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小论文【通用6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数轴上的整数运算
引言:
在我们生活中,数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数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进行简单的整数运算。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数轴上的整数运算,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使用数轴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正文:
1. 数轴的基本概念
数轴是一个直线上的标尺,用于表示所有实数。我们通常以0作为起点,向右递增,向左递减。数轴上的点与整数一一对应,所以我们可以用数轴来表示整数。
2. 数轴上的加法
对于数轴上的加法运算,我们可以通过向右移动来表示正数的加法,向左移动来表示负数的加法。例如,若要计算5 + 3,我们可以从0出发,向右移动5个单位,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最终到达8这个点。
3. 数轴上的减法
对于数轴上的减法运算,我们可以通过向左移动来表示减法。例如,若要计算7 - 4,我们可以从7出发,向左移动4个单位,最终到达3这个点。
实例:
假设小明在数轴上的位置是-2,他向右移动3个单位,我们可以通过数轴上的加法运算来计算他的新位置。从-2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最终到达1这个点。因此,小明的新位置是1。
结论:
数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数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进行简单的整数运算。通过数轴上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整数的运算规则。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图形的分类与性质
引言:
在数学中,图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比较和分类不同的形状。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图形,介绍它们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图形的分类。
正文:
1. 基本图形的分类
基本图形是构成其他复杂图形的基础。常见的基本图形包括:点、线、线段和角。点是没有长度和宽度的,它只有位置;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路径,没有宽度;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线,它有长度;角是由两条线段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
2. 二维图形的分类
二维图形是由线段和角构成的。常见的二维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且四条边长度相等;长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但不一定所有边长度相等;圆由一个中心和一条半径组成。
实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图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通过观察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别分类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
结论:
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不同的分类,并且了解每个图形的基本性质。图形的分类与性质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图形。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三
小学数学论文具有类型多样、形式活泼等特点,有的侧重于经验的总结,实验结果的阐述,包括实验过程、手段、方法和结果的记录;有的侧重于理论性的研究,包括对研究课题的提出,对研究成果的分析、推导、论证和应用等。但不论哪类论文,主要由标题、摘要、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标题就是论文的总题目,是文章基本内容的缩影,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全篇之警策。”所以拟定标题应该力求简短、明确、质朴、醒目,既要防止太冗长,又要避免太概括,使人不明了;既要防止文不对题或过于陈旧,又要避免追求新颖、空泛而没有实际的内容。
摘要一般包括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成果或价值等,便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的概貌。所以摘要应简明扼要,引人入胜,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且能独立使用。
前言也称引言或绪言,一般包括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或起点,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手段,研究的意义或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对研究的意义或价值应力求实事求是,既不可拔高,也不可贬低或过分谦虚。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作为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所占篇幅较大,有时还必须辅以必要的小标题,应力求概念清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分,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创新性,同时条理要清楚,文字应通俗简明。
结论是对正文中所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出基本点,这是课题解决的答案。结论作为理论分析和实验的逻辑发展,是论述的概括集中和升华,由局部到一般,由具体事实、经验,上升到理论概括,是整篇论文的归宿,所以应力求完整、准确、鲜明,还应如实指出本理论的使用范围和成果的意义,以及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是反映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研究工作的依据,其中包括撰写该论文所参考的书籍(作者姓名、书名、版次、页数、出版者、出版年份)或期刊(作者姓名、标题、刊物名称、卷或期、页数、年份)。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四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道三级训练上的重点难题: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广场中间留了宽4米的人行道,把广场平均分成4块,求每块的面积是多少?
看到题目后,有的人开动脑筋,寻找方法;有的人望着天花板干瞪眼;我绞尽脑汁使劲地想,终于思考出一种方法,于是赶紧举起小手,老师便叫我起来回答,我大声地说:“100-4=96米;96÷2=48米;80-4=76米;76÷2=38米;38×48=1824平方米”。
“你能说说你的思考方法吗?”沈老师问。“先把长减去4,算出两块的长,再除以2就得出一块小广场的长;宽也用同样的方法,最后长和宽相乘便得出一块的面积了。”
沈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夏雨航站起来回答,他连说了好几个算式,可我们却不懂。
老师又让大家想其他方法,大家看起来信心十足,但又害怕不对又都低下了头。
于是沈老师就带着我们一起理解了各个算式,这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想,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五
这学期我学习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就是把单位1评均分成若干份,并且知道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运用,下面的便是我生活中的分数。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麦当劳。妈妈点了份全家桶,因为是星期六的原因人特别多,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大桌子。刚坐下没多久,妈妈便问我,”这有12个鸡腿,我们一共3个人,每个人应该评均吃几个?”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我学过了除法,那不就是平均分么,于是,我用12除以3,很快得出每个人应该吃4个,妈妈又问我,"那我们每个人吃了几分之几啊"?这时候,妈妈话音刚落下,我便回答了,"三分之一啊"。妈妈笑着拍怕我的头说,“恩,儿子真棒”。
这时候爸爸来了一句,说:“如果还有一个人和我们一起吃,那我们每个人能吃到几分之几啊?”我脱口而出,”1除以4等于四分之一呗“。爸爸笑着说:“儿子反应真快,真棒。”
我开心的笑了笑说:“这没什么,我还会好多,老师教了我们好多呢。“爸爸开心的拍了拍我的头。
从那次开始,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觉得数学好有意思,以后一定更要好好学数学。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六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
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