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6篇】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一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缅怀故人,并且还会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和活动。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首先,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整理坟墓,烧香祭拜,并且祭拜祖先。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踏青,一同去扫墓,整理墓地,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扫墓活动还有一个寓意,就是希望祖先在天之灵得到安宁和庇佑。
其次,清明节还有一项古老的习俗,那就是放风筝。在古代,人们相信放风筝可以驱邪和瘟疫,保佑身体健康。因此,在清明节的时候,人们会放风筝,不仅是为了祈福,还是为了纪念这个传统的习俗。
除了扫墓和放风筝,清明节还有一项特别的习俗,那就是踏青。踏青是指在春天的时候,人们外出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清明节期间,正值春天,气候宜人,天气晴朗,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踏青,去郊外、公园或者山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踏青活动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活力和健康。
此外,清明节还有一项非常独特的习俗,那就是植树。在清明节期间,许多地方都会组织植树活动,人们会一起去植树,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植树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增加氧气的含量,改善空气质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总之,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扫墓、放风筝、踏青和植树都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通过这些习俗,人们不仅可以缅怀祖先,表达敬意,还可以享受春天的美好和庆祝生命的延续。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二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一个与祭祀祖先有关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并且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和活动。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首先,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进行扫墓活动。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整理坟墓,清理周围的杂草和垃圾,烧香祭拜,并且祭拜祖先。这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环节。
其次,清明节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踏青。踏青是指在春天的时候,人们外出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清明节期间,正好是春天,气候宜人,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踏青,去郊外、公园或者山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踏青活动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活力和健康。
除了扫墓和踏青,清明节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那就是放风筝。在古代,人们相信放风筝可以驱邪和瘟疫,保佑身体健康。因此,在清明节的时候,人们会放风筝,不仅是为了祈福,还是为了纪念这个传统的习俗。
此外,清明节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踩青。踩青是指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特意去采摘嫩绿的青菜。踩青的菜品通常是一些嫩叶蔬菜,比如菠菜、油菜等。这道菜不仅新鲜美味,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踩青这个习俗在一些地方已经逐渐消失,但仍然有一些地方保留着这个传统。
总之,清明节是一个与祭祀祖先有关的传统节日,也有一些独特的习俗。扫墓、踏青、放风筝和踩青都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通过这些习俗,人们不仅可以缅怀祖先,表达敬意,还可以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庆祝生命的延续。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三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传统习俗六: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传统习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传统习俗八: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传统习俗九: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传统习俗十: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四
