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论文(优秀6篇)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以及实施策略。
首先,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传统的农村生活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到位、农民收入低等。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使他们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生活水平。
其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往往以农业为主导,忽视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城乡经济的互动。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
最后,实施新农村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首先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等方面的改善。其次是加强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此外,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和目标。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培育和农村公共服务的改善,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二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旅游开发和农村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传统的农村土地划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地集体所有制权不清、土地流转难等。通过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鼓励土地流转和土地经营权的有序交易,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乡村旅游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具有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可以为农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乡村旅游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农村的文化软实力。
最后,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往往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如农药过度使用、农田水土流失等。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具体措施包括推行有机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村垃圾处理等。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旅游开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来实施。通过明确土地产权、开发乡村旅游和加强环境保护,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三
【摘要】
本文从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具有的传统优势和发展特色等方面以及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角度,提出了农业高等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成为智力支撑,力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农村建设,积极寻求科技成果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新农村建设 高校职能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特殊地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现有格局大多是1952年院系调整形成的,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其学科建设逐步向多科性、综合性方面发展,但却始终是以农业学科为依托,保持着农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因而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传统优势。发展至今,高等农业院校的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农业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形成了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
几十年来,高等农业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保证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发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了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高等农业院校针对学科门类较少、学科结构单一、分布较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加快了学科建设步伐,着力调整学科结构,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继续发扬了农学学科优势,促进了生物学、工学和管理学院等学科的较快发展,人文学科和理学的基础学科有所起步。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都在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步扩大内涵,改变单科性封闭式的高等农业教育格局,建立以农为主的,融林、牧、渔、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关注农业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涉及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发展与农业有关的加工、工商、金融、市场营销和农村社会服务等专业。同时,积极调整农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推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高效、快捷地为农民或农业企业家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拓宽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有专家提出,分三个层次进行农业方面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第一个层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第二个层次是培养数以万计的农业专门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教育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按照这样的思路,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任重道远。
从农村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普九教育是起点,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关键。农村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中小企业主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不能离开高等农业教育。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己任,通过各种途径,使尽可能多的农民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辐射,推进新型农民培植工作。同时,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为农村和乡镇培养大批高级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将科技培训、创业指导、技术服务、跟踪扶持相互衔接,为新农村建设,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撑。
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保存、传播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知识的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必须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充分利用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把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底气”。 高等农业教育把自己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向社会,促进了创新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交流”日趋密切,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将不断地及时地了解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自己的需求,进一步挖掘潜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和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也将不断地及时地向高等农业院校反映生产实际需要,并通过多种联合形式向学校提供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援助及科技成果转让的补偿。据统计,每年有近8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等农业院校。这为高等农业教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孵化基地奠定了基础。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45%,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农民拥有的知识及技术已经很难支撑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缩短农业科技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周期,
强化科技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加快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找准产业,依托产业,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科技作为支撑,要让科技成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强村富民的强大动力。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此推出了不少推进科技助农的新举措,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一个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越来越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农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探索农民致富的新方式。
我国的农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纵横交错,互相补充的农业教育体系。在这个农业教育体系框架中,高等农业教育处于该系统的顶层,对整个农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龙头牵引和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业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明确定位,找准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xx.(31).
[2] 杨彩霞.关于加强农民信息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xx,(1).
[3] 周清明,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1-5.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四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保障了农村各项事业的稳定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和本领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更为农民提供了高雅的文化服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1.2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举足轻重
