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h指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经典3篇)

国内h指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篇一

在国内学术界,h指数作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对国内h指数研究的发展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首先,我们收集了国内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与h指数相关的论文,并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国内h指数研究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特别是在近十年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反映了国内学者对h指数的重视程度。

其次,我们对这些研究论文的关键词进行了词频分析。结果显示,国内h指数研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h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基础;(2)h指数在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方面的应用;(3)h指数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这些研究热点反映了学者们对h指数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此外,我们还对这些研究论文的作者进行了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国内h指数研究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合作网络,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频繁而紧密。这表明国内学者在h指数研究中注重团队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h指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h指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和改进等方面。此外,国内学者也注重团队合作,在该领域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国内h指数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国内h指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篇二

随着学术界对h指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内的h指数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入化的趋势。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讨国内h指数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变化趋势。

首先,我们通过收集国内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与h指数相关的论文,对这些论文进行了时间分布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内h指数研究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幅增加,反映了学者们对h指数的不断关注和研究。

其次,我们对这些研究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国内h指数研究的引用频次逐年增加,说明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重视,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研究中。这反过来也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此外,我们还对这些研究论文的研究机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国内h指数研究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其中以一些知名高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主。这表明国内学者在h指数研究中注重学术机构的支持和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内h指数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入化的趋势。学者们对h指数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增加,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该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者们也注重团队合作,共同推动国内h指数研究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为国内h指数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国内h指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篇三

国内h指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H指数(Hindex)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可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国内h指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欢迎阅读。

  关键词:h指数;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CNKI

  摘 要:文章以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年载量、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对h指数研究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了解h指数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1 引言

  2005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系J.E.Hirsh教授提出了h指数[1],h指数是用来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成就。该指数将论文数量和质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h指数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Nature[2]和Science[3]相继进行了报道。关于h指数的研究风起云涌,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h指数研究进展,笔者选择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从文献年载量、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

  2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以CNKI中国知网为统计源,选取“主题”为检索字段,采用“h指数”“h-指数”“h型指数”“Hirsch指数”进行逻辑“或者”组合进行高级检索,检索2005年至今的所有数据,检索时间为2013年11月21日,得出相关记录792篇,对检索命中的论文逐一进行核实,剔除重复、约稿、不相关的论文,最后查漏补缺,最终选出547篇,选用NoteExpress和Excel作为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数据分析

  3.1 文献年载量分析

  对某一领域的文献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时间上了解该领域的现有状况和发展趋势。通过检索、整理共得出h指数领域的文献547篇,统计数据见图1。

  从图1可知,2005年国内首次出现关于h指数的报道,是来自“云中客”发表在《物理》上的h-指数[4],2006―2009年h指数文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

  图1 h指数论文年度数量分布表

  势,说明h指数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和持续的关注,尤其是2009年文献量比前几年的总和还要多,增长突飞猛进,研究热度达到了高峰,h指数经过了4年的成长期,2010年以后开始退热,2010―2013年进入了它的成熟期,这符合文献增长的规律,接下来4年的文献既横向拓展,发掘交叉学科,又纵向深入,细化理论和应用。

  3.2 作者分析

  通过对某一学科领域论文的作者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该学科领域的核心作者,通过关注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可以了解其对整个学科发展所起的引领作用。统计表明:547篇文献共涉及778位作者,其中发表一篇文献的有598位作者,占总数的76.8%,高于洛特卡定律经验值60%,原因应该是h指数的研究历程不长,从2005年才开始研究。根据普赖斯定律[5],核心作者发文数m需满足m=0.749*nmax(nmax表示发文最多作者的论文数,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表1中叶鹰发文最多为11篇,因此nmax等于11,m=0.749*11≈2.5取整数为3,应将发表3篇文章以上的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但是一篇文献一般有两到三个作者,且同一篇文献会被归到每一个作者名下一次,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将发表6篇以上的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3位核心作者中有9位来自高等院校,原因在于高校集中了大量的学术资源,说明了高等院校在h指数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尤其是浙江大学的叶鹰教授,是在h指数方面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他还在2008年申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指数和类h-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编号:70773101),金碧辉、邱均平、许新军等也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尤其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金碧辉[6],撰写的“科学家为自己设计了一项评价指标:h指数”,是国内最早的关于h指数的研究成果。

