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反思【精选4篇】
《卖炭翁》教学反思 篇一
《卖炭翁》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它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这篇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有时不够深入,缺乏对于其中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深层次思考。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教学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教学和引导学生对《卖炭翁》进行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卖炭翁》的主人公是一个卖炭的老翁,他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仍然坚持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这个形象给人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勤劳致富、勤俭持家。通过分析老翁的形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和幸福感不仅仅取决于外部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其次,我们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卖炭翁》所传达的主题和思想。这篇作品通过老翁与官员的对话,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官员的腐败。老翁尽管努力工作,但他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而官员则利用职权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这种社会现象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个人和社会层面来解决这种不公和腐败现象。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在面对各种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卖炭翁》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篇作品,想象自己是老翁,思考如果自己处于这种困境中,会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他们可以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卖炭翁》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卖炭翁》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和思想、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这篇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卖炭翁》教学反思 篇二
《卖炭翁》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深刻寓意的作品,它通过一个卖炭翁的形象,展现了人生的苦难和对于命运的无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这篇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有时较为肤浅,缺乏对于其中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入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卖炭翁》的内涵。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卖炭翁》中所传达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这篇作品,模仿卖炭翁的声音和语调,尽可能地感受他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时,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表达《卖炭翁》中的情感。通过情感的共鸣,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这篇作品。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卖炭翁》中的主题和思想。学生可以将《卖炭翁》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比如《平凡的世界》等,分析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卖炭翁》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如何在不公和腐败的社会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对《卖炭翁》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写下自己对于《卖炭翁》的思考和感受,或者通过创作小说、诗歌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这篇作品。
综上所述,《卖炭翁》作为一篇富有哲理和深刻寓意的作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教学、对比分析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这篇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质。
《卖炭翁》教学反思 篇三
《卖炭翁》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诗人塑造了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教这篇文章时,我是按照文言文教学的常规套路走的,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懂课文(翻译并理解中心),读好课文(领悟文章炼字炼句处同时注意文化的渗透)。
一、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要处理好两件事,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字音好办一些,看课文下的注解,注意通假字,必要时查字典;读准节奏略有困难,不同的老师教会有细微的差别,再说语文这门功课中的好多知识有争议,包括朗读,我到网上查询了大量朗读视频,最后选了中央广播电台方明老师的朗读视频作为学生练读的范本。网络上选择朗读要把握几点:1.听得舒服,2.停顿合理,3.有配文画面(有些课文朗读找不到配文画面)。
二、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一般要做四件事:1.翻译文言文(短一些文章可以设计同桌互译,长一点的文章找一些重点句、难句),2.理一下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梳理文章脉络,4.理解作者的思想。
三、读好课文
这一步的中心任务是品味文章的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这是教学最难的一
步,没有处理好,文章一滑而过,学生几乎没什么收获,处理得好,学生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收获满满。鉴于前几篇文言文在“读好课文”环节处理得比较粗糙,自我感觉不那么美妙。本文教学时设计了以下六道思考题:
1.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2.“衣正单”“愿天寒”“可怜”分别包含老翁和作者各自怎样的心理和情感?
3.“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4.“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哪些内容?
5.“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6.“把”“称”“叱”“牵”几个动词有何深意?
这六道题中有内容的理解,有对比的写法,有语言的赏析,有中心的领悟。
我发现,孩子们在独立思考后讨论,再交流,真正培养了语感。
文章教完后,我感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问题设置是一个难点,老师们往往不能很好地设计出主问题,要么随性而为,要么人云亦云。我想:要解决这个瓶颈,一是要思考,二是要多读相关理论,三是要参考名家的赏析,四是要同行相互讨论。
这节课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朗读训练没有做到位。一篇千古名文,老师没有带领学生去朗读、去领悟作者情感读,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卖炭翁》教学反思 篇四
《卖炭翁》这首诗选自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描写一个烧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要使学生理解这首诗,就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一贯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写诗是为老百姓而写,写作《新乐府》也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卖炭翁》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寄托着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学习这首诗就是要使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一步步感悟到这一点。
一、层层铺垫,深入挖掘主题
这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为了一步步达到这个目标,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是选择了一段“白居易诗进长安”的动画视频,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氛围,又初步了解了白居易“要为老百姓写诗”的志向。接着,我有意识的在介绍白居易时加入了他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初步铺垫。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抓住自己阅读时的第一感受—— “卖炭翁苦!”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因为我觉得这是读完这首诗最直接最深刻的感触,学生应该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简单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果然,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认为他是一位生活很艰苦、很悲惨、很可怜的老人。这次教学经历让我明白:打动我的地方就是打动学生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着手找准突破口,会使我们的课堂激荡起思想的`浪花。
苦!难!这是我们对卖炭翁的第一印象,但是真正理解这首诗,我们不能简单停留在这里。如何加深印象、领会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卖炭翁可怜可叹的遭遇呢?于是我引导学生进一步从老人外貌、心理等描写入手,通过反复诵读,从烧炭、运炭、卖炭以至最后失炭,使老人的形象以一个个画面凸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年老体迈仍奋力“伐薪烧炭”、衣衫单薄却渴望天气寒冷、天没亮就赶着沉重的牛车艰难行走在雪路上、看着“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绝望神情……
那么,这首诗是不是仅仅为了写卖炭翁之苦呢?苦之根源又是什么呢?卖炭翁烧炭、卖炭,最终却只换来“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结局是偶然吗?
