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最新3篇)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 篇一

宋代扬州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其行政区划的发展与变迁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本篇论文将对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进行研究,以期深入了解宋代扬州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地方政权的演变。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初期,扬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政权,其行政区划主要包括扬州城、扬州郡和扬州县。随着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动荡,扬州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到了宋代初期,扬州地区的行政区划逐渐趋于稳定。

宋代扬州的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州、郡和县三个层级。扬州府作为行政管理的最高机构,下设若干州和郡。扬州府辖区内的州和郡下面则分别设有若干县。扬州府和各级行政单位都有相应的官员来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

在宋代扬州的行政区划中,各级行政单位的设置和调整主要受到地方政治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例如,随着扬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原有的州、郡和县的划分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划分。同时,地方政治的变迁也会影响到行政区划的调整。例如,当地的官员更替和政权更迭都可能导致行政区划的变动。

在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例如,随着南宋的建立,扬州地区的行政区划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南宋时期,扬州府被撤销,扬州地区直接归属于江南行省。此外,南宋还设立了一些特殊的行政单位,如扬州提刑司、扬州刺史等,以便更好地管理该地区。

总之,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对于了解宋代扬州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地方政权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为后人研究宋代地方政权提供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 篇二

宋代扬州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其行政区划的沿革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本篇论文将对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宋代扬州行政管理的发展轨迹和地方政权的变迁。

宋代扬州的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州、郡和县三个层级。扬州府作为行政管理的最高机构,下设若干州和郡。各级行政单位都有相应的官员来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扬州地区的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主要受到地方政治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在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随着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动荡,扬州的行政区划也发生了一些调整。到了宋代初期,随着北宋政权的建立,扬州地区的行政区划逐渐趋于稳定。但是,随着南宋的建立,扬州地区的行政区划再次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南宋时期,扬州府被撤销,扬州地区直接归属于江南行省。此外,南宋还设立了一些特殊的行政单位,如扬州提刑司、扬州刺史等,以便更好地管理该地区。

在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地方政治的变迁会影响到行政区划的调整。当地的官员更替和政权更迭都可能导致行政区划的变动。此外,随着扬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原有的州、郡和县的划分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划分。

总之,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对于了解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地方政权的演变,为后人研究宋代地方政权提供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 篇三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

  一、唐代和五代扬州建置

  概述

  唐时扬州属淮南道,据《旧唐书·地理志》: “( 扬州) 旧领县四: 江都、六合、海陵、高邮……天宝领县七: 江都、江阳、六合、海陵、高邮、扬子、天长……”《新唐书》所载与之同。天宝以后至唐末,扬州一直辖七县。杨吴之时,曾建都于扬州,称为江都府,并新置兴化县,此后兴化属扬州。南唐时,扬州行政区划变化较大。首先便是将海陵、兴化二县析出,建立泰州。《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泰州条”谓: “泰州,理海陵县。本扬州海陵县,伪吴乾贞年中立为制置院。伪唐昇元元年升为泰州。”《文献通考》记载:“以扬州之兴化,楚州之盐城二县来属。”则至此时( 即937 年) ,扬州少海陵、兴化二县,仍含江都、广陵、六合、扬子、高邮、天长六县。

  据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第三编第八章,天长县之归属,诸书说法不一,存在抵牾。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赵宋建立以前,天长已然析出而独立成州( 军) 了。因而在宋初,天长并不隶属于扬州这一点可以断言。而直至宋太宗至道二年,北宋朝廷才下令“废天长军为县”,此后,天长才又重属扬州。虽五代之际,天长之归属、析出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其于本文行文并无矛盾。

  二、扬州建置

  据《太平寰宇记》《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可知,建安军,本唐扬州扬子县之白沙镇,南唐时改名迎銮镇。宋朝建立后,升为建安军。此三书记载完全一致,但对于建安军何时所建,却存在抵牾。《太平寰宇记》以为事在“皇朝建隆三年”,即962 年时升为军; 而《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则以为在“乾德二年”,即964 年。二者有两年的时间差。而笔者翻阅《宋史·地理志》“真州条”,其又言: “乾德三年,升为建安军。”而据该卷之后校勘记,以为《宋史》所载“乾德三年” 当为“乾德二年”之误,并指出《隆平集》《九域志》《十朝纲要》均作“乾德二年”,如此则与《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同。另笔者翻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其中明确载有在太祖乾德二年八月“庚申以迎銮镇为建安军”一条。如此则乐史所撰必然有误矣!且中华书局07 版《太平寰宇记》在此处出具校勘记,亦言建隆三年当改为乾德二年。而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却只采用《太平寰宇记》之说,以为建安军建军于建隆三年,此明显欠妥当。

