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通用10篇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一篇
201x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扶贫和移民办的精心指导下,围绕整村推进、贫困户精准识别、扶贫搬迁移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工作重点,大胆创新,乘势而上,扶贫和移民工作有序推进。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主动申报20_年项目。根据省下达的资金指标和各乡镇、街道上报材料,主动申报了20_年度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上半年,已上报整村推进项目20个,金额300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52个,金额万元。
2、移民直补资金及时发放。根据大中型水库移民动态管理要求,对第一季度死亡、农转非、上学、入伍、移民繁衍人口中嫁出到非移民户的、服刑人员、其他按政策应核减的等七类人员进行核减,并根据省下达的资金指标,及时将今年第1季度直补资金发放至移民“一卡通”上。上半年,我区享受现金直补移民3907人,直补资金到位万元。
3、及时组织验收20_年扶贫和移民项目。与财政部门、乡镇、项目单位共同对20_年已完成的扶贫和移民项目进行了验收,其中,扶贫项目26个,水库移民项目53个,拔付项目资金346万元。
4、搬迁移民扶贫调查摸底有序推进。上半年,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统一部署要求,我办全面深入开展了20_-2020年搬迁移民扶贫需求调查工作,为掌握全区搬迁移民扶贫对象现状,科学制定搬迁移民扶贫规划,起到了主动的作用。通过调查,全区20_-2020年搬迁移民扶贫对象为1921户8715人,其中贫困户297户928人,主要分布在全区15个乡镇街道,53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组。
5、向上争资立项主动主动。上半年,我办主动主动与省、市办对接并汇报,并加大力度主动争取了军潭水库引水进城、江西中烟对口支援、移民示范村建设、产业扶持、搬迁扶贫移民进城进园等项目。
6、做好了“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前期准备工作,研究制定了相关措施和方案。
一是制定了_区关于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求,要实现精准扶贫,必须确保五个精准:精准摸底、精准管理、精准发力、精准帮扶、精准督查。通过摸底核实,全区有贫困人口8696户24123人(其中:扶贫户2909户8691人,扶贫低保户1129户3196人,纯低保户3890户11442人,五保户768户794人),贫困发生率为。主要集中在东阳、毛村、嵩峰、铜钹山四个地处边远地区乡镇。其中:东阳588户、1633人,毛村496户、1516人,嵩峰1078户、2436人,铜钹山827户、2216人,这四个乡镇贫困户数占全区户数的34%。
二是制定了单位帮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129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228个村居结对帮扶。在调研、学习的基础上,起草了_区20_-2020年搬迁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保障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教育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金融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就业扶贫工作方案,目前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
8、库区移民稳定切实维护。结合“三访三解三个全覆盖”和“三问三促”活动,落实移民工作领导干部包案制,变上访为下访,主动进村入户为移民办实事、做善事、解难事。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推进“五个精准”,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xxxxxx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帮扶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的硬任务,全力推进“五个精准”,大力实施产业、搬迁、教育、就业、保障、金融六大扶贫工程,确保到20_年全面实现扶贫对象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农村贫困发生率降到3%以下,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注重精准摸底。对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准确掌握贫困家庭人员结构、住房、生产资源、经济来源、生活环境等情况,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明确告诉贫困对象,享受政策红利,只能借助产业扶贫、基本公共工程扶贫和干部帮扶等途径,通过劳动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实现。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二篇
201x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工作队得的带领下,使我村在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一、扶贫对象情况
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共涉6个组142户1047人,其中五保户2户2人,纯低保户50户63人,扶贫户43户134人。
二、主要做法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三严禁、十不许”要求,我村采取包片组干部初选,驻村领导、村干部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认真对各组扶贫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期间共核减不符合条件对象8户33人。)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一是结合现有水稻种植合作社、油桃、黄牛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法,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上半年又增加一个养羊专业户,一个养猪专业户,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3、解决村内实际问题,对三组、四组道路进行改善,解决群众出行难得问题,整个路基基本已搞好,计划在9月份前把这些路水泥硬化好。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扶贫力度,继续向上级争取基本公共工程建设等资金,解善村内水利设施。成立帮扶基金组织,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村贤会,发动全村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范围发展,让专业种、养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三篇
县林业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20XX年帮扶联系村为春秋乡枫树村。按照“目标扶持、合同包帮、责任到人、考评兑现”的扶贫机制,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枫香树村位于春秋乡南部,省道舒桐路穿境而过,距春秋乡政府8公里,东与文冲村毗邻,南与汤池镇留览村相邻,西与三塘村山岗接壤,北与兴隆村隔河相望,村域面积3875亩,耕地面积915亩(其中水田831亩,旱地84亩),林地面积2319亩,重点公益林2319亩,辖15个村民组,420户,总人口1550人,劳动力1100人,人均纯收入4675元。该村属江淮丘陵地区,地处大别山余脉,盛产水稻、玉米、茶叶、板栗等。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油菜、玉米为主,兼有大豆、谷类和薯类等作物,林业以板栗、油茶为主。整村推进项目涉及贫困户302户,贫困人口980人,其中特困人口45人。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对帮扶工作的领导,县林业局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卢月舒任组长,分管领导李增奎任副组长,办公室、财务室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林业局帮扶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徐善传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帮扶工作。县林业局与帮扶村签订了帮扶协议,制定了帮扶实施方案。局机关25名干部、职工与特困户签订了包保合同,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出主意,帮助制定经济发展的计划、措施。县林业局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局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职能股室和具体人员是具体责任人,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县林业局分别于6月和12月由局领导带队,到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局长卢月舒分别于6月8日和7月7日,到帮扶村查看汛期地质灾害点情况,并看望慰问了所包保的特困群众,其他包保干部结合自身工作,陆续到包保对象家里开展了帮扶慰问活动。
三、帮扶工作见成效
(一)多方争取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县林业局帮助帮扶村利用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万元,自筹2万元,新修陈老屋、双合水泥路400米;利用扶贫资金26万元,新修卫东水泥路600米、立新水泥路700米;利用水利资金5万元,深挖欧家塘、小麻塘2口当家塘,修复2条30米长大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帮助帮扶联系乡镇春秋乡争取省扶贫资金7万元,从局自有资金中拨付防汛抗旱资金2万元。
(二)利用行业优势,加大林业帮扶力度。帮助帮扶联系村争取林业项目资金,发展油茶100亩,干道绿化3、6公里,争取重点公益林管护支出项目资金8万元,实施公益林补植补造260亩。帮助结对共建村争取封山育林1000亩,落实项目资金7万元,在帮扶联系村开展油茶、茶叶、板栗等农业技术培训,使107人受训,印发技术资料300多份,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四、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80万元,新修通往三塘3公里的通组公路;
