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最新6篇】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 篇一
杨利伟:中国首位航天员的不凡使命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他的使命不仅仅是代表中国进行航天探索,更是为整个中国航天事业树立了榜样。
杨利伟出生于贵州贵阳市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宇宙充满了好奇。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成为航天员的梦想,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工程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飞行员,并参与了多次飞行任务,积累了丰富的飞行经验。
然而,要成为航天员,仅仅有飞行经验是不够的。杨利伟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训练,才有机会进入太空。他参加了多次选拔考试,经历了艰苦的体能训练和心理素质测试,最终被选中成为中国的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进行了长达21小时的太空飞行。他在太空中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杨利伟还成功解决了飞船发生故障的问题,展现了他出色的应变能力和冷静的心态。
杨利伟的太空之旅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探险,更是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象征。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整个中国民族的骄傲。他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为航天事业奋斗。
杨利伟的故事告诉我们,梦想可以成为现实,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的航天英雄,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 篇二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英雄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然而,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有一位中国的医学专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他就是钟南山。
钟南山是中国的呼吸系统疾病专家,他在抗击非典疫情时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2020年初,面对新冠疫情的暴发,他迅速行动起来,带领团队进行疫情调查和病毒研究,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钟南山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参考,他通过多次公开讲解疫情的进展和防控知识,向全国人民传递了正确的信息,提醒大家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他的言行激励着全国人民,让大家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钟南山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长时间奋战在一线,为病人提供治疗和护理,时刻关注疫情的动态,并及时向政府和公众汇报疫情的发展情况。他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和尊敬。
钟南山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代表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力量和担当。他的勇敢和智慧,为疫情的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和人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国抗击疫情的光辉一页。
钟南山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退缩,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和战胜它们。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的人们,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够成为抗击疫情的英雄。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 篇三
3人航天员小组中,首次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汤洪波是湘潭县人,他也成为湖南“飞天”第一人。
“我喜欢听飞机起飞的时候发动机发出那种轰鸣声,也喜欢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面钻来钻去,这种直插云霄的感觉,感觉很惬意。”汤洪波说。
当年从航校毕业后,汤洪波直接去了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在新疆,经过8年的飞行训练后,他凭借出色的成绩,成为飞行大队的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xx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汤洪波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
进入航天员大队后,他一直坚持各种训练,为飞行做准备。
现在汤洪波办公室里最醒目的位置,还摆放着他当空军飞行员时戴的头盔,它记载着汤洪波曾是一名优秀空军飞行员的经历。转做航天员的这些年,汤洪波虽然没有飞,却在时刻准备着。其间,汤洪波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等等。每次,他都咬牙坚持,努力去克服,最终通过了一项项训练。
他始终坚信,这是他厚积薄发为空间站建设作贡献,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候。
20xx年6月17日,机会终于来了。历经11年磨砺,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的汤洪波,带着他的飞天梦想,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奔向苍穹。
6月18日7点20分,通过视频画面可以看到,天和舱内有几个包裹已经从原来的固定位置被拆解出来,呈飘浮状态,航天员汤洪波手持一把电动螺丝刀,在拧螺丝;在他旁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互相配合进行工作。
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从开舱门到航天员回到核心舱,一共用时6小时47分钟,远长于第一次在20xx年实施的出舱活动时间。3名航天员有明确分工。
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
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在有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的时候,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地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更能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
通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 篇四
为了对抗失重生理效应,航天员每天都需要进行体育锻炼。
最近这段时间工作强度有所降低,三位航天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开展体育运动。航天员刘伯明已经完全习惯了太空跑台,即便是在失重环境下,他依然走得十分矫健。聂海胜也跃跃欲试,开始使用太空自行车。
“神十二”太空生活过半 航天员开展各项实验
建站为应用,中国空间站将实施49项航天医学实验项目,神舟十二号任务将完成14个项目,天和核心舱搭载的人系统研究机柜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在轨飞行已经过半,三名航天员使用该设备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
人系统研究机柜,是中国空间站中首次应用的、航天医学实验领域的主要设施。7月14日,航天员陆续对人系统机柜进行了解锁、展开等实验准备,同时对太空医学样本冷藏箱和离心机也都进行了解锁和测试。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 篇五
北京时间20xx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并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北京时间20xx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很多网友看到汤洪波坐在靠窗位置,评论说“感觉像极了第一次乘坐飞机时的自己”。
负责什么工作会靠窗坐?穿舱的过程中,他们如何分工?
首次飞行航天员为何靠窗坐?
从发射传回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聂海胜坐在中间位置,刘伯明和汤洪波分别坐在其右侧和左侧。
据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刘伟波介绍,他们的座位与各自所负责的工作有关,以在飞船的狭小空间内有效进行协同工作。作为指令长的聂海胜坐中间座椅,方便下达指令;刘伯明的任务是协助飞船的驾驶,因需要操作的便携式指令板安装在了右侧,所以,刘伯明坐在聂海胜的右侧;汤洪波的座位安排在了左侧靠窗。
穿舱的过程中,航天员如何分工?
三位航天员进入核心舱后,需要跨过两个航天器之间的4道舱门。
据介绍,在穿舱过程中,航天员需要不断与地面进行沟通,判断飞船的增压情况。负责这一通信工作的就是汤洪波,因此他在返回舱内留到了最后。
聂海胜负责打开舱门,并设置状态。刘伟波表示,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尤其是对接锁紧之后,打开返回舱的'舱门进入轨道舱的过程。
此外,聂海胜和刘伯明要先从穿着压力服换成日常工作服,接着把设置在前舱门的轨道舱摄像机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
同时,因为需要记录首次建立对接通道的具体状态,留下数据,供未来参考,所以,刘伯明在协助聂海胜的同时,还要进行摄像工作。
舱门为何需手动?不能自动吗?
对于这个疑问,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从大气环境方面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害气体的压力都不能超过允许值,同时,湿度也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神舟飞船中,两个舱段处在密闭不互通的状态时,打开舱门的前提就是压力一致,否则,要么舱门无法打开,要么舱门打开速度会极快,可能伤害到航天员,因此,航天员需要先手动打开舱门上的平衡阀,建立一个小通道,将两个舱体联通,待压力趋于一致后再打开进行穿舱。
而从需求上来说,杨宇光指出,自动开门也没有什么必要,因为穿舱的动作只有航天员在现场的时候才会发生,完全可以手动开门,自动开门反而没必要。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 篇六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以来,空间站环境已经变得整洁舒适和秩序井然。除了有航天员辛勤整理的功劳,也有空间站结构上的收纳便利。
原来是天和核心舱内部大有乾坤。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期间,行李包裹是用特制的包装袋收纳起来,捆绑在核心舱内壁。这样航天员进驻的时候,就能够更直观更方便的看到所有包裹的内容和状态。但如果任由这些包裹留在舱内,看上去不够整洁,并且会占用航天员大量的活动空间。那些暂时用不到的包裹,就会被收纳进空间站的夹层之中。
收纳的秘诀,就在地板上的这些储物空间。视频中,聂海胜和汤洪波打开了摄像头最近处的储物间。汤洪波整个人趴在地板上,将手探进去寻找包裹,聂海胜手中还拿着一支手电筒帮他照明。在他们的身边,已经有了两个大型包裹。
像这样的储物空间,在空间站中还有不少。可以说为了方便航天员在轨生活,空间站设计者们集智巧思,设计出了很多人性化的使用模式,并且在应用方面进行了反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