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模式的教育论文
体验式教育模式的教育论文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迫使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挖掘个人潜能,增强自信心。文章对搏卡拉拓展训练在株洲中职进行体验式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验式;搏卡拉
一、选题依据
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成功经验主要是体验式教学,我国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快速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使职业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了大胆的教育改革,利用体验式教育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
二、调查
1.对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2002、2003、2004年,每年1000名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
2.2002~2004年的毕业生在校学习全部是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每天7节课,早、晚还要进行辅导学生。教师讲,学生学,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灌入式教学。(1)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就不得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不需要掌握教学大纲以外的知识,最后应付考试,所谓毕业走向社会。(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统一教给学生书本上知识,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创造性发挥。(3)在教育方面学生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学校的严格的校纪校规。
3.对学生所犯的错都是严厉批评,训斥或者处罚,严重损伤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导致每年高一学生流失率在15%以上。
4.通过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有些学生都不能正常毕业。
三、2004~2007年株洲中职全面采用体验式教育教学尝试
1.体验式拓展训练早期形式源于二战时期的海上生存训练。在二战结束后,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训练应保持在和平年代,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由训练对象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人员等各行各业,各类群体;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拓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团队训练、心理训练、思维能力训练等二十几个重要方面的训练。
2.2004至2007年对株洲市中等职业的所有学生都采用体验式教育教学改革。
3.教学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
(2)对所有的教材进行改革,制定校本教材,原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修改;
(3)教师在备课时,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考虑激发学生开动思维机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教育方面的体验式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成长之中。
1)利用个人挑战项目:跃断桥、攀岩、空中单杠等,挑战学生的极限,挖掘学生潜能,增强自信心。
2)采用团队项目:有轨电车、逃生墙,勇攀天梯等, 溶炼团队意识,发挥团队作用,学会怎样与群体合作。
3)通过情景项目,绳索任务,难舍难分,孤岛求救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思维。
4)通过情感项目,责任感传递,感恩的心等,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体验,分享,交流,整合,最后将自己的感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人处事,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人生中去。
4.实验结果与分析
(1)2002至2004年传统教育培养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为78%,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50%的学生因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辞职。
(2)所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因为缺乏激情、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会主动与群体合作等各种原因,不被用人单位看好。
(3) 2004至2007年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学生就业率为98%以上,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下转第76页)
(上接第67页)
(4) 体验式教育使很多学生很快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一两年的社会锻炼后,自己创办了自己的事业,大大提高了创业能力。发展势头很好。
四、结语
上述试验证明,采用体验式教育教学模式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创造力,有团队意识,有责任心,提高了管理能力。学会了怎样与群体合作、学会了感恩;基本能力与基本素质得到提高,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享受教育、享受学习、享受快乐、享受人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也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98%以上,学生也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欢迎。体验式教育挖掘了学生个人潜能,启发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舒适地带,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创业激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
[2]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赵详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