2、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大户,参与该村林业发展,加快林地流转,促进规模发展,计划新栽油茶200亩,油茶低改200亩。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四篇
2017年新庄镇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全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快我镇贫困户的发展步伐,根据新庄镇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全镇贫困群众为帮扶对象,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扶持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总体目标:通过产业扶贫,把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的产业支撑问题,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100户以上,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长效增收的主业。
二、扶持对象
全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辐射带动贫困户明显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能人大户参与程度高的产业基地项目。
三、主要扶持产业
重点围绕生态水稻、养殖、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等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贫困户增收致富。
(一)生态水稻产业 全县2016年水稻播面4万亩,经济效益一般,多数贫困户除种水稻又没有其它特长。因此,利用我镇的生态、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水稻不失为扶贫的一条有利途径。
新庄稻香南垣合作社带领群众种植生态有机水稻,种植面积1200亩。引进种植红米、黑米、红糯米、黑糯米等特稀品种,重点扶持南垣、宋家、新庄3村,带动40户贫困农户。
(二)养殖产业
由于贫困户中有很多年弱体残的,所以根据这一现象,有些村做出了一系列相适宜的方案。口溪村产业扶贫养殖基地,养有570羽鸡,530羽鸭,带动14户贫困户。万坊村黄坑坝的精准扶贫养殖基地,第一期投苗3500元,带动19户贫困农户,龙溪村五黑鸡养殖基地,养有五黑鸡6000羽,带动贫困户16户。
(三)中药材产业
全镇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640亩,主要有荷溪村射干种植560亩,前胡30亩,杭白菊40亩,龙溪村的无竹鱼10亩,带动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四)特色经济作物产业
目前我镇共有葛种植200亩,其中万坊村120亩,南垣村80亩,带动15建档立卡贫困户。莲藕种植10亩,其中张家村7亩,岭背村3亩,带动16建档立卡贫困户。
四、工作重点
(一)结合各村实际,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的区域规模、经营形式,扶持一批与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关系紧密的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规模发展。
(二)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支持标准化生产,鼓励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三)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将贫因户培养成为思想先进、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力度,支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四)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延伸产业链条,开展农产品初、精、深加工;鼓励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打造地方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工作措施
(一)扶持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项目调查摸底,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整合扶贫、交通、水利等涉农资金集中投入,每年实施一批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扶持一批贫困户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农产品加工、服务类生产经营项目。对于因水位原因而导致土地撂荒,要通过小农水、基本农田改造等项目建设降低水位,减少土地撂荒现象。
(二)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开展产业奖补扶持。大力发展生态水稻、养殖、中药材、葛、莲藕种植等特色富民产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为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免费提供苗木和发展养殖业免费提供种苗。积极引导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对于发展农业产业的贫困户实行产业扶贫奖补。
(三)开展惠农信贷和农业保险补贴。开展“财政惠农信贷通”,对经营主体进行放贷,优先支持贫困户贷款发展产业。以“财政惠农信贷通”为载体,积极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对接,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扩大政策性涉农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补贴标准,积极发展商业性、合作性农业保险,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实施贫困户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增强贫困户防灾、抗灾能力。
(四)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产业能人大户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一对一”结对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保障贫困户收入。逐步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三大平台( “农技宝”平台、益农信息社平台、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努力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贫困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积极发展民间社会产业服务组织。加快土地流转,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争2-3年覆盖80%以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五篇
按照工作要求,为更好完成生态建设扶贫项目建设,推动我县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县自然资源局对工作推进情况和建设中存在困难、问题等进行整理,以全年总结形式汇报如下:
一、2021年自然资源局下达任务情况
1、完成2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
2、完成2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
3、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岗位20个。
二、截至目前已完成情况
1、2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目前已完成总搬迁量的100%。资金已拨付100%。
2、2处地质灾害排危除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00%。资金已拨付60%。
3、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岗位20个,目前已完成监测员选聘工作,已完成监测人员考核工作。
三、存在问题
1、实施地灾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每户补助只有4万元(三万直补、一万基础设施建设费),与享受扶贫移民搬迁户相比补助差距过大,加上我县搬迁群众普遍经济困难,新建房屋一般在15万元左右,群众筹措缺口资金存在较大困难,避险搬迁积极性较往年相对有所下降。
四、下步工作推进计划
我县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领导,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六篇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对扶贫项目进行调研的通知》及《关于报送20xx年专项扶贫项目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我县立即组织人员对我县我县20xx年中央、省及各级财政资金扶持的产业扶贫项目进行调研。调研人员深入项目现场,采取听汇报、看现场、与项目村群众座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详细了解项目真实情况,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项目建设的进度以及其产生的效益,并对2015年工作计划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将各项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扶贫项目基本情况
