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及其现代启示论文(精简3篇)
篇一:浅谈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及其现代启示
永恒主义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人的永恒价值和灵魂的成长。它主张通过培养人的精神和道德品质,使其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和追求真理的目标。本文将从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和其现代启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主要包括:培养灵魂的完善、追求真理和实现人的永恒价值。首先,永恒主义教育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尊严。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人的灵魂,使其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其次,永恒主义教育强调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它认为人的灵魂渴望真理,通过学习和思考,人可以逐渐接近真理并实现自我超越。最后,永恒主义教育着眼于实现人的永恒价值。它认为人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成就和财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追求。
永恒主义教育的现代启示是指这种教育理念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和指导作用。首先,永恒主义教育强调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这对于当代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外在的成绩和物质追求,而忽视了精神和道德的培养。永恒主义教育提醒我们要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使其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其次,永恒主义教育的追求真理的理念对于当代教育的意义也不可忽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各种信息和观点所困扰,很难辨别真假。永恒主义教育提醒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和判断,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
最后,永恒主义教育的价值观对于当代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功利和个人利益,往往忽视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永恒主义教育提醒我们要重视人的内在价值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总之,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和现代启示对于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重视人的内在价值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培养出有品质和有能力的人才。
篇二: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及其现代启示
永恒主义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灵魂成长和追求真理的教育理念。它主张通过培养人的精神和道德品质,使其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和追求真理的目标。本文将从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和其现代启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包括:培养灵魂的完善、追求真理和实现人的永恒价值。首先,永恒主义教育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尊严。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人的灵魂,使其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其次,永恒主义教育强调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它认为人的灵魂渴望真理,通过学习和思考,人可以逐渐接近真理并实现自我超越。最后,永恒主义教育着眼于实现人的永恒价值。它认为人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成就和财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追求。
永恒主义教育的现代启示是指这种教育理念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和指导作用。首先,永恒主义教育强调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这对于当代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外在的成绩和物质追求,而忽视了精神和道德的培养。永恒主义教育提醒我们要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使其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其次,永恒主义教育的追求真理的理念对于当代教育的意义也不可忽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各种信息和观点所困扰,很难辨别真假。永恒主义教育提醒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和判断,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
最后,永恒主义教育的价值观对于当代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功利和个人利益,往往忽视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永恒主义教育提醒我们要重视人的内在价值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综上所述,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和现代启示对于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重视人的内在价值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培养出有品质和有能力的人才。
浅谈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及其现代启示论文 篇三
浅谈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及其现代启示论文
论文摘要:永恒主义学派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认为教育的性质、教育目的、课程内容等是永恒不变的。这些永恒不变的从该派教育思想对重塑传统文明、构建新时代人文价值出发,阐释其教育主张,以期从中探寻对我们的教育在新世纪人丈精神建设中的有益启示。
论文关键词:永恒主义 教育主张 启示
永恒主义又称为古典主义,属于“新传统教育”。作为现代的教育哲学流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艾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马利坦等。其教育思想因宣传持久不变的文化传统、人性、真善美等教育理念的永恒性而引起广泛关注。
一、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人类的发展我们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那就是“变”和“不变”。永恒主义则强调的是不变。这在他们的教育主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永恒主义教育家基于古典实在论的哲学观点,认为宇宙存在一种永恒的、绝对的、同一的实在,事物的变化被一种永恒的普遍法则所支配,并且总是以其不变的固有本质为基础。在永恒主义教育家看来,“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理性是人性中共同的最主要的永恒不变特性,因此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也必然是永恒不变的。阿德勒就明确提出“如果人是理性的动物,在全部历史时代中,基本性都是永恒不变的话,那么不管处在什么文化和时代,每一个健全的教育方案都必须具有某些永恒不变的特点。”从他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在永恒主义者看来,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中的人,在社会和文化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其最根本的人性却是恒久不变的,因而在人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也必然是恒久不变的。
(二)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
同的要素”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既然在人类天性中存在共同要素—以理性为特征的人性,那么,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引出这种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关注那些“属于人之作为人的东西”以及“人与人间相通的东西”,使人的理性和精神力量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而且,这种教育目的在每一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是相同的。其代表人物赫钦斯写到:“一个公民或一个国民的职能……在各个社会之间,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人,作为一个人,他的职能,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职能来自他作为一个人的本性。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只要存在一种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目的就是一样的,就是:把人作为一个人来改善他。”