一、禁火寒食
相传源于春秋名臣介子推,护驾晋文公重耳复国功成身退,带其母悄然隐居绵山。重耳为逼迫子推出山,下令焚山烧林,子推宁死抱树身焚。重耳为悼念他,于介子推三月初五死难之日起举国都要禁烟火三日,只吃冷食,谓之禁火寒食,世代相沿成俗。
潮乡古往今来,岁逢寒食前夕,街头巷尾,喊卖冷品小食,深受潮人青睐。潮诗《清明糖葱》有:“桃花零落山花红,五日层阴一日风。着意留春无别计,朝朝深巷卖糖葱。”及“朴叶青青朴粿情”的朴枳粿。诗中都有描述寒食的情景。
《澄海县志》记载:清明节,潮人相沿习俗吃“薄饼”、“朴枳粿”,既有纪念介子推寒食古俗的意义,也是潮州别具风味的时令美食。
二、祭墓“挂纸”
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南宋高菊卿的《清明》诗也写:“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由于寒食禁火与清明节令紧相连,潮人在清明有上山扫墓,祭奠祖先之风俗,自古以来,人们常把寒食与清明并称,扫墓民间泛称为“过纸”(潮俗有“过春纸”和“过冬纸”之分。)古代潮人清明上山扫墓,由于寒食禁火,故不焚化纸钱而挂在坟墓和墓碑之上,以不让纸钱漫天飞扬,故谓之“挂纸”。世人扫墓要整修墓地,并用银珠、沙绿(红、绿色油漆)精工填刷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俗称“妆坟碑”字)。还要将黄白纸条用“土圪泥”压紧等等,这些都是古俗遗风。
值得一提的是“禁火”,“挂纸”古俗,与当今大力提倡文明扫墓、森林防火更相一致。
三、玩“半仙戏”
古今清明玩秋千是承袭寒食习俗。宋代惠洪诗僧咏《秋千》诗云:“画架双栽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此景,唐玄宗誉称荡秋千是玩“半仙戏”。明代的《灯宫遗录》载:“人称清明节为‘秋千节’,各宫俱设秋千一架,相邀嬉戏”。
潮汕荡秋千历史悠久,宋朝陆秀夫于景炎元年(1276年)被贬潮州,谪居辟望港口(今澄海港口陆厝围)见乡民荡秋千很感兴趣,当众赞道:“此举可强力也”。嘱其属下与民共荡。潮人清明荡秋千世代相沿成风。
四、食薄饼
食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清康熙十四年间(1675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埋。
同年10月间,清军投降,漳州百姓为悼念死难亲友,特做薄饼状如草席裹尸,以此祭妃亡灵,此俗世代相传成风。卷薄饼是用精面粉拌人适量温水后,充分搅拌搓捏成团块状,置于炉火上面的煎盘(平底铁锅),烙成圆形薄饼皮,然后包裹馅料。料有咸、甜两种,咸馅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鸡肉或猪肉丝、香菇、虾干、蛋丝,油煎葱珠等调料。入口时又在饼皮上涂抹香甜适口酱料即成美食。甜馅料用白糖加工制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册丝,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饼皮即成薄饼。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清明时令,春韭性温,是保肝佳蔬,有行气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谚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灾”之说。添加绿豆芽又有清热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疗效甚妙,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潮汕人清明食薄饼是从古代的寒食节习俗沿变来的。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五
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六
扬州旧习俗
扬州人在清明时,必须是要到郊外上坟的。既然要到郊外,就必须要赶早,去迟了,对已故亲人就不敬了。
对于那些刚刚故去不久的亲人,就更要早一点去祭扫。三年之内的新坟,一定要在清明节之前去祭扫。远离家乡的人,哪怕再远,也要提前赶回家。过了三年后,如果再有什么事,路途遥远的,可在清明节后一两天再祭扫。
清明扫墓的习俗全国各地都有,历史也很悠久。古代人也有祭墓一俗,《礼记》中规定,没有赶上出殡的,就到死者墓地行礼,以表歉意。同时又云,亲人离开家乡,或从外地归来,都应到祖墓上去辞行,或是告归。这些礼俗都叫做“祭墓”。因为辞行和告归都是正常的礼节,用不着伤心痛哭,因而清明时节前往墓地“哭墓”的,是很少见的。但是后人却在清明时节去墓地扫墓。
为什么要扫墓?在上古时凡士大夫阶层都有家庙,他们祭祀祖宗都是在家庙里。后来无庙的阶层兴盛起来,他们也要祭祀祖先,但他们没有家庙,于是就直接到墓地,在墓地祭祀祖先。由此,日常到墓地上的辞行和告归便与清明时节的祭祀结合起来了,从而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清明扫墓。“再之,扬州处于江淮之间,清明时节已是桃红柳绿,田野里的菜花黄灿如云。扬州的墓地多在西北郊,这一带又是扬州的风景胜地,诱人的景色使人们在祭拜祖先的同时,顺便郊游行乐,这就把古老的礼俗和现世的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
祭扫,不仅要扫,还有几项特别的讲究。扬州人祭扫祖墓不外乎有这样几项事宜:上供祀祭;焚化纸钱;行礼致哀;芟除荒草;培土上坟;更换坟帽(新挖圆锥形土块置于墓顶);绕墓辞行等。
甜菜头(即枸杞头)、黄黄子(即秧草)、芦蒿、马郎头(即马兰头)、香椿是扬州人在清明的时候,必须要吃的“五新”,也叫“五青”。
除了新鲜可口的“清明五新”,老扬州还有不少特定的“清明菜”。“雪里蕻烧大粉”就是其中一道。除了上坟,清明节这天肯定要在家里给祖供菜供饭。煮鱼、烧肉、青菜、豆腐自然不得少,还有一道菜就是“雪里蕻烧大粉”,把大粉切成块块放油锅里慢慢煎,再放上生姜、葱、雪里蕻丁子,再用大火烧一下,起锅。
清明螺,赛肥鹅。扬州人喜欢吃螺蛳,清明提前几天,不少老扬州人也会买上斤把活螺蛳,滴几滴香油,放在水里养上一两天,让螺蛳把泥吐干净,再剪尾下锅炒着吃。或者清明当天,买些螺蛳和韭菜,把螺蛳放清水里,上锅“响”一下,然后把肉用针挑出来,螺蛳头炒韭菜,是一道特别受欢迎的家常菜。
苏州旧习俗
吃:青团子、焐熟藕