1、扶贫开发产业项目情况。20xx年我县扶贫开发产业项目投入共计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1364万元,市财政资金80万元,县财政资金8万元,帮扶单位资金万元,群众筹资投劳万元,主要围绕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畜牧养殖、蔬菜生产、苗木栽培、良种生产、小型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受益人口达2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13720人。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扶贫的瞄准率、覆盖率,增强了村班子及广大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效促进了项目村特色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项目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整体推进。其中:20xx年省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在我县辛店、淄角、石庙、麻店4镇23个贫困村实施。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69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万元。其中:3个村发展瓜菜大棚815亩;4个村发展西瓜棉花套种2300亩;6个村升级改造蔬菜大棚340个;6个村良种繁育2712亩;2个村露天蔬菜种植640亩;2个村育林1340亩。通过财政扶贫开发项目,可使1636个贫困户,5170人受益。目前,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待与财政等部门联合验收完毕及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报账。
2、互助资金发展情况。20xx年,我县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稳步实施。自2010年以来,我县在3个镇办,21个村先后开展了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截止目前,入社农户达到1614户,互助资金总额达到41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43万元,农户出资61万元,公积金转增本金万元。已累计为1536个农户发放借款760万元。贫困户扶持率达到70%,按期还款率达到100%。
3、“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情况。县20xx年“雨露计划”培训省财政资金20万元全部用于职教中心在校生补助。全年度转移培训400人,在县职教中心学校注册的在校生400名贫困生每人按500元补助,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并就业。
4、扶贫贷款贴息项目情况。今年,省市下达县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0万元,全部用于扶贫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补助。我县选取带动农民致富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茹园苗木有限公司作为补助对象。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待市审核后补贴到位。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一是存在扶贫产业与贫困户对接困难现象。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有产业的和有能力发展产业的大部分为非贫困户,真正的贫困户缺少产业且没有能力发展产业。贫困户致贫原因多为因病、缺技术、缺劳力以及懒惰,自身没有效益较好的产业,我们用补贴现金及生产资料的方式对其扶持,效果不明显。二是存在贫困村自然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相对滞后,群众行路难、饮水灌溉难、电力设施老化等现象突出,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土地产出较差,农民持续增收的潜力薄弱,应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扶贫队伍力量相对薄弱。扶贫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新时期扶贫任务日益艰巨,县扶贫办现有人员较少,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再就是镇一级没有专职扶贫管理人员,扶贫工作由镇经管站负责。镇经管站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等多项繁重工作,还要承担镇中心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加上今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导致在对产业项目的推进和监督上缺乏时间和精力。四是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群众被动接受项目。群众自身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形成了扶贫工作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政府行为,贫困人口的参与只是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足够的挖掘。五是社会扶贫与行业扶贫涉及部门多,协调起来困难,“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难以形成。扶贫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协调落实起来比较困难。
建议:一是要加大支持力度,健立健全扶贫队伍。建议上级出台相关政策,为县级增加工作人员编制,镇办成立相应的扶贫机构,并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力度,重视扶贫开发队伍建设,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二是切实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扶贫政策,协调落实各项工作。三是加强对贫困村基础设施投入。扶贫产业开发项目应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改变贫困村滞后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土地产出发挥更大的效益,使更多贫困户受益。四是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三、下一步打算及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推进财政资金产业项目建设。对已完工的项目,积极协调财政等部门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项目及时拨付资金。对未完工的项目加强监管、督导和服务。充分落实镇办监管主体责任,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确保项目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县扶贫办加强督导,确保项目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对于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的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二是严格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按照《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省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县级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帐制管理制度”。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中,严格按照省、市批准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拨付使用资金,坚决杜绝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扣减项目资金等现象发生。加强扶贫资金安全使用及监管教育,明确扶贫资金用途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费扶贫资金,牢固树立“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认真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金。三是严格落实项目资金检查和审计。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制”、“审计制”和“跟踪检查”等管理制度,要求镇、村必须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必须持有正规票据,由项目镇严格把关审核,报县扶贫办审定签字后,再报县财政局进行报帐。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定期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有效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四是健全机构,明确各级扶贫开发工作职责。县里重新调整充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条件的镇办也成立专门扶贫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今后,县镇两级只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指导,放权给村,发挥其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选项目、干项目。五是及早谋划2015年专项扶贫工作。对全县139个重点贫困村进行摸排,摸清产业情况、贫困状况、各自特点进行分类,建立项目库。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对139个村省定重点贫困村实施产业项目全覆盖。2015年,计划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000万元,在30个贫困村发展整村推进项目,重点用于田间生产路、沟渠、桥梁管涵等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七篇
扶贫养羊项目实施方案
>方案一:扶贫养羊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贵州省、市、县扶贫办文件要求,为切实抓好我镇20xx年种草养羊扶贫项目实施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慨况
根据县扶贫办要求,20xx年项目在瓢井镇平塘村实施。
我镇年均气温11—,年降雨量1130—1300毫米,无霜期221—245天,年日照时数1500—1600小时;最高海拔2325米,最低海拔1400米,各类人工草生长四季赏青,适宜多种植物和牲畜的繁衍生息。
