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如何写(推荐3篇)
本科生毕业论文如何写 篇一
在撰写本科生毕业论文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完整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技巧,以帮助本科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
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与你的专业领域相关,并且具有足够的研究价值。确保你对这个题目有一定的兴趣,并且能够在学术上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二步:构建合理的论文结构
一个良好的论文结构可以帮助你整理思路,并向读者清晰地传递你的研究内容。通常,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部分。确保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目标和逻辑顺序。
第三步: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
在撰写论文之前,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你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动态,找到合适的理论框架,并确定你的研究问题和方法。同时,文献综述也可以为你的研究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
第四步:合理选择和运用研究方法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你的研究目的和问题,并确保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同时,还需要合理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和软件,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分析的准确性。
第五步:撰写清晰、流畅的论文内容
在撰写论文内容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的连贯性。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你的研究内容。同时,通过适当的段落划分和过渡句的运用,使论文的整体结构紧凑且流畅。
第六步:精心编辑和修改论文
在完成论文初稿后,需要进行仔细的编辑和修改。检查论文的拼写、语法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并确保论文的格式和引用风格符合学术要求。此外,还可以请教导师和同学们的意见,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选择合适的题目,构建合理的论文结构,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合理选择和运用研究方法,撰写清晰、流畅的论文内容,以及精心编辑和修改论文,都是确保论文质量的关键。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相信每一位本科生都能够顺利完成一篇出色的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如何写 篇二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也是展示个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机会。为了撰写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本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合适的研究领域和题目:选择一个感兴趣且有研究价值的领域,并明确一个具体的研究题目。在确定题目时,可以咨询导师和同学的意见,以获得更好的建议。
2. 深入文献综述:在撰写论文之前,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并找到自己的研究空白和切入点。文献综述还可以为论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3. 合理选取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在选择方法时,要考虑到研究资源的可行性和可获取性。
4. 数据收集和分析: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运用合适的统计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在数据分析中,要注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5. 清晰的论文结构和逻辑:论文结构应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和逻辑顺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研究的整体思路和结论。
6. 严谨的论文写作和编辑:在撰写论文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性。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语,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要仔细检查论文的格式和引用风格,确保符合学术要求。
总而言之,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全面考虑研究领域和题目的选择,深入进行文献综述,合理选取研究方法,进行严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构建清晰的论文结构和逻辑,以及准确、清晰地撰写和编辑论文。通过努力和实践,本科生们一定能够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毕业论文,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科生毕业论文如何写 篇三
本科生毕业论文如何写
本科即大学本科,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屋建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时分配不合理、理论课和实习相脱节以及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积极性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宿州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职业素质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而非培养传统的学术型人才.我院在2012年新开设土木工程专业,而房屋建筑学不仅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的一门呈上启下课程[1],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本课程来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建筑设计和构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2].对房屋建筑学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给土木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实战平台,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更好的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而非培养传统的学术型人才.
1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问题,并结合我校12级,13级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总结:
1.1课时少且分配不均匀
房屋建筑学理论知识繁多,总学时只有48个课时,课时少,而且分配不均匀,讲授课程只有12个课时,课程设计所占学时达到36个课时,虽然说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本科层次上的实践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强调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扎实基础知识的铺垫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土木工程专业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别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所以不必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过高,只需要学生能进行一般的民用房屋建筑设计,以及选用合理的建筑构造的基础上能绘出相应的建筑施工图即可.
1.2认知实习和课程教学脱节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认知实习和房屋建筑学是分开单独开设的,认知实习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而房屋建筑学是在大二下学期开设.认知实习主要是去施工工地现场去了解建筑建造的过程,而大一开设的课程中并没有土木专业的专业课,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后盾,即使在认知实习的现场有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学生仍然会感到很困惑,认知实习因此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开设在大二下学期的房屋建筑学有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甚至学过就忘.认知实习和理论课程的脱节会带来诸多弊端.
1.3课程设计积极性低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我校土木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性强的设计课程.课程设计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原理、建筑的细部构造设计以及设计的基本步骤,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观察、创意和整合的能力,最终让学生逐渐适应用制图这一“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3].房屋建筑学的教材对于建筑设计的原理介绍的内容比较多,而对相关具体设计规范介绍的比较少;同时学生首次接触新的绘图方式,以及自身读图和制图能力不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会有一个隔离和潜抑的心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兴趣不浓厚,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建筑的细部构造的做法,更不愿意去查阅图集和相关规范等,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学生绘制出来的图基本和上课讲的案例很相似,没有自己的设计思想.
