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最新5篇】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一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山西人民非常重视和热爱的节日。在山西,端午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山西端午节的习俗吧。
一、包粽子
在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包粽子。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物,有着丰富的馅料,如红豆、枣子、肉类等。包粽子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工作,一般是由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大家围坐在一起,亲手包制粽子,并在粽子上系上五彩丝线,寓意着祈求平安和幸福。包好的粽子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也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赛龙舟
赛龙舟是山西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龙舟是一种长而窄的船,船头有着龙形的雕刻,非常壮观。端午节当天,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观看和加油助威。比赛中,船上的划手们紧密配合,全力以赴地划着龙舟,争夺冠军的荣誉。观众们则会站在岸边为他们加油打气,整个比赛场面热闹非凡。赛龙舟的习俗寓意着团结、勇敢和拼搏精神。
三、挂艾草
在山西,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挂艾草。艾草是一种具有浓郁清香的植物,被认为可以驱邪和避灾。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将艾草系在门口、窗户等处,以驱除不祥之气和疫病。此外,还有人将艾草插在衣服上,以祈求平安和健康。挂艾草的习俗是山西人民对端午节的一种特殊纪念和祈福方式。
四、观赏雄黄酒
雄黄酒是一种以黄酒为基础,添加了多种草药材料制成的饮品。在山西,端午节时人们会饮用雄黄酒,并将其洒在屋内、车辆、牲畜等地方,以驱邪和祈求平安。雄黄酒不仅有着独特的味道,还有着草药的药用价值。因此,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赏饮雄黄酒,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祝福之意。
总之,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人们对于祈求吉祥和幸福的向往。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观赏雄黄酒等习俗,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友谊和亲情。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传承了千百年来的传统,也成为了山西人民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符号。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二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山西人民非常重视和热爱的节日。在山西,端午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山西端午节的习俗吧。
一、包粽子
在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包粽子。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物,有着丰富的馅料,如红豆、枣子、肉类等。包粽子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工作,一般是由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大家围坐在一起,亲手包制粽子,并在粽子上系上五彩丝线,寓意着祈求平安和幸福。包好的粽子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也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赛龙舟
赛龙舟是山西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龙舟是一种长而窄的船,船头有着龙形的雕刻,非常壮观。端午节当天,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观看和加油助威。比赛中,船上的划手们紧密配合,全力以赴地划着龙舟,争夺冠军的荣誉。观众们则会站在岸边为他们加油打气,整个比赛场面热闹非凡。赛龙舟的习俗寓意着团结、勇敢和拼搏精神。
三、挂艾草
在山西,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挂艾草。艾草是一种具有浓郁清香的植物,被认为可以驱邪和避灾。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将艾草系在门口、窗户等处,以驱除不祥之气和疫病。此外,还有人将艾草插在衣服上,以祈求平安和健康。挂艾草的习俗是山西人民对端午节的一种特殊纪念和祈福方式。
四、观赏雄黄酒
雄黄酒是一种以黄酒为基础,添加了多种草药材料制成的饮品。在山西,端午节时人们会饮用雄黄酒,并将其洒在屋内、车辆、牲畜等地方,以驱邪和祈求平安。雄黄酒不仅有着独特的味道,还有着草药的药用价值。因此,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赏饮雄黄酒,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祝福之意。
总之,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人们对于祈求吉祥和幸福的向往。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观赏雄黄酒等习俗,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友谊和亲情。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传承了千百年来的传统,也成为了山西人民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符号。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三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
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我的家乡――山西太原,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
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
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四
每逢仲夏端午前后,山西民间食粽之习俗,盖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山西民间粽子,以苇叶相包,多为古法。如纯黍米或白米粽子,不加馅心,蘸糖吃,称“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为远古遗风,唐韦巨源《食谱》有记。还有“二米粽子”,早在西晋时即有,《食经》的“粟黍法”,即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
今山西粽子仍以黍米或糯米包红枣制粽为最多,美其名为“黄金白玉裹玛瑙”,是北宋小枣粽的延续。山西从南到北有九大名枣,如平陆屯屯枣、运城相枣、稷山板枣、临汾尧枣、太谷壶枣、交城骏枣、柳林大枣、保德油枣等,均可成粽子馅料,稍加变化又有枣泥馅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郎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家有中考、高考学生的,有些家长也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山西又是小杂粮王国,豆类最多,以豆类或豆沙为馅的粽子也很普遍。除吃粽子之外,山西民间还有吃凉糕之俗,有的地方称晋糕,为暑夏美食。有的兼食麻团,为唐朝端午食粉团之遗风(《开元天宝遗事》)。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今天,晋人传承晋粽传统之时,又视江南竹叶咸味粽为新宠。美食之交融,文明之大化,可谓南北地神奇佳品,三千年玄妙风俗,赋作诗云:“万物幻化终有因,千年角黍在三晋。古为庆丰祭祖魂,今说忠孝馈朋亲。”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五
在山西过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