项目村xxx水、电、路xxx三通,通讯设施已建成,村级公路基本建成,可保证项目建设物资和项目产品的运输。
二、产业项目建设内容
此次羊种为湖羊或小尾寒羊,在平塘村共扶持农户5户(其中2户为扶贫户)。饲养基础母羊95只,配置种公羊5只,新建圈舍775平方米,建人工草地500亩。总投入资金12万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筹资配套资金2万元)
三、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20xx年3月——4月,开展建圈培训,完成羊圈的修建。
(二)20xx年5月,开展种草现场培训,完成种草任务。
(三)20xx年6月,开展草地田间管理培训,完成建圈任务、配套设备和羊只采购培训工作。
(四)20xx年7月,完成基础母羊、种公羊采购及发放,开展羊只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培训,制作安装项目区和项目户标志牌。
(五)20xx年9月——10月,完善档案材料,完成县级自查验收。
四、项目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项目扶持农户5户,到2015年末养殖户实现销售收入万元,按每户人计算,养殖户人均收入10714元,可使5户农民通过实施项目摆脱贫困转化成牧民,1个良种繁育场建成,基本满足下年度项目区种公羊配置和老项目区种公羊交换需求,以提高畜牧业生产总值,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和快速发展。
(二)生态效益
草场500亩建成后,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质量,羊群放牧给草场带来羊粪、羊料等有机肥,人工草场、天然草坡和灌丛草实行划区轮牧,减少人为生态破坏生态。同时,充分利用秸杆和人工牧草,储备冬季草料,经过腹还田,提高土地肥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使农、林、牧相互促进。
五、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成立瓢井镇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张民(镇人民政府镇长)
常务副组长:陈杰(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
副组长:刘此昌(镇人民政府科技副镇长)
易斌(瓢井财政分局局长)
成员:罗莉(党政办主任)
梅福俊(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孙飞成(林业环保站站长)
宋顺康(水利站负责人)
付玉(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人)
胡贵霞(纪委工作人员)
张盛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畜牧兽医)
龙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扶贫工作)
陈永(平塘村党支部书记)
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由龙震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的审批和资料收集工作;技术服务组设在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由畜牧兽医站和项目村兽医协勤员组成。
六、主要措施
(一)明确职责
镇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项目实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负责项目建设的发动、宣传,与项目户签订《承诺书》、《协议书》,并组织实施,完成项目建设内容和任务。
成员单位职责为: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采购供应草种、肥料和农药,指导种羊场建设和种公羊选(培)育、调运、交换等技术工作;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项目村落实;督促指导项目生产运行、滚动发展和效益分成;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组建龙头企业,形成产品加工、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2)财政所:负责项目资金拨付与报账、物资采购监督及项目资金专项审计。
(3)农业服务中心(扶贫站、兽医站):负责组织审查项目实施方案,督查项目进度及质量,定期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验收;申报配套沼气池、项目村兽医室、农机具等项目并组织实施;对重大动物疫病,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使用进行监测;搞好在镇外引进羊只的监督管理,禁止疫病传入,做好项目区市场检疫和产地检疫,对发生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处置;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项目区,完善项目区村寨道路、庭院硬化和房屋美化。
(4)水利水保站:负责配套项目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并组织实施。
(5)社会事务办:切实解决好项目村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困难。
(二)资金和物资管理
1、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报账管理制度。(1)公示:对项目实施农户花名册、物资发放或资金投入补助及标准、政府统一采购物资价格等,在项目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2)拨付报帐:严格执行《大方县种草养羊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实施细则》。
2、物资采购管理:(1)基础母羊由项目户自行采购,种公羊由草地中心采购、镇负责发放;草种、肥料采购由草地中心负责,草种实行询价方式采购。(2)实施单位对采购的物资实行专人发放管理和出入库登记管理。
3、档案管理:镇严格按照县、镇、村项目建档目录要求,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装订成册,作为项目技术服务、检查指导、跟踪管理和项目竣工验收、报帐的依据。
(三)政府引导,企业化运行
1、项目村要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技术二传手和肉羊营销队伍,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弓l导社会资金,适时建设项目区羊产地批发市场。
2、要按省规定,将投入农户的基础母羊在第五年收回滚动发展,第二年、第
三、第四年农户新增羊(每只35斤以上)按分成,实现项目长效持续发展。
3、种羊场采取与本地经济能人联合入股分成或技术人员带薪领办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及分成等方式建设,选育提供种公羊,配置交换到项目区。即第一年为项目建设期,不分成;第二年后(含第二年)每年新增羊数按投放基础母羊数l.5倍计算,实行l:9分成(分成羊每只35斤以上),且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分别按投放基础母羊数倍,按市场价向草地中心提供公羊(每只体重10月龄达30公斤以上)和母羊(每只体重10月龄达25公斤以上)。
(四)加强督查调度,严格项目管理
1、对种草养羊项目和配套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实行镇领导小组每季度调度,每半个月督促指导,村每周调度一次,兽医员每周对农户巡查指导一次,采取县表、镇册、村卡管理。
2、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每两个月督促检查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运行生产管理情况一次;财政报牵头,每季度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一次。
(五)实行绩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1、项目镇和草地中心共同与县政府签订项目实施及运行效益责任状(责任状另行制定),配套项目成员单位与县政府签订配套项目实施责任状,把种草养羊项目和配套项目实施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管理。
2、组成由党政办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考核组,对实施目标完成情况和效益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项目实施和运行考核结果,经镇政府审定后送县组织部备案,作为镇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4、种草养羊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建设目标和运行效益目标按时按质超额完成和完成的,镇人民政府进行表彰和奖励;基本完成的镇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未完成的镇人民政府对单位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整改到期仍不落实的,实行责任追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失职的作组织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另行制定)。
方案二:扶贫养羊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利用我镇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步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步伐。根据县政府20xx年种草养羊项目实施细则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种草养畜项目实施要求,立足本镇自然资源,瞄准贫困群体,发挥产业优势,更新发展理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面提升草地畜牧业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通过xxx政府主导、中心服务、协会组织、公司领办、群众参与xxx等形式,组织广大养殖户,选择优良草畜品种,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广泛开展坡地种草半舍饲养畜、田土种草全舍饲养畜、草山草坡灌木林划区轮牧养畜、经果林地林下种草养畜,并引进企业运作机制,逐步实行产业化经营。
二、区域布局
以先锋村、坪丰村为项目实施主体区域,逐步辐射带动大河沟村、杜家寨村、王家寨村、官上村、沙槽村及大龙头村等。
三、目标任务
以一户饲养能繁殖基础母羊20只、种公羊1-2只,圈舍㎡/只为一个标准。先锋村完成养殖户35户,坪丰村完成养殖户30户,其他村完成养殖户不限。以规模户、大户带动散户,以基地带动全镇面上,形成一个邵家桥镇山羊生产养殖基地镇。
