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在财政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精彩3篇)
中国潜在财政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篇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财政状况一直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中国潜在的财政危机正在逐渐浮出水面。本篇文章将探讨中国财政危机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国财政危机的成因之一是债务问题。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借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导致了债务水平的迅速上升。据国际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债务规模已经达到了GDP的近300%。这种债务积累给中国的财政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旦债务无法偿还,将引发财政危机。
其次,中国财政危机的成因之二是税收收入不足。尽管中国的经济规模庞大,税收收入却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税收体系存在着许多漏洞和逃税行为。此外,中国的税收体系也存在不合理的税收结构,过度依赖企业所得税和间接税,而忽视了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潜在的税收来源。这种税收收入不足使得中国政府难以满足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需求。
针对中国财政危机的成因,有以下几个对策可以考虑。首先,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降低债务水平。这可以通过加强债务管理和控制借贷规模来实现。政府应该审慎选择借贷项目,避免过度依赖债务推动经济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大对债务违约的监管力度,提高债务违约成本,以降低借贷风险。
其次,中国政府应该改革税收体系,增加税收收入。这可以通过修订税法,加强税收征管,打击逃税行为来实现。此外,税收结构也需要进行优化,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比重,减少对企业的税收压力。这样可以实现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为中国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资源。
最后,中国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透明度。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优化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来实现。政府应该优先考虑满足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需求,而不是过度依赖债务推动经济增长。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财政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监督机制来实现。这样可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和公共资源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中国潜在财政危机的成因主要包括债务问题和税收收入不足。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降低债务水平,改革税收体系和加大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透明度。这样才能确保中国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潜在财政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篇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财政状况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中国潜在的财政危机正在逐渐浮出水面。本篇文章将探讨中国财政危机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国财政危机的成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借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借债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和不合理的借贷项目,导致债务风险逐渐累积。如果这些债务无法偿还,将对中国的财政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其次,中国财政危机的成因之二是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国有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和盈利能力不足,积累了大量的债务。如果这些国有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将对中国的财政造成严重冲击。
针对中国财政危机的成因,有以下几个对策可以考虑。首先,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控制。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债务管理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借贷项目的审查和监督,避免不合理的借贷行为。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大对地方政府违规借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约成本,以降低债务风险。
其次,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改革。政府可以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促使其提高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引入民营资本来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这样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降低对中国财政的压力。
最后,中国政府应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重点,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力度,防止财政资金被滥用和浪费。
综上所述,中国潜在财政危机的成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国有企业债务的监管和控制,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才能确保中国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潜在财政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篇三
中国潜在财政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关于中国财政危机的探讨,改革二十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八十年代的两个比重[1]到二十世纪末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认识,等等。焦点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中国是否存在着财政危机;第二,如果危机存在,程度有多大;第三,走出危机的短期政策操作和长期制度建设孰轻孰重。虽然有关的研究汗牛充栋,但令人困惑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澄清,反而愈加成眼花缭乱之势。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结论差别太大,令民众无所适从,决策阶层在决策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从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出发,力图阐明决定中国财政运行最根本的原因,并不刻意去加入没有结果的争论。一、财政危机是否存在
通常,判断一国的财政运行状况如何,一般采用与政府债务有关的系列指标,如债务依存度、偿债率、国债负担率、居民应债能力以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等等。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上述指标构成了财政宏观预警机制,指标的变化能真实地反映该国是否发生了财政危机或财政危机演化的程度。但是,这一系列指标在中国的运用将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下面将借用债务依存度这一最常用的指标来集中阐释中国的财政运行状况。 债务依存度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该财政年度中,政府公共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按计算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政府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在我国,由于国债是由中央财政来发行、掌握和使用的,所以,使用后一种口径更具现实意义。该指标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额。[2]如此简单的一个公式,其计算的结果,竟然使得我们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看法大相径庭。 比如1997年,有人认为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为95.92%(丛树海,1998),此为高者;低者为19%(世界银行,1998)。在这两极之间还有许多中间值,如55.61%(刘溶沧、夏杰长,1998),55.77%(高培勇,1997)等等。结论如此对立,而在判断国债规模是否合适,以及财政是否发生危机时所采用的标准又非常的统一,即按照国际通用指标--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以25-30%为安全线。如此,不同的债务依存度和统一的安全线相比,便如同事前做好了一双鞋,让不同脚码的`人分别去试穿,结果非常容易判断。
债务依存度使用中的对立与统一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债务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中,分子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来表示一般无疑义。[3]分歧点在于对分母--当年财政支出额的理解,这是导致对债务规模的判断各成一家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不同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相差很大,一般说来有下列五种。
(一)按中国统计年鉴的通常做法,财政支出就是国家预算,不包括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并且将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冲减国家预算收入。记为A。
(二)因为中国的债务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偿还旧债的,所以财政支出还应在A的基础上加上债务的还本付息。记为B。
(三)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政府所掌握的全部公共支出都应列为财政支出,则在B的基础上加入财政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记为C。
(四)按照预算完整性的基本要求,将政府预算内外支出都列为财政支出,则在C的基础上再加上预算外财政支出。记为D。
(五)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将所有具有财政支出性质的公共资金流都认定为财政支出,则该范围还应包括D和银行系统的政策性贷款部分。记为E。
从理论上讲,应该将政府的全部支出都列为财政支出,但由于技术上难以做到,因此,政府许多支出项目,如在体制外循环的"小金库"支出,则不能计算在内。 从A到E,财政支出相差非常大。1995年政府公布的财政支出和中央财政支出分别为6823.72亿元和1995.39亿元,而世界银行认为的数据分别为15013.27亿元和7924.85亿元。当年的国债发行额为1549.76亿元,相应的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为77.67和19.56。
对债务依存度的讨论已经流于形式,准确地讲,学者们在玩数字游戏。每个人对自己的计算方法都不表示怀疑,都有充分的理由。这一游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