衡剖面技术,重塑盆地原型及其发育史。

  (2)区带评价①内容:区带类型:构造带、非构造带;沉积体系→沉积相→储集相或储集体→储集层;储层、油源、圈闭配置关系

  (3)圈闭描述①内容:圈闭类型、储层横向变化、成藏模式、储量预测②方法:构造地质测量法、三维地震法、区域或单井储层评价、储层地震地层学

  第二章

  1、 按化学分类,干酪根可分为几种类型?简述其化学组成特征。 Tissot根据干酪根的元素分析采用H/C和O/C原子比绘制相关图,将其分为三大类:Ⅰ型干酪根:是分散有机质干酪根中经细菌改造的极端类型,或称腐泥型,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贫氧,H/C高,一般为1.5-1.7,而O/C低,一般小于0.1,是高产石油的干酪根,生烃潜力为0.4-0.7。 Ⅱ型干酪根:是生油岩中常见干酪根。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小到中的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富含脂肪链及饱和环烷烃,也含有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H/C较高,约1.3-1.5,O/C较低,约0.1-0.2,其生烃潜力较高,生烃潜力为0.3-0.5

  。Ⅲ型干酪根:是陆生植物组成的干酪根,又称腐殖型。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H/C低,通常小于1.0,而O/C高,可达0.2-0.3,这类干酪根生成液态石油的潜能较小,以成气为主,生烃潜力为0.1-0.2。 2、论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试述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 根据有机质的性质变化和油气生成沉积有机质的成烃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成岩作用阶段、深成作用阶段和准变质作用阶段;相应地又按有机质的成熟程度将有机质成烃演化划分为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和过成熟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o与有机质的成烃作用和成熟度有良好有的对应关系①成岩作用阶段—未成熟阶段:该阶段以低温、低压和微生物生物化学为主要特点,主要形成的烃是生物甲烷气,生成的正烷烃多具明显的奇偶优势。成岩作用阶段后期也可形成一些非生物成因的降解天然气以及未熟油。该阶段Ro小于0.5% ②深成作用阶段—成熟阶段:为干酪根生成油气的主要阶段。按照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划分为生油主带和凝析油和湿气带。③准变质作用阶段—过成熟阶段: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Ro>2.0%。已经形成的轻质液态烃在高温下继续裂解形成大量的热力学上的最稳定的甲烷,该阶段也称为热裂解甲烷(干)气阶段。

  对不同的沉积盆地而言,由于其沉降历史、地温历史及原始有机质类型的不同,可能只进入了前二或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的深度和温度界限也可能略有差别。此外,由于源岩有机显微组成的非均质性,不同显微组成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差别,决定了有机质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生烃界线,不同演化阶段可能存在不同的生烃机制。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门限深度。生油主带:Ro为0.5~1.3%,又叫低—中成熟阶段,干酪根通过热降解作用主要产生成熟的液态石油。该石油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奇碳优势逐渐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凝析油和湿气带:Ro为1.3~2.0%,又叫高成熟阶段,在较高的温度作用下,剩余的干酪根和已经形成的重烃继续热裂解形成轻烃,在地层温度和压力超过烃类相态转变的临界值时,发生逆蒸发,形成凝析气和更富含气态烃的湿气。

  3、凝析气藏将地层温度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原始地层压力等于或高于露点压力的气藏称凝析气藏。

  包络线aCpCCTb将两相区和单相区分开。包络线内是两相区,包络线外的是所有流体均以单相存在。aCpC线为泡点线,是液相区和两相区分界线,线上的液相摩尔分数为100%。当压力降低到泡点线上压力值,体系出现第一批气泡,此压力又称该烃体系的饱和压力,因此泡点线又称饱和压力线。CCTb为露点线,是气相区和两相区分界线,线上的气相摩尔分数为100%,当压力升高到露点线上压力值时,体系出现第一批液滴。C点为临界点,是泡点线和露点线的汇合线(两相能够共存的最高温度和最高压力点)。相包络线上的CP和CT点,分别为体系两相能够共存的最高温度和最高压力点。 A→B→D→E→F,A→B和E→F均为气相而无相态变化,从B→D和D→F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从B→B1→B2→B3→D,随P降低,

  体系中液相含量逐渐由0→10%→20%→30%→40%。从D→D3→D2→D1→E,随压力的降低,体系中液相含量会逐渐由最大的40%→30%→20%→10%→0。由D→E随压力降低而蒸发是正常现象,由B→D随压力降低而凝析则为反常现象。由CDCtBC连接区为反凝析区。临界温度: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称为临界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不论压力多大,该物质也不能凝结为液体。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高于此压力时,无论温度多少,液体和气体不会共存。

相关文章

保险公司汇报工作总结【优秀6篇】

保险公司汇报工作总结 第一篇针对部分单位及职工对失业保险政策法规认识不足的现状,我所今年将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电视、投稿、一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在省市公司正确领导下,依靠我公司全体...
工作总结2015-05-01
保险公司汇报工作总结【优秀6篇】

培训工作总结【实用6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训工作总结6篇...
工作总结2016-06-02
培训工作总结【实用6篇】

出纳个人工作总结(精选6篇)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这时候,最关键的工作总结怎么能落下!那么问题来了,工作总结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纳个人工...
工作总结2018-09-02
出纳个人工作总结(精选6篇)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42篇(通用3篇)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 第一篇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在这一年即将结束时,在各级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镇20xx年上半年各项统计工作完成的较好。现将我镇今年上半年的统计工作汇报如下:(一)我镇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工作总结2014-03-09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42篇(通用3篇)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优质6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总结6篇,仅供参...
工作总结2016-05-01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优质6篇】

工作总结与计划【精简6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总结与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总结与计划...
工作总结2017-08-08
工作总结与计划【精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