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人性思想三重性论文(经典3篇)
先秦人性思想三重性论文 篇一
先秦时期,人性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论语》、《老子》和《庄子》等经典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先秦人性思想的三重性,即人性的本善性、本恶性和本无性。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先秦人性思想的本善性体现了人性的积极向善的倾向。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恶习。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性得以发展和完善。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爱、忠诚等道德观念,提倡人们要以善良和诚实的态度对待他人,这体现了人性本善性的思想。
其次,先秦人性思想的本恶性强调了人性的本质中存在着一定的恶性。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指出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他认为人性中存在着贪婪、傲慢等负面情绪,这些恶性会导致人们迷失自我、追求权力和物质的满足。老子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的境界,以达到净化人性、超越恶性的目的。
最后,先秦人性思想的本无性强调了人性的本质是没有固定属性的。庄子在《庄子》中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观点,指出人性是无法被定义和界定的。他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变化无常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限制。庄子主张人们应该超越对人性的刻板印象和固定观念,认识到人性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只有在超然于人性之上的境界中,人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人性的本无性。
综上所述,先秦人性思想的三重性体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性既有本善的一面,也有本恶的一面,同时又是没有固定属性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性的本质和人类行为的动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先秦人性思想中汲取智慧,引导人们追求善良、超越恶性,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先秦人性思想三重性论文 篇二
先秦时期,人性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议题。在《论语》、《老子》和《庄子》等经典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秦人性思想的三重性,即人性的本善性、本恶性和本无性。本文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先秦人性思想的本善性体现了人性的积极向善的倾向。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恶习。孔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良好的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以使人性得到发展和完善。他强调仁爱、忠诚等道德观念,倡导人们以善良和诚实的态度对待他人,这体现了人性本善性的思想。
其次,先秦人性思想的本恶性强调了人性的本质中存在着一定的恶性。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他认为人性中存在着贪婪、傲慢等负面情绪,这些恶性会导致人们迷失自我、追求权力和物质的满足。老子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的境界,以净化人性、超越恶性。他认为只有超越功利主义和物质欲望,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最后,先秦人性思想的本无性强调了人性的本质是没有固定属性的。庄子在《庄子》中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观点,指出人性是无法被定义和界定的。庄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变化无常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限制。他主张人们应该超越对人性的刻板印象和固定观念,认识到人性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只有在超越于人性之上的境界中,人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人性的本无性。
综上所述,先秦人性思想的三重性体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性既有本善的一面,也有本恶的一面,同时又是没有固定属性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性的本质和人类行为的动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先秦人性思想中汲取智慧,引导人们追求善良、超越恶性,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先秦人性思想三重性论文 篇三
先秦人性思想三重性论文
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各种观点是百家争鸣,竞相争妍。但又都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尤为重视对人性的探索,诸子的人性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蕴义极其深刻,观点各异。但就其主要思想观点而论,先秦时期各家都是想通过对人性的认识,使人有规律、有秩序、有道德、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去恶存善、改恶为善;孜孜以求,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达到人生目的,追求幸福的、愉悦的、完美的人生。如果进行认真分析,诸子百家其主要人性探讨是从以下诸问题所出发的: 1 )什么是人性?也就是人性的定义是什么? 2 )人性是什么?善?恶?无善无恶还是有善有恶? 3 )人性具不具有变易性?也就是说人性可不可变? 4 )如果可变,那么其改变趋向和途径又是什么?