  3.3 期刊分析

  根据文献的集中分散规律,某一研究领域大部分文献相对集中在少数期刊上,而剩余的文献则依次分散在其他大量的相关期刊上。因此,分析论文的来源期刊是了解本领域文献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掌握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最有效方法,同时也有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了解掌握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7]。据统计,547篇文献有498篇期刊论文,40篇学位论文和9篇会议论文集,分布在150种期刊和9份会议论文集上。其中仅载1篇的期刊有94种,占期刊总数的62.7%,刊载2篇论文的期刊有20种,载文量在3篇的期刊有10种,载文量在4篇和5篇的期刊分别是4种和7种,载文量在6篇及以上的期刊见表2。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占总论文量的1/3。h指数研究领域的论文总量为574篇,其核心区所载的论文数应为547/3=182篇。由表2可以得出:①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为载文量17篇及以上的期刊,即《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情报科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现代情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和《科技管理研究》。②刊载文献最多是《图书情报工作》和《情报杂志》,载文量都是38篇,这两个期刊都是图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其次就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载文量是25篇,排在了第3位,它不是情报类期刊但载文量很高,究其原因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开辟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4―2006年)》中期刊的h指数研究专栏,前3种刊是核心中的核心,在h指数研究中走在其他期刊的前列,把握热点,密切关注前沿课题。

  3.4 主题分析

  分析该研究领域的主题可以深入了解我国h指数的研究现状,了解当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547篇论文的题名、关键词、摘要以及部分全文进行阅读,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h指数的应用研究、h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的比较等方面(见表3)。 3.4.1 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文献占了13.2%,说明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h指数优缺点的分析和改进、提出了多种类型的h指数、分析h指数的影响因素等。在国内h指数理论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叶鹰,探讨了h指数和类h指数的形成机理[8]。聂超等针对h指数完全忽视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以及低被引论文的缺陷,对h指数进行了综合改进[9]。周春雷针对h指数隐藏着一个被精确注水的重大缺陷,提出了一些预防建议[10]。为了完善h指数,学者们提出了一些h指数的衍生指数,例如金壁辉等针对h指数缺乏灵敏度、缺乏区分度、缺乏波动性这些缺陷,提出了R指数和AR指数。R指数解决了h指数的灵敏度和区分度的问题;AR指数解决了h指数只升不降的问题[11]。张学梅为克服h指数评价普通科学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对h指数进行修正,设计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m指数[12]。叶鹰在h指数的启发下提出了f指数,该指数适于学科、国家、机构、期刊、学者多层面学术排序[13]。还有许新军提出了ha指数[14]和hd指数[15]、安静等提出的K指数[16]等。对于h指数的影响因素,王华华等用SPSS软件拟合SCI引文数据库及Scopus数据库中对同一个科学家的h指数,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差异的主要原因[17]。查颖探讨了自引对h指数的影响[18]。刘宇松讨论了非第一作者对h指数的`影响[19]。

