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知识(优选3篇)
端午节知识 篇一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始于中国古代,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纪念这个特殊的节日。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一些知识。
一、起源传说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屈原的传说。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政治家,他为了抗议当时的腐败政府,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的牺牲,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龙舟竞赛,以及吃粽子等活动。
二、龙舟竞赛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龙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船只,长约10到30米,外形像一条巨龙。在比赛中,人们分成若干队伍,每队划动长长的竹桨,努力驾驶龙舟前进。比赛时,队伍成员会齐声高呼,打鼓助威,增加比赛的气氛。龙舟竞赛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更是民众展示团队合作和精神风貌的舞台。
三、吃粽子
在端午节,人们还会吃一种特殊的食物——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在竹叶或者其他植物叶子中蒸煮而成的食物。粽子的馅料有很多种,包括豆沙、肉类、红枣等。吃粽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在他投江自尽之前,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把米团扔进江里让鱼虾吃,以保护他的遗体。
四、挂艾叶
在端午节期间,许多家庭会在门上或者屋内挂上一束艾叶。艾叶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驱邪和辟邪的作用。人们相信挂上艾叶可以保护家庭免受邪恶力量的侵害。此外,人们还以艾叶制作香囊,放在衣物或者枕头中,以驱除蚊虫和疾病。
五、其他活动
除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和挂艾叶外,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庆祝活动。比如,人们会在门上贴上一种叫做“五色线”的彩带,以祈求好运和健康。还有一种叫做“踏青”的活动,意味着人们在这一天可以出外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传承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一个窗口。通过了解端午节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日。
端午节知识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人们会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来纪念这个特殊的节日。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进一步了解。
一、国际传播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认可。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举办龙舟比赛等庆祝活动,以纪念端午节。
二、粽子的变化
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是粽子,它是用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在竹叶或者其他植物叶子中蒸煮而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粽子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除了传统的豆沙、肉类和红枣等馅料外,现在还有各种口味的粽子,比如巧克力、咸肉、莓果等。这些新口味的粽子既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方法,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口味需求。
三、文化交流
端午节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通过参加龙舟比赛、学习包粽子等活动,来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中国也借助端午节这个时机,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文化魅力。例如,每年在香港举行的国际龙舟节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和观众。
四、健康价值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也是一项非常有益健康的运动。划龙舟需要运动员全身的协调和力量,能够锻炼肌肉和增强心肺功能。此外,粽子中的糯米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有助于消化和保持身体健康。
五、承载情感
端午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时刻。人们会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赛龙舟、享受美食,共同度过一个快乐的时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一种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通过了解和传承端午节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日,同时也能够推广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端午节知识 篇三
端午节知识
导语:端午节到了,祝福粽动员,愿你笑开颜。薪水粽是上涨,干活粽是不忙,前途粽是辉煌,爱情粽是如糖,身体粽是健康!端午安康!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俗与民间文化:
端午节原是五毒并出之日?
端午节,人们普遍认为起源于屈原投江。其实在中国先秦时期“端午”之名就已存在,这个节日的真实意义却远没有那么浪漫.......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的习俗可以分作下列七项来介绍:
其一,广泛采用菖蒲、艾蒿。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艾蒿历来被制成艾人、天师艾、艾虎等厌胜之物。艾人早见于宗懔《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天师指道教法师张(道)陵,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俗传他善于捉鬼降妖。吴自牧《梦粱录》记南宋行都杭州端午的天师艾说到,“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画天师》引《岁时杂记》说:宋代的端午节,京都的人们除画天师像贩卖外,又作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天师艾”。苏辙《学士院端五贴子·皇太妃阁》诗之三云:“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常萦尧母门。”此外,更著名的是艾虎。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则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叶。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彩丝系虎》也谈到艾虎:“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葫芦、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作为厌胜之物,艾制品通常是与蒲制品并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剑最为常见。《梦粱录·五月》记菖蒲厌胜物说,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古俗以蒲叶似剑,称为蒲剑,谓可辟邪;艾叶也可驱邪,多扎成虎形,或剪彩绸作虎形,上粘艾叶,称为艾虎。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端五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直到现代的日本和韩国,都仍然保留着这个方面的习俗。