一、诸子对人性的定义
孔子最早谈到了人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有明确回答人性是善是恶,只是强调了人性基本平等和可塑。孔子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他明智之处就是少谈、不武断下结论。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言:“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科学,不可事”;韩非子认为“夫智,性也;寿,命也,性命者,非能以学于人也”;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
先秦诸子所讲的“性”、“人性”的基本涵义可以说都是一致的,即“性”一般指人或物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人性”是指人具有的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即指人
的天生资质或天赋素质。二、诸子百家的人性的善恶之论
先秦时期关于人性善恶,众说纷纭,各执一端。主要有:
1. 性善论——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力倡人性善论,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2. 性无善无恶论 ------ 主要代表人物告子
在告子看来“性无善无不善也”,善与恶都不是性,而是后天教育培养性的改变,由于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使性或变为善、或变为恶。
3. 性恶论——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于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决定了人性的恶。
4. 性有善有恶说——主要代表人物世硕
世硕认为,人生来具有“善”与“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这如同气有阴阳一样,阳气表现为善,阴气表现为恶,因此人有善有恶。
5. 性自然说——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道家认为人性即人的自然性。自然性最明显的特点是原生性,《老子》“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见素抱朴”用原生之“朴”来形容人的本性。庄子则是进一步发展了性“朴”之说。
6. 性自利自爱说——主要代表人物墨子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男女”和“生利”,是“自利”和“自爱”
7. 性好利说——主要代表人物法家诸子
法家多用“情”和“欲”来描述人性,其核心是“利”。《管子》说“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天下”,《商君书》说“民之性,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所利”、“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8. 人性“为我”说——主要代表人物杨朱
杨朱“为我”之说,是由儒道墨人性论主流思想中涌出的一股异流,杨朱将人性从偏颇之处加以解说,但却恰好触及了人性的本真,即人的自私性。杨朱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利己而不损人。
三、人性的变易性
在人性是否具有变易性、可不可以改变这个问题上,先秦诸子可以说是达成了共识——皆认为可变可易。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告子认为“性,犹湍水也”,孟子也承认人性不但变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人之所以异欲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荀子认为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明确肯定了人性的多种可能性和变易性。墨子主张人性如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在管子看来“民之从利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世硕认为“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善恶在所养焉。”
四、人性扬善去恶的途径
先秦诸子探讨人性,从根本上说来,是人类怎样认识自己,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怎样扬善去恶。由于诸子对人的关系及其地位认识不同,因此在扬善去恶的途径上也不尽相同。
道家认为人生在世要以出世的态度来应世间万事万物,讲究的是“无为”,强调的是“寡欲”和“绝圣弃智”。主张不尚礼仪,不论是非,不辨美恶,不染尘世,追求的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与世绝缘,回归自然的境界。儒家以仁义为纽带把人与人连接在一起,追求的是“仁者爱人”,寻觅的是“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主张推己及人,以礼待人,克级复礼,重“忠恕“之道”。孟子极为重视养心知性“养吾浩然之气”,强调要完善本心,发扬善端,崇尚仁义。荀子想通过“化性起伪”来改造人的性恶,通过只礼仪、立法度、化师法来“隆礼”。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认为通过爱一切人和为天下人牟利来扬善去恶。在他看来,爱人如爱己,利人则利己,人应该通过兼爱达到善。法家则强调应该通过法治来去恶扬善。要“厚爱利,明智礼,上身服,审度量,乡置师,中先令,劝庆赏,振刑罚”,以利来鼓励人们行善,以法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刑罚来遏制人们的恶。
先秦人性学说的中心问题是人性善恶问题,由于各家关于人性的界定不同,因而人性善恶的学说或是或非。如果所谓性指生而具有无须学习的本能,强调其本能的话,那么应该说性是无善无恶的。在这个意义上,告子之说存在一定合理之处。但如果说性具有变易性,那么所人性有善有恶更为恰当的,在这个层次上,世硕之学说可以解释。但在当时孟子关于人性的四善端和荀子的性恶论处于主流地位,俩者皆有合理之处,但又有着偏颇的地方。整个先秦时期的人性学说总的说来是想通过围绕“善”和“恶”为中心进行揭示人的本质所在,孔子重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到后来的韩非重法,有儒家的形而上的仁学思想到韩非形而下的法术势结合,表明了先哲在对人性的颓败所流露的无可奈何的情感。由于人的七情六欲和追求生存的本能,对资源怀有一种执着的寻觅,但资源的有限和分配的不合理的存在。容易导致人性的贪婪和虚伪,也使得对人性问题的难以理解和解剖。不管是墨子积极地寻求“兼爱”的拯救人心的情怀,还是杨朱和道家的消极“保全存真”的心境,但都无法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资源的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的两难选择。先秦诸子从不同层面和侧面来解剖人性,但最终都无法摆脱人性难以改善的局面。所有的意义最后只是给后人留下丰富的学术精神和关注人生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