(三)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的地位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从“永恒真理”中引申出来的“永恒学科”是发展“理性”的最好途径。他们所说的“永恒学科”,是指历代伟大思想家的伟大著作,尤其是经历许多世纪的古代著作。在他们看来,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各个时代的名著杰作超越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宝库。这正如其代表人物赫钦斯在(美国一高等教育》一书中说:“课程应当主要由永恒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因素,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使我们和人们曾经想过的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于任何进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永恒学科首先是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
(四)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儿童的学习既然是为了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理性,就应该通过教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理智训练。特别是在学习古典名著时,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阅读和讨论,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名著的内容,并认定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作为自己的榜样,像他们那样去思考。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灌输,反对填鸭式的教育;发挥家长作用,督促、鼓励孩子多做家庭作业;严格要求,“沉思”的学习方法,教室有修道院气氛等等。永恒主义者关于教学方法方面的主张中,最有特色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和读书。
永恒主义坚持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真正才能和培养更高尚的兴趣—文学的、艺术的、政治的和宗教的。永恒主义者认为: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要求自我训练,而没有持久不断的外来训练,自我训练也是不能实现的。
二、永恒主义教育荟本主张的现代启示
永恒主义把人的发展、塑造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古典名著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力图让人们掌握那些控制世界不变的真理,成为不仅能够适应世界,还能够创造世界的人。虽然他们所谓的“人们共同的本性”、“永恒的人性”有抽象、荒谬之嫌,所强调的古典人文教育也有疏远社会的倾向,但是,他们把人做为教育永远的中心这一思想却有永恒的价值,尤其是对认识我们今天的教育有许多启示。
(一)永恒教育本质的启示
教育是一种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永恒主义者在批判实用主义时,指责该教育思想只注重眼前得失和学生对现实的一味适应,而忽视了教育对人类宝贵精神遗产进行传递的使命。
今天,我们的教育同样面临着如何解决好继承传统文化和创建新的精神文明的时代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转型带来的动荡和困惑,给人们往日养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剧烈的冲击和震颇。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觅待树立一种新的人文精神来支撑构建新的伦理框架,以防止人们因不适应而带来的道德沦丧,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永恒主义看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它是推动该民族不断进步和创建新文明的精神基石。当我们在强调教育的现代化,加速自然科学知识、新科技信息向教育融人和渗透的同时,切不能忘记我们的人文精神,即所谓永恒理性。目前,社会上产生了种种不良现象,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在这方面的无力。教育是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一定要发挥它的功能,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树立他们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培养民族的人文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永恒主义者所宣扬的永恒理性极端化所步入的误区,给了我们一个不能坚持教育中的辩证法的前车之鉴。
(二)永恒教育目的的启示
杜威说:“学校各种形式的实际活动的目的,主要的不是在于它们的本身,或者在厨工、缝纫工、木工和泥水工的专门技能,而是在于它们在社会方面能与外部生活相联系。”杜威认为,教育的社会目的就是学校要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归宿点,对此,永恒主义教育者并不苟同杜威的看法。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那些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把人培养成人。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而是去发现和发掘人的“理性能力”,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和造就改造社会生活的人。教育“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他们认为,一个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能以不变应万变,进而控制环境,使环境变得更加人性化。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着眼于“经济人”的培养,而忽视或者根本不注意人的道德与审美等方面的发展,那么,培养出来的“经济人”势必会与市场经济的`需要相背离。他们不仅难以成为市场经济的积极的建设者,反而极有可能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破坏者。事实已经为此做了很好的说明。
(三)永恒课程的启示
永恒主义教育认为知识是真理,而真理是永恒的,即“知识是永恒真理”。永恒真理体现在“永恒课程”之中。他们认为学习那些永恒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传统并理解“生活的意义”。学生可以培养理性和寻求养成独立思考的源泉,正如阿兰所言:“伟大的诗篇能抓住一切人,最粗野的家伙需要最伟大的诗篇。”永恒主义者一再指出古典语言和古代名著在学校教育中的削弱和消失,是一场文化的灾难,这势必影响到国民精神的塑造。他们推崇名人或伟人的作品,尤其是经历多个世纪的古典作品。永恒主义呼唤古典文明的回归,对现代日益复杂纷繁的知识起到一种整体的矫正和辅助作用。但永恒主义再三标榜永恒知识最有价值,俨然一副传统文化卫道士的面孔,其忠心可谓昭然人目。然而永恒主义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使知识文化凝固化和静止化,而忽视了教育选择性和批判性功能的发挥,这难免使它走进让古代人文知识排挤现代化的新信息、新科技而导致教育内容保守落后的死胡同。
长期以来,我国过分强调阶级因素和政治因素,口头上喊对传统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而实际上则往往只有批判而无继承,甚至连那些文化的精华也给抛弃了,这种影响至今尚存。后来的改革开放,又过分强调革新,潜意识里又使传统文化成了现代化的阻碍因素。今天,社会上的种种丑恶和学生人格缺陷令教育者反思。对待传统文化,已经不是要不要继承的问题了,而是应该如何继承的问题,以便为构筑新文明服务的问题。释们中华民族向来以礼仪著称于世,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挖掘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思想,赋予其新意,加以改造和利用,以此来推动当今文明的建设和创建。
(四)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的启示
学生的学习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永恒主义强调学生的刻苦努力,这是我们今天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仍然需要提倡的,同时永恒主义者还强调以“伟人”为榜样,这在现在也是仍然有用的。但是,永恒主义者忽视儿童的兴趣则与我们今天的教育是相违背的。在进行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永恒主义强调树立“教师威严”,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通过个别谈心、集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增加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不要自己老是高高在上,对学生不闻不问,甚至有些老师一年下来,连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这样根本就不能缩小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学生如果对老师无感情,也就不会对课堂和所教的知识感兴趣了,那老师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了。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的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当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它就必然制约着教育向它所推进的方向发展。永恒主义者坚持人本主义的观点不仅不承认这一点,反而试图努力将其排除在教育目的之外。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割裂开来,或等同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会走向失败也是必然而然的。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活动在使青年一代形成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体意识的同时,决不可忽视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