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简介及其人生三境界(优质3篇)

王国维简介及其人生三境界 篇一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静安,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王阳明之后最有影响的大师”。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挫折,但他凭借着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巍峨的丰碑。

王国维自幼聪慧,早年入苏州府学,后考入同济中学,成为了同济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学术上独具慧眼,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学问涉及诗、书、画、音乐等多个领域,尤以诗词和文论见长。他的《人间词话》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国维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不平,他多次受到政治风波的影响,曾一度被迫离开故土,流亡海外。但即便在困境中,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学术信念,不断进行学问的探索。他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崇敬。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体现了他在学问和人生追求上的不懈努力。他将人生分为“学问之境界”、“人格之境界”、“境界之境界”三个层次。学问之境界是指通过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不断进取,逐渐达到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领悟的层次;人格之境界是指通过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境界之境界则是指在对学问和人格的追求上达到一种高度统一的境界,将学问和人格融为一体,使自己的人生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追求和境界,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学问成就和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追求的榜样,他的思想和理念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王国维的一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他的学问成就和人格境界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思想和理念也将继续指引着后人前行。

王国维简介及其人生三境界 篇二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人生三境界理念是他思考和追求人生意义的重要成果,也是他对于学问和人格的高度追求的体现。

首先,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理念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他将学问之境界理解为通过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不断进取,逐渐达到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领悟的层次。他坚信学问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学问的不断探索和领悟,才能达到学问之境界。在他的眼中,学问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自己亲身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和流亡,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不断进行学问的探索和研究。

其次,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理念强调了人格修养的重要性。他将人格之境界理解为通过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王国维看来,一个人的学问再高深,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就无法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他自己也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崇敬。

最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理念体现了他对境界的追求。他将境界之境界理解为在对学问和人格的追求上达到一种高度统一的境界,将学问和人格融为一体,使自己的人生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在他看来,境界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只有达到一种高度统一的境界,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理念是他对学问和人格的高度追求的体现,也是他思考和追求人生意义的重要成果。他的学问成就和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追求的榜样,他的思想和理念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王国维的一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他的人生三境界理念将继续指引着后人前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思考。

王国维简介及其人生三境界 篇三

王国维简介及其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王国维简介及其人生三境界,欢迎阅读。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甲骨四堂之一),谥忠悫。浙江嘉兴海宁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金石学、甲骨文、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甲骨四堂之一。王国维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使他在研究宋元戏曲史时独树一帜,成为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代表作有:《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其《人间词》与《人间词话》,这两者又构成互相印证的关系。他词作的成就在境界的开拓上,而境界也正是《人间词话》所着力强调的。从具体作品分析,王国维的词作多摆脱了抒写离情别绪、宠辱得失的俗套,重在展现个体的人在苍茫宇宙中的悲剧命运,是对生命与灵魂的考问。他“往往以沉重之心情,不得已之笔墨,透露宇宙悠悠、人生飘忽、悲欢无据之意境,亦即无可免之悲剧”(周策纵《论王国维人间词》),诗词中因此每每流露出哀伤的气息。如《采桑子》中言:“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发现人间的苦难,是与因循守旧、知足常乐的人生相对立的境界,是人的觉醒。如此,“境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他的词表达的就是一种哲学境界,而超越了伦理的境界。

  《人间词话》中“无我之境”的“无我”,即为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一文中讲的“无欲之我”;所谓“理想”与“写实”的提法,也是来源于叔本华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王国维将叔本华等人的哲学美学观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艺术观,并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实践进行了完美结合。《人间词话》成为中国美学史上融通中西、承前启后的理论巨著。后来王国维在戏曲研究、历史研究、古文字研究等领域进一步做出突出贡献,也都与其极富创造性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导向有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大师的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合的。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而所有失败的个案大都是败在第二个环节上了。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王国维的作品

  王国维的作品中的文笔细腻工整,辞藻华美,有着极强的国学风采于其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最为人所熟知,可以说是王国维的代表作品之最了。王国维在元曲艺术上面也有极强的造诣,同时王国维也编写了一部《宋元戏曲考》,可以说是对于中国宋朝以及元朝中的戏曲艺术的极大程度上面的归纳和分析。同时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对于元曲艺术的分析之作品。

  王国维的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人间词话》,其中,王国维写下的人生的三重境界,历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可以算是王国维把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精华融入到了人生之中,如此着实被人褒美。另外,王国维的评书也是极好的,其中有关于《红楼梦》的评述以及王国维对于《红楼梦》的分析,因而也有一本《红楼梦评论》遗世,这部书可以作为研究红学的参考。王国维由于从小便开始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的熏陶,所以王国维的身上有着很强的中国文人的气息,在王国维的作品中也能够体现出来那种文人的气质。

  王国维的作品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作品,便是《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这部作品有着不同一般的价值,其中也能够看出王国维的人生价值和精神层次的追求。

  王国维的故事

  相传,王国维是一个性情极为淡泊的人,寻常是不与常人亲近的,有着自己安静和宁的内心世界。因而王国维在上完课之后,便会很会的离去,并不会与学生过多地谈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但是只要是有学生上门请教王国维任何一点的学术问题,王国维都是知无不言的,竭尽自己的所能所知帮助学生答疑。在王国维的心目中,学术是不分等级门派的,因而王国维对于任何研习学术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王国维上课的时候,从来都不会装作自己很懂的样子,只是轻轻地说一句自己也不知道,显得自己很无知,但是却恰恰是王国维的过人之处,出于对学术严谨性的考量,王国维从不轻易地作诠释或者是下定义。还有类似的表现出王国维治学态度的故事,便是王国维直言自己愚钝,王国维坦然称自己对于《诗经》、《尚书》有很多出都不懂,在当时实属不易。

  另外,流传颇多的便是王国维的辫子故事了,王国维把自己头上的辫子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王国维认为自己的辫子便是自己的气节,可以没有生命,但是不能没有气节,没有辫子。

相关文章

福星高照财源广进七字春联(经典3篇)

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下面是关于福星高...
写作指导2017-05-01
福星高照财源广进七字春联(经典3篇)

七字新春对联(实用6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对联很是熟悉吧,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对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字新春对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作指导2019-09-05
七字新春对联(实用6篇)

子虚赋和上林赋的意义(精彩3篇)

蹲有楦场泛汀渡狭指场返闹饕谌菔敲栊搭绷曰疃...
写作指导2012-08-01
子虚赋和上林赋的意义(精彩3篇)

与马年有关的对联(精选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对联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我们该怎么去写对联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与马年有关的对...
写作指导2011-08-05
与马年有关的对联(精选5篇)

古代文学常识(优质6篇)

古代文学常识1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叫屈原。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
写作指导2013-03-02
古代文学常识(优质6篇)

祝贺开业的对联【实用3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对联吧,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对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祝贺开业的对联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作指导2017-05-07
祝贺开业的对联【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