  建安军建立之后,陆续割扬州之扬子( 永贞) 与六合来属焉。其中六合于至道二年( 996) 隶属建安军,此一点,《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宋会要辑稿》《宋史》《文献通考》诸书所载相同,当无异议。但扬子( 永贞) 何时割隶建安军,诸书却又记载不一。《太平寰宇记》原文以为事在“雍熙三年( 986) ”,而《文献通考》则以为在“雍熙二年( 985) ”,《宋会要辑稿》亦言: “扬子县旧名永贞,雍熙二年自扬州来隶。” 据《( 嘉靖) 惟扬志》载: “南唐改扬子为永贞县,宋乾德二年升为建安军,雍熙二年以永贞属建安军,后复改永贞县为扬子县。”另《元丰九域志》载: “( 真州) 县二,雍熙二年以扬州永贞县,至道二年以六合县并隶州。” 07版《太平寰宇记》也出具校勘记,言雍熙三年是雍熙二年之误。由此,扬子隶属建安军当在雍熙二年,而非三年。而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仍只取乐史之说,以为事在雍熙三年,仍欠妥! 如此,则至至道二年( 996) ,扬州之扬子、六合二县均已属建安军,而由上文可知,此时正好“废天长为县”,天长重隶扬州。而天长再次从扬州析出,则在“建炎元年升军”,《宋会要辑稿》方域六之十“扬州条”、六之十四“高邮条”中有明确记载,兹不赘述,而在至道二年至建炎元年这段时间内,天长一直属于扬州。

  在建安军建立后不久,高邮亦建军。据《宋史》载: “开宝四年,以扬州高邮县为军。”《太平寰宇记》《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等均有相同记载。则在开宝四年( 971) 后,高邮已不属扬州。结合上文所论,则知开宝四年之前,唐代扬州所辖七县,仅有海陵( 南唐时入泰州) 、天长( 五代时独立成军) 二县析出。则自建隆元年至开宝四年,扬州仍领有江都、广陵、扬子、六合、高邮五县; 而在开宝四年至雍熙二年内,高邮析出,仍辖四县: 江都、广陵、扬子、六合; 雍熙二年至至道二年间,再去扬子,仍存三县: 江都、广陵、六合。这与《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扬州原领县七,今三: 江都、广陵、六合的`说法相契合。而在至道二年时,六合又析出归隶建安军,天长又重隶扬州,则此时,扬州仍然辖县三: 江都、广陵、天长。

  据《宋史》卷八十八《地理志四》高邮军条: “熙宁五年,废高邮为县,隶扬州。”《元丰九域志》卷五扬州条亦言: “熙宁五年,废高邮军,并以县隶州,省广陵县入江都。”《宋会要辑稿》方域六之十: “( 高邮)熙宁五年军废,县来隶。广陵县,熙宁五年废隶江都县。”可知熙宁五年这一年,扬州行政区划有较大变化,首先是高邮重隶扬州,再便是将广陵县并入江都县,因而熙宁五年( 1072) 后,扬州当辖县三: 江都、高邮、天长。此与《元丰九域志》所载“县三,紧,江都。望,天长。望,高邮。”完全契合。而高邮废军时间不长,在元祐元年( 1086) ,便又复为军。关于此,《宋史》《宋会要辑稿》中有详细记载。因而至元祐元年后,扬州辖县二:江都、天长。但欧阳忞在《舆地广记》中却载当时扬州辖三县: 江都、广陵、天长。按一般以为《舆地广记》成书于徽宗政和年间,据上文所析,此时广陵县已经并入江都县,当只辖江都与天长二县。而按《宋史》,南渡后才又将广陵县自江都中析出,欧阳忞所载或误。另广陵并入江都,诸书多有载,但何时析出均语焉不详。而在宣和四年( 1122) 时,泰兴划隶扬州,则在宣和四年后,扬州辖江都、天长、泰兴三县。而《宋史》却以为北宋末年,扬州仅辖江都一县,此条明显有误。