其二,缠挂各种端午索。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端午索有许多别称,从材料的色彩着眼,称朱索、五色丝、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等;从辟兵的角度着眼称辟兵缯;从延寿的角度着眼,称寿索、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百岁索等等。不管名称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则是大体相同的,或系于小儿手臂,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它的形制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简单地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二是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三是五彩绳折成方胜或结为人像等,四是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①这种习俗形成甚早。《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汉《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瘟),亦因屈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南朝《荆楚岁时记》也有类似的记载。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曰:“(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此俗直到近世仍然广为流行。现在日本在端午节为家里的男孩子悬挂五彩旗帜,是
此俗流传到今天的一种变异。其三,用符图驱邪。《后汉书·礼仪志》云:“五月五日,朱索一色印为门户之饰,以止恶气。”宋代及以后大行“天师符”。道家把自己的符归在张天师的名下,叫天师符。旧时,道教宫观端午节有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午贴在门楣上辟邪。吴自牧《梦粱录》记南宋行都杭州端午习俗,除了沿袭北宋情形,还流行符图,“诸宫观亦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如市井看经道流,亦以分遗施主家。所谓经筒、符袋者,盖因《抱朴子》问辟五兵之道,以五月午日配朱灵符挂心前,今以钗符佩带,即此意也。……或仕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载北京此俗云:“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于中门,以辟祟恶。”1929年的调查所记录的广州午时符有两种图,一是天师像,一是太极八卦图,所配的文字是一样的:中间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时书破官非口舌鼠蚁蛇虫一切尽消除”,两侧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剑斩千邪”。
其四,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作为端午节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端五制作、饮用,俗云可避瘟气。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端午,以菖蒲生山涧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唐代殷尧藩的七律《端午日》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诗句。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既是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情节,也是大家都遵行的习俗。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记曰:“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酒床帐间,以避毒虫。”用雄黄酒涂抹小儿面颊耳鼻俗称“画额”,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以镇邪。
其五,吃粽子的习俗可谓源远流长。《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当时的粽子已达数种之多:“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关于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几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传说。
其六,划龙舟或赛龙舟是民间过端午节的高潮,是会让整个地方狂热起来的竞技。竞渡之俗早见于南方(吴越、荆楚)。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到“是日,竞渡,采杂药”。隋代杜公瞻注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
隋代的舟楫竞渡颇具规模,只是尚无“龙舟”之说。唐代的竞渡使用龙舟,并有夺标的制度,与近世无异。唐人无名氏(一作张建封)有《竞渡歌》咏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执空挥桡”。储光羲的五律《观竞渡》也有“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的句子。所谓“夺标”、“夺锦标”,有的是在前方终点处,先泊一船,叫“标船”,赛船到达时,标船上有人把锦标(如活鸭或活鹅等)投入水中,赛船上选一水性极好的人届时跳水夺标。传统龙舟之制,皆以杉木,取其质轻,船长有达十一丈的,由八十桡划行,次者九丈,坐六十余桡,短的也有七丈多,坐桡手四十余人。唐代还有多位著名诗人吟咏过竞渡,如骆宾王《扬州看竞渡序》,刘禹锡《竞渡曲》,张说《岳州观竞渡》,可见竞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盛唐风俗。
关于龙舟与竞渡,清代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有更加详细的描述:
龙船自五月朔至十八日为一市。先于四月晦日试演,谓之“下水”。至十八日牵船上岸,谓之“送圣”。船长十余丈,前为龙首,中为龙腹,后为龙尾,各占一色。四角枋柱,扬旌拽旗,篙师执长钩,谓之“跕头”,舵为刀式,执之者谓之拿尾。尾长丈许,牵彩绳令小儿水嬉,谓之掉梢。有“独占鳌头”、“红孩儿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两旁桨折十六,前为头折,顺流而折,谓之“打招”。一招水如溅珠,中置戽斗戽水,金鼓振之,与水声相激。上供太子,不知何神,或曰屈大夫,楚之同姓,故曰太子。小船载乳鸭,往来画舫间,游人鬻之掷水中。龙舟执戈竞斗,谓之“抢标”。又有以土瓶实钱果为标者、以猪胞实钱果使浮水面为标者,舟中人飞身泅水抢之……送圣后奉太子于画舫中礼拜,祈祷收灾降福,举国若狂。
这里除了赛龙舟夺标的描述,还说到请神、供神的做法,看来这也是其中一项重要习俗。广东东莞的李建青在1929年叙述家乡端午习俗时说,“我乡的龙舟竞渡,是和附近各乡联合举行的,由五月初一起至十五止,每乡轮值一天,如今天是某乡当值,那么,各乡的龙舟,都要扒到某乡去竞渡了。竞渡那天,各乡都有请菩萨看龙船的举动,礼节很是隆重,由乡中的耆老们联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