  3.4.2 h指数的应用研究。由于h指数计算简便,容易被科研人员接受,因此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统计表明:有371篇文献主要探讨了h指数的应用,占总数的67.8%。①科研人员的h指数。h指数提出的初衷就是为了评价科研人员,邱均平、缪雯婷[20]和张学梅[21]都选取了图书情报学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分别计算出了他们各自的h指数。邱均平等人指出h指数与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有较高的相关性,h指数存在只升不降、区分度不高等缺陷。张雪梅用h指数与传统指标进行比较,描述了使用方法不同时出现的差别,她还总结了h指数的适用范围。王玉、许昌泰对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部分院士进行个人绩效评价[22]。马妍等把h指数与类h指数应用在人才遴选上[23]。②科研集体的h指数。万锦?、花平寰等将h指数用于高等院校的评价中,说明了高等院校h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中国部分重点大学的h指数,探讨了h指数与其他计量指标的相关性[24]。刘颖利用h指数和类h指数评价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25]。次仁拉珍、叶鹰等探析了世界百强企业的h指数,认为专利数量和质量因素的专利权人h指数可作为对企业进行评价的独立指标[26]。③期刊的h指数。在国内,万锦?首次将h指数应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上,他计算了《中华医学杂志》的h指数,指出了各种因素对h指数数值的影响[27]。赵基明用h指数对SCI收录中国学术期刊进行评价[28]。且赵基明用h指数评价《中国图书馆学报》,结果表明该刊h指数值高达30[29]。④其他应用。h指数和类h指数还应用在了专利、基金和图书馆借阅等领域,最近几年,张晓阳将h指数应用在了博客影响力评价上[30],周志峰用其来评价微博[31]。

  3.4.3 h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的比较。h指数作为一个新生的评价指标,与其他评价指标是什么关系呢?刘红将期刊h指数和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同一分类中,按照h指数的排序较影响因子排序有差异,尤其是对载文量少、影响因子偏高的综述性期刊的排序有修正作用,发现h-指数比影响因子更能科学地反映科技期刊的影响力[32]。陈红光、雷二庆实证分析得出:与影响因子相比,期刊h指数能够深刻揭示期刊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的、长期的影响力。h指数能够纠正载文量低、综述类文献等因素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虚增效应或误差,也能部分消除学科因素的影响。h指数对于大载文量和低影响因子期刊而言,是一个更客观、更适宜的评价指标[33]。张垒、唐恒研究了h指数、g指数、影响因子与载文数、被引频次、发表年月等因素的相关性大小,并对这些关联因素进行分析与比较[34]。

  3.4.4 h指数研究综述。综述性文献能够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丁楠、周英博、叶鹰从改进指数、实证分析、数学模型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h指数和h型指数的研究进展[35]。王勇、徐永红等从h指数的定义、h指数的拓展研究以及类h指数三个方面,概括了国内外h指数和类h指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h指数的优缺点、数学模型以及应用潜力,并列举了对h指数的改进指数,以期为h指数的研究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36]。

  4 结语

  通过对h指数文献进行多方面的计量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对h指数的研究开展得相当多,尤其是h指数的应用方面,涉及多个领域,同时,为了弥补h指数的缺陷,学者们相继提出了一些h指数的衍生指数,但也要注意到h指数并不是万能指标,与其他传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保证其客观、公正、合理。h指数的研究虽已相当丰富,但还有许多值得商讨的问题,可以预测今后h指数的研究仍是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 Hirsch 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pidual’s scientific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46):16569-16572.

  [2] Ball P. Index Aims for Fair Ranking of Scientists[J].Nature,2005(7053):900.

  [3] Anonymous.Data Point[J].Science,2005(5738): 1181.

  [4] 云中客.h-指数[J].物理,2005(11):50.

  [5] 靖继鹏,马费成,张向先.情报科学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6-77.

  [6] 金碧辉.科学家为自己设计了一项评价指标:h指数[J].科学观察,2006(1):8-9.

  [7] 袁顺波,董文鸳.新世纪图书情报界图像检索研究总况探析――LISA数据库收录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9):40-43.

  [8] 叶 鹰.h指数和类h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导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5):2-5.

  [9] 聂 超,高慧颖.基于h指数的科研评价综合改进[J].情报杂志,2010(1):93-96.

  [10] 周春雷.h指数的潜在缺陷――h指数精确注水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8):112-114.

