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除夕作文1000字(经典3篇)
潮汕的除夕作文1000字 篇一
潮汕的除夕
除夕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而在潮汕地区,除夕更是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
潮汕地区的除夕庆祝活动始于清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潮汕,人们过除夕的方式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潮汕人过年非常重视祭拜祖先。在除夕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将祖先牌位摆放在厅堂的最显眼位置,并点燃香烛,向祖先祈福。这是潮汕人对祖先的敬仰和祝福,也是传承家族血脉的重要仪式。
其次,潮汕地区的除夕夜,人们会进行“守岁”活动。所谓守岁,就是整夜不睡,守住新年的到来。潮汕人相信,守夜可以驱除一年的霉运,迎来新的一年的好运。在守岁期间,家庭成员会围坐在一起,边吃着传统的年夜饭,边聊天、玩牌、看电视等,直到天亮。这种守岁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还有一个潮汕地区除夕庆祝的重要活动就是舞狮。潮汕舞狮是潮汕地区独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也是除夕庆祝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舞狮既是表演形式,又是一种民间信仰。人们相信舞狮可以驱邪避邪、辟邪纳福。在除夕夜,各个社区和村落都会举办舞狮比赛,吸引着众多观众前来观看。舞狮表演的场面热闹非凡,锣鼓喧天,狮子灵动跳跃,给人们带来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潮汕的除夕庆祝活动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深深扎根于潮汕人民的文化传统。这种独特的庆祝方式不仅展示了潮汕地区的文化魅力,也彰显了潮汕人民对家庭、祖先和传统的敬仰和珍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潮汕人民通过祭祖、守岁和舞狮等活动,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祈祷着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繁荣。这是潮汕的除夕,也是潮汕人民共同的节日,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凝聚了人们的情感和希望。
潮汕的除夕作文1000字 篇二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潮汕的除夕
潮汕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地方,而潮汕的除夕庆祝活动则是这里独有的传统文化的体现。
在潮汕的除夕,虽然传统的庆祝方式依然重要,但现代元素的融入也让这个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活力。首先,潮汕地区的人们依然非常重视祭拜祖先。在除夕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进行祭祖仪式,但与过去相比,现代的祭祖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烧香、点烛外,现在许多家庭还会准备一些祖先喜爱的食物和饮品,摆放在祖先牌位前,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这种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的祭祀方式,让潮汕的除夕更加温馨和感人。
其次,潮汕的除夕夜已不再是传统的“守岁”方式,而是更加多样化的庆祝活动。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节假日里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的时刻。因此,潮汕人民在除夕夜也会选择外出旅游、参加庆祝晚会等方式来度过这个特殊的时刻。许多景点和剧院都会在除夕夜推出特别的活动,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观众。这种现代化的庆祝方式,不仅让人们在欢笑声中迎接新的一年,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最后,潮汕的除夕舞狮表演也开始融入了现代元素。传统的舞狮表演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场所和方式,如今在潮汕的除夕夜,人们可以在街头巷尾、商业广场等各个场所看到精彩的舞狮表演。而且,现代舞狮表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舞狮形式,还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如灯光、音乐、特技等,让舞狮表演更加精彩纷呈,吸引着更多的观众。
潮汕的除夕庆祝活动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加与时俱进。无论是传统的祭祀仪式、外出旅游还是现代化的舞狮表演,都展示了潮汕人民的独特风采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潮汕人民共同庆祝除夕,祈祷着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繁荣。这是潮汕的除夕,也是潮汕人民共同的节日,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潮汕的魅力和活力。
潮汕的除夕作文1000字 篇三
潮汕的除夕作文1000字
在老舍的笔下,北京的春节跃然纸上,热闹非凡。而我们潮汕的除夕,一点也不亚于北京的春节。除夕从腊月十五就开始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要清洗干净,称为“采囤”。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制作各形各式的?品,以备过年用。
除夕一到,就相当于迎来了一个高潮。除夕这一天除了要祭祀祖先外,还要祭神。例如,在这一天,许多人家都将,米缸倒满米,供上两个大柑橘,这就是拜米罐。
拜过神后,就该到男人们忙碌了。每当这个时侯,男人们都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春联撕下来,糊上胶水,轻手轻脚地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焕然一新。春联,在潮汕俗称门符。而贴春联也有学问。在潮汕春联中,常可见到单扇门儿或神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派生机;二是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与北方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外,还要贴“福”字。近年来才有人家学习北方把福倒贴过来。而“福”字倒贴的习俗,其中还蕴含着一个民间故事。据说有一年春节前夕,清朝恭亲王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惯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仆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不识字,竟将大门上的“福”字倒贴了。恭亲王福晋看了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见事不妙,怕牵涉到自己,慌忙跪在主子面前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恭亲王一听,也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遂赏管家和仆人各五十两银子。自此,倒贴“福”字的习俗从王府传到民间。潮语“倒”与“到”并不谐音,故潮汕地区以往无倒贴“福”字习俗,是改革开放后之后从北方引入的。
忙完了该忙的习俗,一家人围着桌子吃起了团圆饭。吃团圆饭时要说吉利话,当家的人要祝长辈身体健康长寿。在吃团圆饭之时,如果小孩子不慎将盘碗掉落地,大人们会接上说声“缶开嘴,大富贵”之类的吉利语。
吃团圆饭的别称也叫围炉,这不正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民俗文化和难以分散的凝聚力吗?
围炉过后,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随后,一家人团聚在灯前炉旁,看着联欢晚会,一直到十二点。这也叫守岁。
如若你来到潮汕过除夕,又怎能不感叹除夕的丰富多彩,又怎能不认为潮汕的春节不亚于北京的春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