春秋时代,晋文公称王后,为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三天三夜,结果介子推和母亲被活活烧死,文公十分后悔,为纪念介子推,故规定每年这时要“禁火寒食”,不准用火,只准吃冷食,喝凉水。但在精致温雅的苏州,这吃冷食的习俗却也演绎得丰富多彩。
青团子、焐熟藕是苏州清明的节令食品,它正是古老的寒食习俗的文化孑遗。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戈春源介绍说,青团子是用麦苗叶取汁,经石灰点化澄清后调米粉做成的团子,可放入豆沙等馅心。青团子色青而味香,是苏州人清明节必备的食品。
此外,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节令食品。据介绍,每到清明节前,人们从藕池中采摘隔年老藕,去节去梢,两头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实,再把薄片用牙签盖上钉牢。将藕放入锅内,加入食碱,面上盖些荷叶,盖上锅盖大火烧煮,至藕呈褐色酥熟为止。冷却后,蘸赤砂糖浆等食用。
祭:新婚夫妇“上花坟”
相传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他还要去祭祀介子推,也就形成了寒食上坟扫墓的风俗。
苏州人清明上坟扫墓,更是不敢怠慢,特别是新丧终七而未满周年的人家,要过新清明。新婚夫妇,要一起去上坟,称为“上花坟”。直至今日,清明扫墓的习俗仍在民间流行。
戈春源介绍,除上坟扫墓以外,过去清明节家家还要“过节”祭祀先人。按照苏州的习俗,祭祖有人鬼之分,每年的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是“鬼节”,端午、冬至、除夕是“人节”。逢鬼节,祭祀要用面麦制品,烧纸、化锭等迷信活动也以鬼节为盛。
玩:山塘看会“留会饭”
迎神赛会,苏州人俗称为“出会”。苏州过去最有名的.就是三节出会,即每年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的三次出会。其中尤以清明最为隆盛。
苏州城内一府三县约三十多个土谷神像,清明那一天都要被抬着排了仪仗,经阊门山塘街,到虎丘郡厉坛受祀。到出会那天,城乡居民蜂拥而出,渡僧桥、山塘街一带,这就是过去苏州的山塘看会习俗。苏州人历来热情好客,这一天,住在附近的居民,往往特意杀鸡宰鸭,烧鱼煮肉,要留前来这儿看会的亲友吃饭,俗称为“留会饭”。
出会时的队伍中,地位最高的神像要数城隍老爷了,他非但有轩桥、暖桥相随,还有神马备用。出会队伍除了菩萨神灵的官衙仪仗之外,还有众多的民间杂技、文艺表演,这是出会队伍中最为围观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部分。
上海食俗
1、青团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传统的青团制作,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比例混合后,用开水拌和、蒸熟,打烂成面团状,加入艾青或麦苗打烂后得到的青汁,继续打烂,再加入适量的碱水以保色,包入豆沙或其他甜馅,做成团状和饼状,就成了一只只青绿色的青团。
但是这小小的青团可不是谁都能随便吃的,特别是肠胃功能薄弱的人最好少吃甚至不吃。胰腺炎和胃炎患者严禁食用青团,因为青团中的糯米会导致炎症复发或病情恶化;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也不宜食,可能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加重病情。此外,糖尿病人禁食豆沙馅等甜类青团。另外,老人孩子因为消化功能不好,也不要贪嘴,少吃为宜。
2、藕
清明节,上海江浙一带居民有吃藕的习惯,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莲藕取莲断丝连之意,表达了对祖先及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也是祭祖菜式之一。
“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清明时节,除了青团,糯米藕也是一道时鲜美食。“冰糖、荷叶、香椿叶、艾叶、香榛木一起,用蒸气2小时烧开,余温再焖7小时,然后冷却……”这样的做法,保留了藕中原有的营养和糯米与糖的香味,即便真空包装,读者吃到时,依然口感松软、绵甜,香糯。
3、桃花粥
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清明,是桃花开得最盛的时节,也是祭祖怀古之日,在广为流传的清明风俗中就有“桃花粥”这一项,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就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这原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日期相近,于是二为一后,食“桃花粥”便成为清明的风俗延续下来。
寒食节的所有特色食物中,桃花粥最受人青睐,这跟桃花所代表的美好寓意是离不开的。桃花粥的原料和做法都很简单,原料是桃花、粳米和红糖,也可以用冰糖代替,先将粳米熬煮成粥,再加入桃花瓣数克,最后放入冰糖熬至溶解即成,正宗的桃花粥用的是新鲜的桃花瓣。
4、紫笋茶
上海旧俗在清明节吃桃花粥、紫笋茶,并有祭厉台、迎城隍出巡的习俗。紫笋茶亦称湖州紫笋、长兴紫笋,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早在1200多年前已负盛名。由于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
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其制作,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制成的极品茶芽叶相抱似笋;上等茶芽挺嫩叶稍展,形似兰花。冲泡后,茶汤清澈明亮,色泽翠绿带紫,味道甘鲜清爽,隐隐有兰花香气。
5、鱽鱼
江南素有在清明前食江鲜的习俗。说到春季最美的鲜味,素菜恐怕有诸多争端,但是在肉食中“开春第一鲜”的称号则当之无愧地属于长江三鲜之一的鱽鱼。南方人,尤其是上海人非常讲究吃鱽鱼的时间。食鱽鱼,以清明为分界线,清明之前为最佳时节,清明之时已是食鱽鱼的“尾季”,时间十分之短。
鱽鱼有着清蒸、花雕等诸多的吃法。鱽鱼味美,做法却简单。小葱姜丝,加上酱油盐清炖即可,没有什么大菜的讲究。清蒸鱽鱼,鲜嫩而细腻,含在口中,鲜香的味道久久回荡在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