2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房屋建筑学的教学研究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2.1优化教学内容
房屋建筑学主要介绍了两大部分内容分别是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这两大部分,所包含的知识点繁多,学时相对来说比较少,课堂上可以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把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对现在建筑中较少使用的构件,比如:木楼梯、实腹式钢门窗等构件不做进一步深入的介绍.虽然课时紧也应该要与时俱进,把一些新技术新方法要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关于建筑设计原理的内容比较空泛,在课堂授课的时候更应该多增加世界上各流派、各个时期的一些著名建筑案例的分析与介绍,比如在讲到空间结构时介绍了日本丹下健三在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代代木体育馆;在讲到建筑应该与原有建筑产生对话与延续时,介绍了贝聿铭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在讲到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介绍了赖特的流水别墅.让学生能从实际的案例中构建建筑背景和艺术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建筑构造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有建筑构配件及节点的做法,除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之外,还要让学生多利用网络资源,比如网易建筑、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网、ABBS建筑论坛、筑龙网等,以及相关的国家技术规范如:国家标准图集、建筑制图标准等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即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得以解决.房屋建筑学的教材有很多,不同的教材在对某些内容介绍的时候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课堂上会按照学生征订的教材做重点介绍,有的知识点教材上给出的不全面,可以上课时告知学生,让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的资源去了解,并令其将了解的内容整合起来当作一次课堂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其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比如说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形式,征订的教材上概括为串联、并联和混合式,但是其它课本又会将其分为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和混合式[4].课堂上重点介绍前者,后者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让他们去总结这几类的布局方式,有何利弊等知识.
2.2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程设计最终的结果是要求学生绘图的深度能够达到施工图的深度,而且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如: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等.最终使学生在短期的课程设计中掌握建筑设计的思路、步骤及其他注意事项,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让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这一目标.课程设计分为构造设计和方案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应将课程设计和理论课程穿插布置,其中的构造设计在相应构造讲解完之后就可以布置任务书,比如墙体的细部构造就在讲完这部分内容之前就开始布置课程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把构造设计安排在相应的理论课程之后还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具体的构造做法和原理.方案设计应该是在全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布置,因为方案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学生综合多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完成[5].此外,把方案设计放到最后不仅可以让学生综合利用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查阅建筑相关技术规范、图集的能力.构造设计不分组,每个同学都要求独自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后期方案设计可以将两三个学生分成一组去完成,这样可以让一个完整的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来,在这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各显所长,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土木专业可以和宿州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甚至可以通过洽谈将这些单位变成土木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参照设计院的设计任务,通过实际的设计任务书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3认知实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房屋建筑学和土木工程认知实习相结合,也就是说房屋建筑学不仅要有课程设计,还要有专门的土木工程的认知实习,这样就可以把我校已有的土木认知实习作为房屋建筑学的一部分内容.在学习房屋建筑学理论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和实习实训基地协调好,把课堂搬到工地上,组织学生去施工现场上课,因为现场教学会有很强的直观性,在施工现场可以对照着建筑实体给学生介绍建筑物中各个构配件的形状、尺寸和做法,比如后浇带的位置,基础的类型,主次梁的位置和尺寸等.只有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建筑的基本构造、空间组成及建筑设计等内容,在施工现场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上一些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的内容,比如建筑构图遵循的均衡与稳定,变化与统一等规律,在认知实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习地一些成功的建筑案例来向学生详细的介绍这些构图规律是如何运用的.只有让认知实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让二者相互促进.
2.4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板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评判案例的优缺点,例如建筑物门窗的位置对建筑平面设计的影响,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多个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让学生意识到门窗的布置会影响到建筑平面布局,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以全程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向互动教学,在学习新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先自己实地调查,然后再讲解理论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透彻.比如在讲到楼梯设计的时候,课前让学去实地丈量身边的宿舍楼和教学楼中的楼梯段的宽度、楼梯板的厚度,楼梯中踏步的高宽以及平台的宽度等尺寸.这些准备工作学生既不需要用复杂的仪器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观察能力,同时又能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3结语
房屋建筑学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涉及到艺术、环境规划、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等多个方面,是适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6].学生只有把基础学科学扎实了,才能更好的去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因此对房屋建筑学的教学研究十分有必要.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本科教学评估机制的激励下,寻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且通过科学可行的方法去弥补不足之处,是专职教师的主要职责.在完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真正做到科研与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出来的学生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最终适应当今社会的各种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涛.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01):50-52.
[2]杜高潮,何梅,郭华.《房屋建筑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04):118-120.
[3]董素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152-153.
[4]同济大学,等.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7-29.
[5]国静.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3-115.
[6]唐敢,赵新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