  [11] 金碧辉,Ronald Rousseau.R指数、AR指数:h指数功能扩展的补充指标[J].科学观察,2007(3):1-8.

  [12] 张学梅.hm指数――对h指数的修正[J].图书情报工作,2007(10):116-118.

  [13] 叶 鹰.一种学术排序新指数――f指数探析[J].情报学报,2009(1):142-149.

  [14] 许新军.ha指数:对h指数的修正――“金牌优先”法则的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8-12.

  [15] 许新军.期刊评价的新指标――hd指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1):34-36.

  [16] 安 静等.类h指数:K指数的修正机理及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6):382-384.

  [17] 王华华,潘 卫.不同数据库H指数的差异分析及改进[J].图书情报工作,2008(11):36-39.

  [18] 查 颖.H指数与论文自引――以图书情报领域中国学者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36-38.

  [19] 刘宇松.非第一作者对H指数的影响[J].今日科苑,2010(20):130.

  [20] 邱均平,缪雯婷.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国学者为例[J].科学观察,2007(3):17-22.

  [21] 张学梅.用h指数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界作者进行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2007(8):48-50.

  [22] 王 玉,许昌泰.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H指数分析[J].现代情报,2010(10):23-25.

  [23] 马 妍等.H指数与类H指数应用于人才遴选的可行性探讨[J].情报科学,2013(6):60-66.

  [24] 万锦?,花平寰,赵呈刚.中国部分重点大学h指数的探讨[J].科学观察,2007(3):9-16.

  [25] 刘 颖.利用h指数及衍生h指数评价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术影响力[J].图书馆建设,2009(11):77-81.

  [26] 次仁拉珍,乐思诗,叶 鹰.世界百强企业h指数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6-79.

  [27] 万锦?等.h指数及其用于学术期刊评价[J].评价与管理,2006(3):1-7.

  [28] 赵基明.h指数及其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应用[J].评价与管理,2007(4):14-20.

  [29] 赵基明,舒明全.基于CSSCI的《中国图书馆学报》h指数及核心作者测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98-102.

  [30] 张晓阳,李晓亮.科学家博客h指数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2):66-69.

  [31] 周志峰,韩静娴.h指数应用于微博影响力分析的探索――以我国“211工程”大学图书馆微博为例[J].情报杂志,2013(4):63-67.

  [32] 刘 红.科技期刊的h-指数与影响因子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6).

  [33] 陈红光,雷二庆.中国SCI期刊的h指数与影响因子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3):402-404.

  [34] 张 垒,唐 恒.影响h指数、g指数、影响因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0):139-143.

  [35] 丁 楠,周英博,叶 鹰.h指数和h型指数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8(1):72-77.

  [36] 王 勇,徐永红,姚 萍.科研评价指标――h指数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1(S1):41-44.

相关文章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管理论文(经典3篇)

1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物流管理的技能型人才指的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物流产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总的来说技能型人才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要能够除了基础知识和理论的...
论文2012-07-05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管理论文(经典3篇)

毕业感谢词(优选3篇)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毕业感谢词。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
论文2017-02-01
毕业感谢词(优选3篇)

浅谈声乐教学论文(实用6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声乐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声乐教学论文...
论文2012-05-02
浅谈声乐教学论文(实用6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的生活化。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秉持“教学即生活”的现代教学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并以生活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在课堂中...
论文2019-06-04
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

乐观自信的秘书论文【优选3篇】

原文名:做高素质的秘书人才 ——论秘书乐观、自信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作者:陈志彩 【摘要】 中国加入WTO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的条件下,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人员面对这...
论文2013-02-05
乐观自信的秘书论文【优选3篇】

博弈论非合作均衡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论文(优质3篇)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逐渐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备受关注。建筑工程管理决定着建筑项目的成本、收益、质量以及工期等。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是促进建筑企业发展的前提,在传统模式影响下,建筑工程管理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
论文2015-05-09
博弈论非合作均衡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论文(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