四、工作责任
1、镇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审核每个养殖户的基本情况,经初审合格后报县产业领导小组审批,同时还负责协调相关的一些协调工作,并组织项目实施方案。
2、项目实施的村、支两委负责本村内的宣传动员,登记工作,组织开好群众动员会,传达项目实施有关政策。
3、镇畜牧站负责技术指导工作,搞好技术培训、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种草、圈舍建设及饲养管理的技术指导,负责督促每个养殖户做好档案记录。业务技术干部实行分户包干负责制,村兽防员负责防疫注射具体操作。
4、镇扶贫站负责拟定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完善扶贫资金结算、报账、审计等有关手续。
5、镇财政分局负责建立项目专项资金账户,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6、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协调解决的圈舍用地、用水、用电及项目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五、物资采购及补助标准和补助办法
物资采购及补助标准和补助办法按县政府规定的办法执行。
六、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以镇政府实施发展为主体,乡镇扶贫站、畜牧站、实施项目的村委会具体主抓为原则。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镇长为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政府分管领导及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镇扶贫站、畜牧站、财政分局、土管所、供电所、项目实施的村委会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不设办公室,由镇畜牧站、扶贫站抽调专职干部具体办公。
方案三:扶贫养羊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xxx建设畜牧业大省xxx的战略决策,xxx增点扩面做大规模,重点突破做强大县,一般项目县巩固提高xxx的目标要求;以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切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紧紧抓住新阶段扶贫开发和发展畜牧业大省的战略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践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及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模式,结合县委、县政府的周密安排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探索我乡产业化扶贫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二、基本情况
项目主要安排在顺场、高枧槽、洗脚沟、梨箐、戛坭等5个村实施。项目区平均海拔1700-1800米,属高原山地类型,气候属温凉型高原山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无霜期280天左右,有轻微凝冻灾害。土壤以黄棕土壤为主。粮食作物为玉米、洋芋、水稻、荞子等,而且单产低,土地复种指数几乎为一年一季和轮歇利用。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坡万余亩,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亩以上,人均纯收入2162元。
三、资金投入、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入资金万元。扶持农户127户(其中70户大户,57户一般户),饲养基础母羊4640只,饲养种公羊197只。
(一)、扶持大户70户(其中高槽枧村40户,洗脚沟村18户,戛坭村7户,顺场村3户,梨箐村2户)。
1、每户投放基础母羊50只,70户需购基础母羊3500只;
2、每户投放种公羊2只,70户需购种公羊140只;
3、每户建圈舍80平方米,70户需建圈5600平方米;
4、每户种草50亩,70户需种植牧草3500亩。
(二)、扶持一般户57户(其中戛坭村30户,梨箐村14户,顺场村13户)。
1、每户投放基础母羊20只,57户需购基础母羊1140只;
2、每户投放种公羊1只,57户需购种公羊57只;
3、每户建圈舍30平方米,57户需建圈1710平方米。
4、每户种草20亩,57户需种植牧草1140亩。
四、建设目标
(一)生产目标:
项目建成后,共投放基础母羊4640只。扣除10%死亡率,;2011年存栏6994只{(4176×150%产羔率×50%)×(100%-10%死亡、不育率)+4176};同上计算,2012年存栏11714只;20xx年存栏19620只;到2014年末羊存栏32864只。
(二)技术指标:
1、人工草地。年产草量达4000公斤/亩以上,每亩饲养山羊2—4只。
2、商品羊。8—12月龄的商品羊出栏体重30公斤以上,出栏率90%。
3、羊群成活率95%以上,繁殖率达95%以上。
五、资金概算
总投入资金万元。
(一)、扶持大户70户:共需投入资金万元。每个大户平均扶持万元。其中高槽枧村40户投入资金万元、洗脚沟村18户投入资金万元、顺场村3户投入资金万元、梨箐村2户投入资金万元、戛坭村7户投入资金万元。
1、每户投放基础母羊50只,每只基础母羊补助500元,70户需购基础母羊3500只,需资金175万元;
2、每户投放种公羊2只,每只种公羊补助1200元,70户需购种公羊140只,需资金万元,由县草地中心统一供应;
3、每户建圈舍80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资金60元,70户需补助资金万元。
4、每户种草50亩,每亩补助资金100元,70户需种植牧草3500亩,需资金35万元,用于草种、肥料采购,由县草地中心配送。
(二)、扶持一般户57户:共需投入资金万元。每个一般户平均扶持万元。其中顺场村13户投入资金万元、梨箐村14户投入资金21万元、戛坭村30户投入资金45万元。
1、每户投放基础母羊20只,每只基础母羊补助500元,57户需购基础母羊1140只,需资金57万元;
2、每户投放种公羊1只,每只种公羊补助1200元,57户需购种公羊57只,需资金万元,由县草地中心统一供应;
3、每户建圈舍30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资金60元,57户需补助资金万元。
4、每户种草20亩,每亩补助资金100元,57户需种植牧草1140亩,需资金万元,县草地中心配送。
六、方法及步骤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
1、成立顺场乡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实施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顺场乡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乡长对项目实施负总责,分管农业副乡长直接负责,各包村领导具体负责。
2、各项目村在乡项目实施小组的领导下和包村工作组(即项目行政组)的指导下相应组建村民委员会主任或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实施工作组,负责组织项目农户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组织,由村民召开会议推选组织协调能力强、有一定文化知识、道德品质好、思想上进、村民信赖的能人担任理事会长,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农户配合选购基础母羊和种公羊,及时在本村召开会议,作好项目实施前和实施中农户思想工作,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好实施农户、种草地块、建设物资供运等工作;配合县、乡技术人员作好羊群防疫、商品羊销售、种羊调换等工作,作好项目农户年收入分配决算,根据市场信息及时组织农户销售商品羊,调整商品羊生产方案,同时作好项目物资发放、督促和指导农户进行圈舍修建等。
七、运行机制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八篇
20XX年,本公司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着力抓好经营管理,在抓品牌创专利,提升效益的同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扶持茶农增产增收。本公司通过与当地农户建设合作关系,实施技术服务、收购保障、组织示范三大体系,带动了周边4760户农民种植茶叶,促进4750多户茶农增产增收。目前,我公司已和433户农建立合同关系(建立其它合作方式的有4317户)。一年来,我们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一、做大做强产品品牌,建立扶贫保障基础
我们认为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首先是要做大做强产品吕牌,建立强大的产业示范基地,才能真正确保产业扶贫的工作长久实施,增加农户信心,提高农户热情。20XX年,我公司通过三个方面来提升公司利润,扩大产业基地。
一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利润空间。目前,我公司的包装盒茶“御茗香”、“心眉红茶”、“红心铁观音”、“明前香芽”茶等七项申请专利已被国家知识xxx受理,产品在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是进一步扩大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加优质原材料。完善了在大北山高寒地带兴办茶叶示范基地3660亩,新建了大洋、良田等20XX多亩示范基地。在公司产品热销,茶叶基地创收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下,本地农户种茶、产茶的热情高涨,20XX年农村共增种茶叶8300亩,增产茶鲜叶2125吨。
二、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
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大北山区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有关工作,依托基地,积累的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经验,引导茶农走科学种茶致富道路。
一是科学选种,因地制宜。我们邀请省、市专家到公司和周边考察,对周边各个镇村的山地土质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地理环境、气候、水源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实际环境情况选择最适茶叶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给群众种植茶、管理茶叶,实现茶叶增产供提了科学保障。
二是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公司派出多名技术人员经常到镇到村去作技术指导。从茶叶的栽植、施肥到产品采收全过程,每个产区均有1名技术员作指导服务,农户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及时得到帮助解决。
