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指标-EVA(优秀3篇)
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指标-EVA 篇一
企业绩效评价一直是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评价指标的选择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决策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一个新的评价指标逐渐受到企业界的关注和应用,那就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
EVA是由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公司创始人Joel Stern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用于评价企业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强调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问题是净利润是否高于资本成本。简单来说,EVA通过计算企业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与企业净利润之间的差额来评估企业绩效。如果EVA为正值,则表明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强于资本的机会成本,反之则表示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低于资本的机会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利润指标,EVA具有以下优势。首先,EVA关注的是净利润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传统利润指标往往只看重企业的利润水平,而忽视了企业为实现这一利润所投入的资本数量和质量。其次,EVA能够帮助企业确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计算EVA,企业可以评估不同投资项目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资源配置。再次,EVA能够激励企业管理层创造经济价值。传统的利润指标无法准确地衡量管理层的绩效,而EVA可以将经济价值创造与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使管理层有动力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然而,EVA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EVA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支持。这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EVA对于企业的规模和行业特征有一定的依赖性。不同规模和行业的企业面临的资本成本和利润率差异较大,因此EVA的应用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此外,EVA只是一个指标,不能单独决定企业的绩效,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总的来说,EVA是一种有价值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并且具有激励管理层和决策者的作用。然而,在应用EVA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合理地调整和结合其他指标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改进企业的绩效。
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指标-EVA 篇二
企业绩效评价一直是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而评价指标的选择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决策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一个新的评价指标逐渐受到企业界的关注和应用,那就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
EVA是一种用于评价企业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强调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问题是净利润是否高于资本成本。EVA通过计算企业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与企业净利润之间的差额来评估企业绩效。EVA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并且能够帮助企业确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激励管理层创造经济价值。
然而,EVA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EVA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支持。其次,EVA对于企业的规模和行业特征有一定的依赖性。此外,EVA只是一个指标,不能单独决定企业的绩效,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应用EVA指标。首先,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评价的时间周期和评价对象。其次,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计算企业的EVA值。然后,与其他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评估企业的绩效状况。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
除了应用EVA指标外,企业还可以结合其他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绩效评价。例如,可以使用财务指标(如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和非财务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来全面评估企业的绩效。此外,还可以通过SWOT分析、对标比较等方法来深入了解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为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EVA是一种有价值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并且具有激励管理层和决策者的作用。企业在应用EVA指标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合理地调整和结合其他指标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改进企业的绩效。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获取更全面的绩效信息。
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指标-EVA 篇三
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指标-EVA
【内容摘要:】业绩评价是适应特定历史条件下企业管理要求的一种方法,当某种特定评价方法和指标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和管理要求发生变化,其业绩评价方法和指标也应进行适当的变革,从而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EVA反映了信息时代财务业绩衡量的新要求,因此是一种可以广泛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业绩评价指标。本文以剖析目前以净利润评价指标为主的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较详尽地介绍了EVA指标的特点、实用价值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指的是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经营、会计收益、资本保值增值等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公正、客观的综合评价,它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我们知道,业绩评价是适应特定历史条件下企业管理要求的一种方法,当某种特定评价方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和管理要求变了,其业绩评价方法也应进行适当的变革,从而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正确切实地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成为政府、企业界和会计界的一个重大课题。尤其对政府管理部门,只有了解企业的实际绩效,才能正确制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更好地完成宏观调控的职能;同时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绩效,也是管理部门公正、客观地评价企业管理者能力和水平的前提。
一、目前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多年来一直是一种以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净利润指标为主。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六项指标。1993年颁布的“两则”、“两制”中,规定了8项财务评价指标。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指标。1997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又修改了原来的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由6项调整为7项。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尽管该套指标体系以资本运营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采取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值作基准,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其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均克服了过去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但是由于其选择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因此,它并未改变我国传统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以
净利润以及在净利润基础上计算出的指标为主的主要特点。根据现代财务理论,利润并不是企业经营[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