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爷爷”和“吃面奶奶”(精简3篇)
“节约爷爷”和“吃面奶奶” 篇一
节约爷爷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特别的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我来说,最特别的人就是我的爷爷。他是一个非常节约的人,他的生活方式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的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在我小时候就退休了。尽管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但他总是能够过得非常节俭。爷爷从来不浪费任何东西,他会把吃剩的饭菜留到第二天再吃,把用过的旧报纸收集起来做纸片,还会用剩菜剩饭喂养家里的鸡和猪。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节约的精神。
爷爷的节俭方式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小时候,每当我在爷爷面前浪费食物时,他总会责备我。他告诉我,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他的话让我很受触动,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节约地生活。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环保协会。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各种节约资源的活动,比如回收废纸、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等。这些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我意识到,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爷爷还教会了我一些实用的节约技巧。他告诉我,我们可以用农村的方法来养活自己,比如自己种菜,养鸡养猪等等。他还教会我如何修理自行车、缝补衣服等等,这些技能让我在生活中能够更加独立和节约。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但我对节约的追求从未停止。我会尽量少买不必要的东西,尽量减少浪费。我也会鼓励身边的人一起参与节约行动,希望能够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爷爷是我的榜样,他的节俭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会一直努力践行节约的理念,以此纪念爷爷,也为了我们的未来。
“节约爷爷”和“吃面奶奶” 篇二
吃面奶奶
我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奶奶,我亲切地称她为“吃面奶奶”。这个称呼源于她对食物的独特态度,她总是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吃饭,却能创造出最美味的食物。
我的奶奶是一个农村妇女,她从小就在农田里劳作,对食物的珍惜和对美食的追求都超乎寻常。尽管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但她总能用最少的食材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奶奶最拿手的就是做面食。她总是用最简单的材料,比如面粉、水和少许盐来制作面食。她用手将面粉揉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再切成细条,最后煮熟。这样简单的制作过程,却能做出美味的面食,每次吃到奶奶做的面条,都让人回味无穷。
奶奶还擅长利用农田里的蔬菜和野菜来做菜。她总是能够将最普通的食材变得非常美味。每当我去奶奶家做客,她总是会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但这些菜肴却都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制作的。她会用大白菜做酸辣白菜,用青菜做炒菜,用豆腐做汤等等。这些菜肴虽然简单,但却都充满了奶奶的心意。
和奶奶一起吃饭是一种享受。她总是会告诉我,食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口。她会教我吃饭的礼仪,告诉我如何慢慢品味食物的美味。她还会和我分享她对食物的理解,告诉我如何将简单的食材发挥到极致。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了,但我对食物的态度始终受到奶奶的影响。我会尽量选择简单的食材,去做出美味的食物。我也会珍惜每一次吃饭的机会,慢慢品味食物的美味。
吃面奶奶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风景线,她的独特态度和对食物的热爱让我受益匪浅。我会一直珍惜这份记忆,让奶奶的精神在我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
“节约爷爷”和“吃面奶奶” 篇三
“节约爷爷”和“吃面奶奶”
爷爷是个早年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他白发如银,满脸红光,好说爱笑,不讲穿戴,是个地地道道的乐天派,更是个节约迷。他常说:“勤俭节约是治国治家的大计,也是做人的根本。”他的节约可真是时时事事、点点滴滴,简直让人觉得他有点小气抠门。
就说吃吧,他从来不让人掉一粒米,一块馍。谁将饭菜掉在饭桌上,他都要严肃地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必须捡起来吃了。”
吃菜他也不让把菜汤倒掉,总是冲上开水当汤喝,还给他的汤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多味复合冲剂。
奶奶是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爷爷说当年的孩子们都叫她白脸阿姨。现在奶奶仍然是面庞白净,头发黑亮,很精神。奶奶人勤快,心善良,讲究穿衣,吃饭单调,是个地地道道的吃面奶奶。一日三餐,只要有面吃她就心满意足了。奶奶吃面特别简单,不管是拉面、擀面、擦面、拨面,只要放上西红柿酱就是好面,不用炒菜下饭,吃得有滋有味,即使剩下的面也照吃不误,还说热热再吃的面和回锅肉一样,更香。
对奶奶来说,吃饭没面不行,记得有一次二姑请我们吃烤鸭,要了一桌好菜,奶奶说:“这菜油不大对口味。”最后还是给她专门要了一碗面条,才算吃饭,弄得大家哄堂大笑,奶奶却说各人有各人的吃法,谁也不能强加于人嘛!由于爷爷奶奶的特殊表现,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号:“节约爷爷”和“吃面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