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放假(优质3篇)
五四青年节放假 篇一
五四青年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青年的节日。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很多人都会放假,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这里我要分享一下我对五四青年节放假的看法。
首先,五四青年节放假给青年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的机会。青年朋友们平时都在学习或工作中非常努力,节假日的放假可以让他们有时间放松身心,与家人朋友一起享受生活。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可以增进亲情和友情的交流。
其次,五四青年节放假也有助于激发青年朋友们的创造力和激情。放假期间,他们可以参加各种青年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青年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些活动,青年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外,五四青年节放假还可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放假期间,青年朋友们可以利用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和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只有青年朋友们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五四青年节放假也是对青年朋友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放假来庆祝五四青年节,可以让青年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激发他们更加积极向上的动力和热情。
总之,五四青年节放假对青年朋友们来说是一种福利,也是一种鼓励和激励。通过放假期间的休息和活动,青年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四青年节放假 篇二
五四青年节是中国的一大节日,也是中国青年的节日。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很多人都会放假,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然而,我对五四青年节放假这一现象持有不同的观点。
首先,五四青年节放假会导致学习和工作的中断。青年朋友们正处于学业和事业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充分利用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放假会打断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节奏,使他们失去了持续学习和工作的机会。这对于那些有着追求卓越的青年朋友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和遗憾。
其次,五四青年节放假可能会导致过度消费和浪费。放假期间,很多人会选择外出旅游、购物和聚餐等方式来庆祝节日。然而,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大量的金钱支出,容易导致人们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沼中。同时,这也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对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五四青年节放假也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放假期间,很多人会选择外出旅游或参加各种活动,这会给交通和旅游景点带来巨大的压力。交通拥堵、人员滞留和景点爆满等问题可能会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安全因素的增加。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是一种威胁。
最后,五四青年节放假的意义可能会被淡化。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表彰那些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进步做出贡献的青年,它应该是一个庄重的节日。然而,放假的方式可能会使人们忽略了节日的真正含义,将其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休闲和娱乐的日子。
总之,我认为五四青年节放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浪费和遗憾。虽然放假可以让人们得到休息和娱乐,但也带来了学习和工作的中断、消费和资源的浪费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等问题。因此,我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五四青年节放假的方式,找到一种既能庆祝节日又能保持学习和工作正常进行的平衡点。
五四青年节放假 篇三
2016年是5月4日(星期三,农历三月廿八)是青年节。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这一规定没有明确放假适用人群的年龄上限。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放假为何只限28岁以下?
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休假半天。
身为七十年代生人,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仍然不甘心地自称为“我们青年人”——这样说是有现实根据的,因为我一直被告知按照联合国的标准,青年人的上限是45周岁。
也正是基于此,我才能理解,为什么年龄上了40的人,各路杰出人士还能被评选为上到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下到五四奖章获得者等各种专属青年人的称号。但是国务院法制办的五四放假青年的年龄标准一公布,我就有点坐不住了,往轻里说是发现自己不再是青年人了,往重里说是发现自己已经不知道谁是青年人了。
任何概念的内容都会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青年”的概念也概莫能外。比如,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年,首次将青年年龄界定为15至24岁之间,其后年龄上限又一路行情看涨,到了45岁。更新的提法也常见诸于报端,据说国际卫生组织已经考虑把青年的年龄上限提到60岁,只要在60岁以下都可以称之为青年人。这种一个“青年”各自表述的做法,使青年概念的使用出现了泛化的倾向。
以每年一次评选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来说,几乎没有一届的获选者年龄全部在14至28周岁的范围内,相反,倒是有不少人的年龄在四十开外,直逼联合国认定的年龄上限。为什么会出现青年标准的双轨制呢?难道五四“放假青年”和“获奖青年”不该是一拨人吗?再比如一对40岁的夫妻发生了摩擦,该怎么界定他们的婚姻生活状态呢?一般的说法是中年危机,但是如果套用联合国的年龄界限标准,将其定义为青年危机,显然是不准确、词不达意的。
国务院法制办提到的五四青年节放假的适用人群年龄段,是有标准出处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规定:团员年龄的上下限是14至28周岁。当然,政治概念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年设立的共青团的年龄上下限是否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值得商榷,但在此之前,各地各行各业人士还是且慢急着与国际
标准接轨,尊重本国的定义标准,承认自己在这个标准下“远离了青年”的事实吧。麻烦的问题是,超过28周岁的青年怎么办,他们是不是青年,其政治权益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国务院法制办同意的“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 28周岁的青年,那么,28周岁以后的人应该称为什么,是“新中年”,还是“老青年”?这似乎是抬杠的问题,但在放假这一福利面前,变得越来越需要搞清楚。否则,看着小弟弟小妹妹们快乐地放假过节,我们这些青年了很久,突然没有了年龄段归属感的“伪青年”,心里不是更加糊涂、不平衡吗?
青年节的简介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