  三、南宋扬州建置

  南渡伊始,建炎元年,天长即升为军,自扬州析出。而后,天长又曾废军为县。但其废军为县的时间,不同史料存在抵牾。《宋史》以为是“绍兴元年( 1131) 废为县”,而《宋会要辑稿》记载是“( 建炎) 四年( 1130)废为县”,但宥于仅有此两条“孤证”,且仅间隔一年,姑且笼统以为事在绍兴初年。当时,招信军虽已于建炎三年( 1129) 建立,但建炎四年( 1130) ,招信军又废为县,直至绍兴十二年( 1142) 才又升为军。如此,天长废为县,只能还隶属于扬州。则绍兴初( 1130 或1131 年) 至绍兴十一年( 1141 年天长复升为军) ,天长仍隶扬州。

  《宋史》卷八十八《地理志四》扬州条言:“南渡后,( 扬州) 增县二,广陵,泰兴。”广陵曾并入江都,此时又复置,但具体重置时间《宋史》却未言明,姑且以为事在南渡当年。至于泰兴,乃南唐所建,旧隶泰州,“绍兴五年( 1135) 来属; 十年( 1140) ,又属泰州;十二年( 1142) ,又来隶,以柴墟镇延冷村隶海陵。二十九年( 1159) ,尽仍旧”。而《宋会要辑稿》方域六之十却有: “泰兴,建炎四年( 1130) 割隶泰州,绍兴五年( 1135) ,依旧来隶。”再结合上文所引《( 嘉靖) 扬州府志》:“( 泰兴) 宣和四年( 1122) 改属扬州。”则在宣和四年泰兴割隶扬州,至建炎四年又归泰州,以此两条可补《宋史》不足。依此,则在南渡之后至建炎四年,扬州当辖县三: 江都、广陵、泰兴。而在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间,泰兴复隶泰州,少泰兴一县,但天长此时又隶扬州,仍辖江都、广陵、天长三县。在绍兴五年时,除泰兴重隶扬州外,高邮又废军为县,隶属扬州。《宋史》卷八十八“高邮军条”曰:“建炎四年,升承州,割泰州兴化县来属,置镇抚使。绍兴五年,废为县,复隶扬州,以知县兼军使。三十一年,复为军。”《宋会要辑稿》记载与之同。如此,则在绍兴五年至十年间,扬州实辖江都、广陵、泰兴、高邮、天长五县; 绍兴十年,泰兴属泰州,辖江都、广陵、高_______邮、天长四县; 绍兴十一年,天长复升为军,再去一天长,仍辖江都、广陵、高邮三县;在绍兴十二年,泰兴复隶扬州,即此时扬州所辖县四: 江都、广陵、高邮、泰兴; 自绍兴三十一年后,高邮再次析出独立成军,扬州又少高邮一县,辖江都、广陵、泰兴三县。但据《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中载扬州所辖县仅有江都与泰兴二县,而无广陵。按广陵此时当又重并入江都。李昌宪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以为南宋广陵并入江都的具体时间已不可得,姑置于绍定四年灭李全之时。笔者以为,广陵之存废其实于南宋扬州行政区划无多大影响,因为若是广陵存,则扬州辖三县; 若是广陵废,则当重新并入江都,仍隶扬州,此时虽只辖二县,但与辖三县时行政区划不变,仍是三县之地。

相关文章

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优质3篇】

【文章摘要】我国的经济不断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财政收支规模逐渐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收支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想提升财政支出的效益,就必须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以有效的对财政支出做绩效评价...
论文2019-04-09
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优质3篇】

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经典3篇)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把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活动,,由于当前受教欲望的空前高涨,使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促进个...
论文2017-09-04
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经典3篇)

论文浅谈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精简3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上的要求和精神上的追求也发生的极大的变化。现代产品的包装深刻的影响着大众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正因如此,人们对于包装的认识也慢慢的开始发生了改变,从原有的一味强调产...
论文2015-02-09
论文浅谈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精简3篇】

项目主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论文(经典3篇)

摘要: 在教育部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探索一种以项目主题式教学方法为融合媒介,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优势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
论文2019-03-06
项目主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论文(经典3篇)

从翻车案例看机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精彩3篇】

摘要:苏州地区河流密布,路窄岸险,桥陡渠多,收种期间阴雨天多,农机作业途中稍有不慎或失误就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农机作业事故年年居高不下;翻车事故更让人忧心忡忡。根据农机监理部门统计:历年来翻车事故要...
论文2014-09-03
从翻车案例看机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精彩3篇】

娶个机器人做老婆的十大理由

据<连线>杂志报道,正如美国最著名的幽默专栏作家、普利策奖得主戴夫·巴里说过,他不打算再婚,但如果非要结婚的话,他打算宁可娶个机器人.作 者: 作者单位: &n...
论文2017-05-06
娶个机器人做老婆的十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