三是依托基地给茶农举办技术培训班。全年共培训人员20XX人次。我公司通过实施技术服务,给合作茶农提供了茶叶的技术保障,确保茶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茶农增产多产优质茶叶的良好效果。
三、保障产品收购,建立合作营销模式。
我们共与5个镇8个村476户种茶农户建立合同购销关系。在茶叶原材料收购的价格的制定上,公司作出大幅度的让利,给农户提供了最大的保障系数。我们制订的收购保价,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根据农户的产品的交通、品质等情况,给予区别对待。
对于高山种植产品,因其交通不便,投入成本高,产品质量好,我们用高于市场价收购。近几年来,公司与农户约定的合同收购价不断上调。同时,年底公司还综合考虑农户的销售量和公司利润的情况,给高产大户一定的奖励,给个别农户提供了肥料补助。此外,针对其它没有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户,我们在同样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的同时,在茶叶原料高产季节,为防止农户自制茶叶不及时造成鲜叶老化和变质,我们同样按照市场行情给予收购。
四、提供种植资金,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为充分调动农户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农户信心。我公司针对一些种植面积较大和新加合作农户,提供了预支种植资金的帮扶服务。农户在与公司签订定价合同时,如果自己存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足的情况,可向公司申请预支一部份资金作为购买茶种和肥料的费用。通过预支资金的帮扶,调动了农户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一年来,通过我公司对茶叶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使京溪园镇粗坑等村、五经富大洋等村、南山镇归善等村共37户贫困户摆脱了困境,帮扶效益比较明显。参与合作的农户平增收276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公司建立的有机茶叶示范基地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幅射区域内的群从出现了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该项目实施成功,使大部分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发展茶叶种植的经济效益,思想基本上从“要我发展”转变到了“我要发展”的观念上来。
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项目实施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茶叶加工、对外销售生意人,催生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是种植技术的转变。通过接受培训和实际操作,增长了科学种植的知识。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当地农村多年来单一传统种养模式,特色经济作用的种植得到了发展。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九篇
产业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产业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设计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精神,切实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缓慢村发展步伐,现就20xx年产业扶贫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xxx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以县域内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村为帮扶对象,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扶持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逐步缩短贫富差距,为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总体目标是:通过产业扶贫,突出体现特色优势产业在经济发展缓慢村的支柱地位,把地方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缓慢村发展的产业支撑问题,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帮扶范围和工作重点
唐昌镇留驾村、花园镇麻柳村、安德镇红专村等13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农民致富愿望特别强烈、已建成或在今年内将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纳入20xx年产业扶贫范围。重点围绕特色蔬菜、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做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搞好发展,全力打造一村一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扶持:
(一)结合各村实际,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的区域规模、经营形式,扶持一批与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关系紧密的专合组织,带动农户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规模发展。
(二)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支持标准化生产,鼓励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三)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培养思想先进、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力度,支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四)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延伸产业链条,开展农产品初、精、深加工;鼓励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打造地方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
(一)全面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
产业帮扶项目一经确定不得再作调整,产业扶贫资金一律用于经济发展缓慢村发展产业,不得挪作它用。各镇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指导产业帮扶项目所在村做好项目实施方案,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和项目实施方案管好用好扶贫资金,要指导督促相关村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及时将有关资料(包括有关文件资料,原始资料、票据、影像、图片资料)整理归档,为项目竣工验收、报帐提供依据。年底,要形成1篇项目运行报告报县扶贫办。县农发局联系项目所在镇的分管领导要整合力量支持和指导镇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县扶贫办要加大产业帮扶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查力度;同时将不定期地会同财政、纪检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年底,要形成1篇全县产业扶贫项目的运行分析评估报告。
(二)经费保障
产业扶贫实行报账制。由县扶贫办落实资金并根据项目进度划拨到镇财政所,相关村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在项目实施到一个阶段或完毕后,持相关票据到镇上报账,经镇上审查核实后,镇上可先期垫支。各镇要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适时向县农发局申请扶贫资金,申请资金时要附上相关票据的复印件,同时要合理安排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落实到项目、落实到村。
产业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设计2 根据市、县两级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结合我村20xx—20xx年扶贫工作开发规划,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夯实农民增收脱贫的根基,特制定新华村20xx-XX年农村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新华村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旁,距成都35公里,崇州市3公里,双向6车道怀华公路横贯境内,主干交通便利。现新华村共20个村民小组,1024户,总人口3093人,其中妇女1267人,劳动力187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64人,常年外出打工383人。全村低收入486户,1323人,低保户34户。党员91名,党小组17个。全村人均收入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全面发展”为指导;以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搞好农村产业扶贫为主线,坚持防止返贫与巩固提高相结合,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提高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力争综合实力增强,加快全村脱贫致富步伐。
三、20xx-20xx年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全村20xx年-20xx年计划总投资220万元,其中申请成都市扶贫资金50万元,申请县级扶贫资金70万元,对口帮扶单位40万元,村级公共服务资金60万元。
新华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上作了一些尝试,其中,富硒大米种植、蔬菜基地、西瓜种植等有一定基础,在这次扶贫开发中拟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扶持。
