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及其实践论文(通用3篇)
浅述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及其实践论文 篇一
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概念、建设目标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浅述。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对职业学校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科学、客观评价的一套综合性工作体系。其建设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流程。
首先,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内容应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两个方面。教学过程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方面;教学成果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标准应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制定,既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其次,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应该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是指评价指标要符合教学理论和教育规律,能够准确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全面性是指评价指标要涵盖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各个方面,能够全面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评价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最后,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流程。评价方法是指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学生作品评价、实地考察等;评价流程是指评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包括评价计划制定、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价结果反馈等。评价方法和流程应根据评价目标和指标进行设计,既要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又要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浅述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及其实践论文 篇三
浅述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及其实践论文
摘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要依托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个主体,从专业建设评价、课程开发评价、教学过程评价、资源管理评价和考试评价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河南省医药学校通过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和教学标准的建立,实现了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配置管理等教学环节的评价,并建议推行政府协调下的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情况公布制度、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布制度。
关键词:教学质量;职业学校;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还是依据高等学校或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独特的、科学的、公正的、可操作性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存在着重视课堂讲授评价,轻视实践动手操作技能评价;重视内部评价,缺少外部评价;重视结果评价,忽略过程评价;重视专家、同行评价,轻视学生和家长评价等问题。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进行改革。
一、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要素
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应是政府、社会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三个主体相协调,体现评价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过程要体现全面性与实效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评价方法的经济性。评价体系要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指导思想,要具有强有力的内部规范性,对外部环境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一)专业建设评价
专业建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教学内容就围绕着专业展开,如果专业建设不适合生产需求、不服务“市场”,就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所以,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是重要的一环。
(二)课程开发评价
课程开发是指根据专业、岗位技能操作要求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时数、考试考查、实验实训等,是学校确定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的总和。以任务为引领,岗位操作为主线,以够用理论为支撑点,以职业道德教育、养成教育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指导思想,越来越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
(三)教学过程评价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最终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的需要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要尊重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爱好,针对不同的需要组织各具特色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采取学分制等弹性学制和模块化教学等组合形式,实现个性化教育。
(四)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资源管理的评价
影响教学质量的软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各种教学管理文件系统等。影响教学质量的硬件包括实验实训设备、资金投入等。这些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学活动,对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五)考试方式评价
考试必须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应知和应会考试并重,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考试应为操作技能考试服务。
二、构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框架
以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三个主体和评价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五大因素为基础,提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如图1所示。
其中,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灵魂,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推动教学过程改革的源泉和动力;重视教师培训,是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成功的关键。
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
教学质量产生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配置管理四个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对产生教学质量的上述环节进行评价。河南省医药学校对教学质量评价进行了尝试。
(一)专业与课程开发评价
依据国家和岗位群对专业的具体要求,对教学思想、管理制度与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条件的配备作出评价。
教学标准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深入到生产一线,同企业家座谈,收集各种信息和资料,依据教学规律,制订教学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开发技能型实用教材;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特性发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更会应用知识,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
教师队伍建设。任课教师的数量与结构;教师的培养培训;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建设;教学研究制度与效果等。
教学条件建设。实验教学的条件或教辅设备;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课外活动基地建设等。
(二)教学过程评价
听课制度。一方面成立由主要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教研组长参加的听课小组,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另一方面建立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5次。
督导制度。由学校选调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学质量督导组,对每位教师进行随机抽查听课,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学检查制度。一方面,学校对各教学部门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对教师阶段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检查,实行三查两控制,即每学期初、中、末各检查一次,实行教师上下课《教学日志》的两次签到控制和学生填写的《教室日志》每周检查控制制度。
学生信息反馈制度。注重学生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制度。实行教师定期到生产一线顶岗实践、到企业参观学习、举办“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专题讨论和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竞赛等活动,使教师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了解行业新设备、新工艺。
学生评教制度。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比较客观,但有时会出现主观偏差,通过数理统计并借助微机处理以达到学生评价的公正性。
(三)教学质量评价
采取“两考并重”评价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控制,为技能操作服务。每门课程的应知和应会能力分别评价,各占lO0分。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应知和应会平时各占40分。同时组织教师、聘请企业专家编写《技能操作考核标准》,与生产岗位上的SOP接轨,使技能操作考试规范化、科学化。
(四)毕业生质量评价
建立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制订毕业生质量标准、毕业生跟踪服务及对毕业生提供就业和再就业指导等措施,提高毕业生质量。
四、实施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
推行政府协调下的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情况公布制度。用人单位年内需求什么样的人才,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汇总,在网上发布,以引导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
推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布制度。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由省或市教育部门审查后向社会公布,使社会及时全面了解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生的满意程度。学生对学校教育、服务、教学活动、就业及其效果的满意情况,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及意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改由社会评价。职业学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应直通社会上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接受社会评价。
深化校企联动,推动“订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毕业实习教学与企业生产项目相结合,与就业上岗相结合,根据实际生产岗位需求进行实践教学。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与职业学校的教师共同开展毕业实习。在校企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使整个教学过程都紧密地依托企业,使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办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