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农民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文化生长环境,有利于农民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承载着优秀文化精髓的文艺活动熏陶了民众,使他们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勤俭持家;纯化了乡风,使乡风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1.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新型的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能经营等条件,这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样,培养新型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培养新型的农民旨在培养农民用双手去创造美和幸福,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顺利创造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的高素质农民,相应地,新型的农民为打造新农村文化风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2.1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且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它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制约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精髓烙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使农民将这种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处于滞后并止步不前的境地,农民只能在村中原有的文化风俗中重复着古板的形式,没有接受新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下乡为农村陈旧的文化内涵诸如新鲜的血液,但单纯的文化下乡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中愚昧、低俗的文化现象,这还要求农村的文化部门针对本村文化的特征,对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式的改进,引进新鲜的文化信息与文化生活方式,让文化留乡。文化下乡移风易俗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留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针对文化留乡举办一定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中来,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先进文化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2.2促进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下乡的推动,加强农村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化下乡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宣传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精神,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逐一展露,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反映农民的愿望,并积极化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批判农村中的歪风邪气,对纯正乡风、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村文学体裁内容的转换和控制,多多提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多创作反映农村开拓进取、发展繁荣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反映的主题来看,要多创作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等真善美俱全的作品,“三农”主题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推动农村环境文学创作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2.3注重民族风俗与文化多元化相结合
农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满足,不仅要靠各地域民族风俗文化,同样也需要多种多样“下乡”的新型文化,二者双管齐下,方能达到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作为民族的美学纪念碑的文学艺术,它形象地传递了特定民族和时代的文学、文化精神,它是个人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丰富实践性及理性思考价值的文学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覆盖性较广的文化潮流,它凭借自身独具的“普遍性和概括性”特征社会文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新农村的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更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繁荣的局面。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多元文化形式包裹民族风俗,。携手共进的文化发展原则,尽力在文化建设中展现自身独有的特色文化与精神风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改进。农村文学题材的创作,更要注重民族风俗与文化多元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方式,努力承担时代和历史赋予的文化建设使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五
摘要:
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倡循环经济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管理体制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节约农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创新农村管理形式,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增加财政投入,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
新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具有重要地位。循环经济基于以往粗放式的经济模式提出,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倡导循环经济意在提倡农民转变以往粗放浪费的农业生产方式,帮助农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建设节约农业,绿色农业,实现农村经济新的发展。
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循环经济模式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政策上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在政策法规制定之前,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农村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了解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情况以及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深入农村实践,了解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同当地农民进行积极沟通,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了解这些基本情况后,会形成一份初步的诊断报告。其次,在了解农村地区基本情况后,召集相关专家对基本情况进行研讨分析,结合循环经济的特征及所调研地区的基本情况诊断报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形成评估报告。最后,由政府召开会议讨论,形成法律议案,提交人大讨论通过。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政策法规制定后可以先选取部分地区作为试点,不要大规模一次性使用。通过选取试点进行观测,检查所指定的政策法规是否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问题以及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另外,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展循环经济还应该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和改革,将新农村的循环经济建设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首先,在实行新农村建设之前,应召开领导机关内部会议,讨论决定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相关事宜,并选定某个部门或者从各个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临时建设小组,落实建设具体事宜,分配任务,承担责任。其次,在具体责任明确后就应该开始具体的建设工作。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个人责任,将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人,实行具体负责制,以防出现有了问题找不到负责人员,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窘境。另外,在选择负责人员之前要注意所选用人员的专业性以及基层经验的丰富性。由于在农村中建设循环经济是一项新兴工程,经验较少,相对困难,所以在人员选用上要注意保证其专业性。并且还要选用一部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员,这样更便于开展工作,同农民实现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建设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
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节约农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在现有农业布局的基础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农业,实现农业的新发展。首先,在农业发展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摆正发展态度,转变以往粗放、浪费的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农业的精细化发展。其次,转变农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大力提倡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转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方式,其核心在于实现农民的联合经营,合作经营。大水漫灌的方式主要是目前的土地经营方式所致,每户农民都拥有小块土地,相互之间没有合作,喷灌、滴灌缺乏市场。在节水农业的理念下应倡导农民合作经营,通过合理的机制鼓励农民合作经营,发展节水农业。最后,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新型农业,典型的新型农业方式如“桑基鱼塘”等。在现代科技发展快速的情况下,各地应积极探索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建立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促使农业精细化、节约化发展,帮助农民实现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倡导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新农村循环经济离不开农民自身的自觉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倡导循环经济理念,使农民能够树立循环经济的意识,在农业生产中践行循环经济的理念。首先,国家可以通过科技下乡等方式在农村进行循环经济基础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让农民从感性上了解循环经济,认识生态农业。但在进行培训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农民的文化程度,在培训中选择农民容易理解、可以接受的方式,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不过多地使用太过专业化、理论化的语言,这容易使农民感到枯燥,无法理解,最终丧失兴趣。其次,国家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到农村为农民普及循环农业的知识,带领农民进行循环农业的具体建设工作,帮助农民进行循环农业改造,转变农村粗放式的经济。另外,在新农村建设中还要注意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农民对新农村的建设树立责任感。在建设中敢于同破坏农村环境,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行为进行斗争,自觉负起监督者的角色。
四、创新农村管理形式,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
建设循环经济还应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例如,一些农村地区依山靠水,这样就可以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农家乐等生态农业形式。在我国南方地区,很多农村都在景区周围,随着景区被开发,这些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就愈发明显。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周边农村可以借此优势发展旅游农业,如建立生态园,在园内种植一些花卉或者水果,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机会。但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采用生态环保的管理方式,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肥农药。同时,生态园还可以提供住宿、餐饮等一条龙服务,让来生态园观光采摘的游客可以就近在生态园内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并利用他们自己采摘的食物作为原料进行制作,让他们体会到更多乐趣。通过这种农家乐的形式,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助于发展循环农业,而且能够更大幅度地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五、增加农村财政投入,提供循环经济资金支持
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支持,所以在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中要保证有充足的财政支持。首先,国家要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列入年度预算,在政府预算中列支新农村建设资金,保证资金的可持续性。在财政预算内列支新农建设资金应建立在对农村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了解目前农村建设资金的短缺之处以及未来应该着重发展的方向。这样在资金预算时就可以做出准确的预算,也可以较为详细地列出所需资金的方向,使得财政预算更加科学和合理。另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筹资渠道。例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农村信用社管理,为农民进行贷款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和渠道,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六、结语
循环经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循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理念问题还要解决技术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多方面的探索、配合与努力,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在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耐力,不断探索,不断试验,总结失败经验,探索成功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统一到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阵营中来,实现农村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树红,闫希辉,张好治.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模式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15(6):27-28.