(一)富硒大米基地建设
可行性分析:水稻种植是新华村传统,种植技术较为简单农民易于掌握;新华村已与崇州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合作多年,由国家粮食储备库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去年全村种植1800余亩,每亩比种植一般水稻平均增收300元;经济效益明显,有技术和市场保障。
建设规模:3000亩
建设内容:以改善基地内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对19组、12组、20组、3组、4组、5组、6组、15组、16组老陈堰到三公堰的沟渠约1800米、深1米、宽80厘米进行整修,涉及300农户,约需资金32万元;机耕路2800米、宽2米,约需资金6万元;农户按20%投工投劳;补助350户种植户种子、农药、化肥,约需资金万元。
运行模式: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为主,散户种植为辅。新华村外出打工农民较多,土地闲置和种“应付田”的现象普遍;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够实现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生产技术标准统一;截止目前新华村已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8个,基础条件成熟。合作社涉及到312户、952人、耕地面积xx00亩、转移劳动力243人、村民外出务工增收360余万。
资金需求:基础设施建设38万元,物资补助万元。
(二)蔬菜基地建设
可行性分析:该基地原为当地能人何卫东、林兵、林其凤有情等发起,引进蜀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作为技术和市场支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隆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规模200余亩,主要种植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主要以订单式生产为主,基地常年务工人员50-60人;经往年测算,每亩平均增收在15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建设规模:500亩
建设内容:以基地内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大棚)为主,修复农田机耕道约3 km,需资金约10万元;修建U形槽沟渠约200m,需资金15万。
运行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和新隆蔬菜合作社为运行机制。土地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蔬菜合作社负责基地种植、销售经营管理。
资金需求:25万元
(三)农资服务超市建设
可行性分析:该项目是崇州市农发局扶持项目,具有一定公益性质,主要提供农资服务和农技服务,可降低新华村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资产品质量,具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规模:300平方米
建设内容:经营场所(房屋)建设和经营设施建设
运行模式: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经营。主要在农发局的指导下,购买正规厂家的农资产品,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农民,收益部分归村集体统一管理,并作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资金。
资金需求:经营场所和设施建设需10万元,经营流动资金20万元。
(四)泡菜粗加工基地
可行性分析:泡菜加工原料如青菜等种植技术简单易于掌握,生产季节主要为小春;新华村已成立8个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与成都市古味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技术和市场保障(订单式生产),按每亩净收益600元计算,种植户就增收60万元;新华村现有闲置厂房一座,可盘活资产;基地建成后可解决20人常年务工,按每人年收入18000元,解决村民就地增收36万元。
建设规模:生产基地10
00亩,加工基地年加工5500吨建设内容:旧厂房整修、建25个泡菜池和相关设备购置,需资金约60余万元。
运行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形式运行,由合作社负责原料蔬菜的种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泡菜的生产加工销售,收益部分归村集体统一管理,并作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资金。
资金需求:改造资金约需20万元,设施设备购买约需20万元,基地流动运转资约需40万元,共需投资约80万元。
双流县的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我村资服务超市建设和流动资金运转项目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农村产业项目的成功发展是关我村村民能否致富增收,也是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大事,是党的温暖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按照乡政府负总责,村“两委”具体抓落实的要求,严格落实产业项目发展规划,把责任落实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做好服务,强化管理
根据农村产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乡、村两级积极组织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产业项目的管理。
(三)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用好扶贫资金。扶贫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报帐管理。
全村通过发展特色支柱农业产业、建农产品粗加工基地、成立“农资服务超市”等农村扶贫产业项目逐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使全村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减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步伐。
产业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设计3
一、项目区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区情况
项目共涉及幸福村、联盟村、金新村、桃元村四个村,重点发展区在幸福村,幸福村位于金沙县城关镇东部,距县城3公里,地理位置东经°,北纬°,东面是新坝乡关平村,西面是黎明村,南面是金谷、金坪村,北面是玉屏金堡村,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西地势较高,地貌以山间盆地为主,海拔900-1000米之间。小洋溪水库位于金丰村中央,村民生活饮水以山间挖井蓄泉水为主。全村有耕地342亩,林地6500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二)项目区建设概况
项目所涉及的四个村共有贫困户313户847人,其中:低保户245户530人,占贫困人口62%;五保及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需民政救济67户,199人。项目村总劳动力455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力845人,小学文化程度劳力2185人,初中文化程度劳力1437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力108人。目前输出的劳力只有715人。除有部分打散工外,大部分劳动力都闲置在家,劳动力较丰富。
项目村重点发展区幸福村金丰组农业总产值374万元,其中:农业238万元,牧业136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农民纯收入1200元以下196人,占全村人口的%。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2亩;粮食播种面积343亩;粮食总产量吨,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猪存栏数672头;猪出栏数583头;家禽存栏数1980只,家禽出栏数1200只。
幸福村金丰组村级公路3公路,桥3座;东南面还没有通公路。饮水困难户135户375人,饮水困难牲畜310头(只),无自来水,农户自己在山间挖井取泉水饮用。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
项目实施1年后,受益农户户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任务
以贫困户增收为目的,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通村公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产业发展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围绕以肉鹅养殖为主的产业化发展,创建种鹅养殖基地,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通村公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为扶贫开发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劳务经济等产业,带动就业,解决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社会事业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修建村级综合服务站、群众综合活动室等,做到医保、低保、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对象全面覆盖。
四、项目建设标准及建设方式
(一)产业发展项目
走“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的路子。以养鹅为主导,养牛、禽、劳务经济为辅助,带动果蔬产业发展,使之形成畜(鹅、牛、禽)——沼(沼气)——果蔬——畜良性循环发展,即鹅牛禽粪便用于发展沼气,沼气废料做为肥料发展经果林、粮食、蔬菜,粮食秸杆又作为牛的饲料来源。
(二)基础设施项目
使自然村通公路,扩大黔西北民居改造范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范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修建饲养肉鹅所需的圈舍及其配套设备。
(三)社会事业项目
