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简要总结【优质5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简要总结 篇一
第一篇内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本质和特点非常重要。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扁球体,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地球的大致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它分为陆壳和海壳两部分。陆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厚度在5-70公里之间,其中包括大陆和岛屿。海壳主要由海洋水体覆盖的海洋地壳构成,厚度相对较薄,一般在5-10公里之间。
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位于地壳下面,厚度约为2900公里。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和含铁镁的硫酸盐矿物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地幔的上部称为软流圈,下部称为固流圈。软流圈具有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固流圈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核心,由外核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厚度约为2200公里,温度较高。内核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温度较高,厚度约为1300公里。地核的存在和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于地理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貌现象、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以及地球上的资源分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简要总结 篇二
第二篇内容: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它使得地球的一天分为24小时。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地球上的各个地方都会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自转还造成了地球的赤道线上的物体运动速度最快,极地附近的物体运动速度最慢。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运动,它使得地球的一年分为四季。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地方称为远日点。公转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使得地球上不同的季节和气候交替出现。
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地球自转造成了地球上的日照不均匀分布,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季节交替出现,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动植物的迁徙。
此外,地球的运动还对地球上的地形和地貌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地球的自转造成了地球上的赤道线膨胀,形成了赤道线上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的高山和盆地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从而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们的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简要总结 篇三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简要总结 篇四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 max)-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13h max)-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长波)(14h max)-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 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 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7.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8.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 陆地﹥海洋,冬季 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9.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0.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简要总结 篇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