在学生们一个个思维碰撞中,画面不断的闪现,心里不由为像老人一样的劳苦人民掬一把同情的泪,有同学情不自禁的说“太惨了,那两个宫使真可恨!”他的说法马上得到了同学们一致的赞同。
这时,我马上意识到,学生已经沉浸到文本当中了,但是仍然不够!打铁要趁热,“你们觉得这两个宫使是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气愤的说:“强盗、无耻之徒、剥削者……”“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两个宫使的行径却是当时社会制度无法割裂开的。”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为事”即为反映社会现实。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什么?我们从课下注释很轻易的找到——《卖炭翁》题注云“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宫市”是唐朝宫廷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方式。本来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归官府向民间采购,到了德宗贞元末年,改用太监为宫使直接采办。宫里经常派出几百人到长安东西两市和热门的街坊去,遇到他们看中的东西,只说一声是“宫市”,拿了就走,谁也不敢过问。有时撕给你两三尺破旧的绸纱,算做报酬;有时候不但不给任何报酬,反而要你倒贴 “门户钱”和“脚价钱”。所以每逢宫使出来的时候,连卖酒卖烧饼的小店铺都关上店门不敢做生意了。
由此,诗歌主旨呼之欲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更上一层楼。他们纷纷指出:这首诗就在反映宫市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白居易写这首诗也表现了他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前在教诗歌的时候,往往觉得请学生来概括主旨太难,可是现在看来,只要引导得当,浸入文本,我们就可以明白诗歌所蕴藏的内涵了。
二、随文学习,品读语言滋味。
语文课堂上离不开品读,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将朗读及语言的品味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希望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学生能够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
歌德曾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卖炭翁》语言较为浅白,但要想读透,就要体味浅白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比如有同学在品读诗歌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时候读得清清淡淡,他虽然明白: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卖炭翁身上的衣服很单薄,可是为了使炭能够卖个好价钱,他仍然希望天气寒冷。这样的理解当然正确,但显然仍不够到位,因为他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到老人那份矛盾的心理是何等强烈,自然也读不出这种味道!
怎样读出味道呢?《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学习诗文,就是以读带品,以品促读的过程。诗句之间绝不是单列的平行线,而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我们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感悟。于是,我追问:“卖炭翁这么想让自己的炭卖个好价钱,换来的钱他会用来做什么呢?”有同学马上就找到“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将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看,卖炭翁是为了赚钱营利呢?显然不是。诗人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用设问自问自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老人辛辛苦苦在终南山熬了一年积攒下的一车炭,是他全部的心血,就仅仅是为了能够有衣穿,有饭吃!
这时,刚才谈想法的同学迫不及待的举手,要求继续他未完的品读:寒冬里,人们都恨不得裹得严严实实,希望天气赶紧暖和起来,身着单衣的老人更应该如此!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个“愿”字是强烈的盼望,他冷不冷?肯定冷!可能冷得身子发抖、牙齿打颤,但是这和他生存唯一的、迫切的希望相比算得了什么呢?这一次,当他再读这两句诗的时候,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我再一次追问:“你们觉得他读的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答:“他这次很明显的在‘可怜’和‘愿天寒’两个词上加了重音,感情更加强烈。他读出了作者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
不错,我们朗读诗文,就是在还原诗文的原滋原味,把自己当成作者去理解诗文的内涵。他的朗读启发了同学们的思考,有学生马上发现了后面的“半匹红绡一丈绫”,这是老人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更不是值钱的事物。“千余斤”的一车炭换来的是不能吃、不能穿的废品,老人今后怎样生活,实在令人担忧,更是无尽的“可怜”!至此,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诗歌的主旨,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波澜!
这堂课我上的很投入,学生也很激动,他们在课堂上回溯到千年前的那个社会,更感受到诗人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但一堂课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诗歌中对比作用突出,如果我能适时抓住契机,梳理出几组对比并在品读中强化理解对比作用的话,效果应该会比我在练习中单独讲解要好得多。另外,虽然课堂上我注意了朗读,但朗读的方式显得有些单一。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一步步使我的课堂更具深度,教学更加有效,我将继续在语文教学的漫漫长路上踏踏实实的求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