做好送科技下乡、农民技能培训、村级远程教育、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
五、资金筹措及投资概算
(一)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规模: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地县财政资金万元,农户自筹资金 万元。
(二)投资概算
1、补助标准:
(1)修圈:现标准为25元/㎡(包括新建圈舍、废弃圈舍改建、搭建简易圈舍)。
(2)种1亩草养50只鹅,1个平方按5只鹅喂养。
按技术部门测算,1年可出栏3槽,每只鹅出栏时在7~8斤左右,每只鹅纯收入在20元左右。
2、产业发展
购置鹅苗:43500只×26元/只=xx31000元
精饲料:43500只×公斤/只=195750公斤
购买精饲料:195750公斤×元/公斤=469800元
3、基础设施
修建圈舍:8700平方米×120元/平方米=1044000元
4、种植饲草
种植饲草:870亩×360元/亩=313200元
六、建设任务
(一)产业发展
完成43500只肉鹅的饲养及其相应的防疫、出售等工作。
(二)农村社会事业
依托村级远程教育中心播放户、科技示范园,强化农村适用技术宣教工作。
七、项目进度安排
1、种植饲草870亩:20xx年3月——20xx年4月
2、圈舍8700平方米修建:20xx年4月——20xx年5月
3、购置鹅苗43500只及发放时间:20xx年5——20xx年7月
4、整合项目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八、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为项目村的受益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饲养鹅万只,每只鹅重4—5公斤,每公斤按15元计算,一年三次出栏计算,预计新增产值880万元,受益农民纯收入约87万元左右,户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
(二)社会效益
规划项目的实施,从农民群众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等原因,使他们靠扶贫项目,发挥他们的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达到脱贫致富目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三)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项目村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项目管理
(一)资金管理
1、县成立“试点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遵循“大扶贫”理念,按照“来源不乱、渠道不变、分头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成立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投融资力度,用以支持农户贷款贴息、农业产业保险、建设农村专业市场、培育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引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安排投资超前实施计划内项目,争取发展时间。
3、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条件,引进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能力培训和资金支持,发展
二、三产业,拓宽贫困户脱贫门路。
(二)物资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二是建立专户专人管理,防止挪作它用;三是严格保障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避免领导干扰
(三)建设管理
1、纪委xxx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2、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
3、建立群众监督制度。①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所有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②是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过程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③是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
(四)档案管理
项目规划办公室对项目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办公室设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管理工作。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照片、光盘等各种载体形式。
十、主要措施
(一)组织措施
1、成立城关镇党委、政府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并明确分管领导负责抓此项工作。
2、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共青团、民兵组织的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管理体系。
(二)宣传措施
采用多种类型的访谈方式对各种类型农户贫困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及意愿进行了解。同时对农户调查情况进行核实,基本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意愿等情况。
(三)项目发展管理责任状
由城关镇人民政府与项目村签订项目发展管理责任状。
(四)建立服务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跟踪,有计划开展一些适用技术专业课培训,对缺乏技能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使规划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五)运行机制(大户、联户、合作组织、中介机构、企业、市场目标等)
组织科技示范户、规模种养和各类致富能手,分期分批地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幸福村生态养殖示范园形成“基地+养殖大户+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范文 第十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对象同步实现小康。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镇1593人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4万元以上;通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项目,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三、主要措施
1、根据对口帮扶任务分配表及帮扶队员名单,计划安排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及时与村委会联系、沟通,做好新一年扶贫调研工作,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3、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协助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4、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仁岗村辣椒种植基地,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借助美丽镇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仁岗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5、开展教育扶贫,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6、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加强对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两项政策的衔接,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
7、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所有无劳动能力及收入的贫困群众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方式予以扶持。
8、加强扶贫项目建设,明确党政主抓主管,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责任落实
1、落实扶贫的主体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扶贫工作队长对本村扶贫工作负主体责任。
2、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整合扶贫、农业、水利、土地、交通、财政、文化、发改委、以工代赈等多部门资金,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或捐资,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3、强化包村单位及包户干部责任,提高脱贫成效。根据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方案,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帐、年中对账,年底查帐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4、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好帮扶措施。
5、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阳光操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强化扶贫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6、加强领导,确保全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发挥好镇扶贫工作站作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了解各村扶贫互助基金的管理运作,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做好扶贫工作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