[2]赵惠.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探析[J].中州学刊,2014(11):48-50.
[3]任平,曾永明.循环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1):29-30.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差异,其具体的主体性也得不到明确的保障,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时候我国的信贷需求变得比较多元性。因此,也就在客观市场上形成了一种开放、竞争的金融市场。但是,这种金融资本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就更需要与农村地区的这种资金服务体系的多元化相靠接,以此来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未来农村地区发展的趋势。
(一)健全农村地区小额信贷的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
当前,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环节中,除了最基本的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诸如农村信用等金融机构外,大部分的金融信贷机构都没有清除的市场定位,没有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法律法规。即使在很多正规的金融机构中,农村地区的很多很多金融信贷机构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因此,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信贷机构,应该对此出台一些相应地政策,对农村地区的很多非金融小额信贷机构予以一定的法律界定,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平台和基础。包括其具体的监管体系建构上,也应该针对此建立一个监管框架,并在此之下建立一种差异化的监管体系,以此来具体明晰不同主体的责任,从而确定相应的监管标准。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很多非政府性的金融信贷机构,在其实际的监管体系之下,对其不定期地进行一些信息公布,以此来指导这种金融信贷机构的风险监管体系。最终,确定好这种监管主体的职责,强化其实际的监督实效性。
(二)政策制度上应提供盈利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发展道路中,应该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金融发展情况,对一些非政府性的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予以清晰地说明,特别是这种风险性和考量性的监管体系的建立,这种小额的信贷机构其实在具体的市场金融体系发展中,只允许进行贷款业务。而这些小额的信贷机构只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金融资金情况进行适当的贷款业务,并没有一定的损失,获利空间都较小。而且,这些小额贷款机构都必须在内部监管和奉献制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标准,据此而制定适当的金融发展规则,从而使得这些业务经营在其具体的信贷融资渠道建设方面发生着一种资本的回报,最终促使其发展成为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也就是说,必须要加大这种市场化金融改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放开着中限制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建立起一种贷款机制。
(三)建立小额信贷的市场机制,鼓励形式多样的金融机构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放宽其市场准入度,特别是在农村小额信贷的主体建设方面应该进行多种方式的开拓和建立,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新金融资本的进入。而且,还要积极倡导建立一种农村地区的信用社合作组织,对一些业务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为低廉等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开展相关方面的信贷业务,从而对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充足的动力。而且,还应积极与一些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在农村地区建立一种小额的信贷金融机构,以此来为农户更方便地开展各种小额信贷业务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小额信贷市场体系。
(四)推动小额信贷金融创新,提升金融风险管控能力
首先,是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业务类型上,特别是积极探索这种小额信贷的金融业务产品上,应该在其具体的金融资本链条上下大力气,在小额信贷的金融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其具体的金融产品包括互保基金、金融贸易等。在一些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上,诸如可以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的农业发展现状,比如对林权进行抵押,对农户的经营权进行抵押等等,都可以作为这种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机制下,如何对提升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方面加把劲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这种小额信贷的抵押担保制度,在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房屋产权、林权、土地承包权等实际性有收益的产品来作为抵押物,并以相关的法律规章形式来对其予以明确的说明。此外,还要完善农村小额信贷信用担保体系,由农村地区的一级政府部门专门设立担保机构,针对农村地区的一些小额贷款担保难的农户来解决此类问题。是故,这种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前提必须保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这种信用担保措施也就很难实施到位。再次,针对这种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应该在农村地区积极建立一种征信制度,从而更好地构建起一种小额信贷评价机制,以此来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其实,建立这种信用体系就是为了在这种财政保障机制上建立一种安全的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xx,(8).
[2]何广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绩效、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20xx,(11).
[3]李辉.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
[4]熊德平.农村小额信贷 : 模式、经验与启示 [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xx(3).
[5]朱国陵.南京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与思考 [J]. 经济与金融 ,20xx(3).
[6]臧景范 . 中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实践与发展 [J]. 中国金融 ,20x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