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论文(最新6篇)
高中地理论文 篇一: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如就业机会增加、生活条件改善等。然而,城市化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篇论文将重点分析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减缓这种影响的方法。
首先,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土地开发和建设,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大规模的城市扩张需要大量的用地,这通常会导致农田、森林和湿地的破坏。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城市化进程还伴随着大量的建筑活动和土地平整,这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污染。
其次,城市化进程也对水资源和空气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许多城市在满足用水需求的过程中,往往过度开采地下水和河流水源,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水质的恶化。此外,城市化带来的交通拥堵和工业活动也会导致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最后,城市化进程还对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动植物迁移带来了挑战。城市化通常伴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会破坏生态通道,导致动植物迁移受阻。这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减缓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控制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规模,保护农田、森林和湿地等重要生态区域。其次,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工业污染和交通排放,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此外,还应提倡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城市设计,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加强生态通道建设和动植物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动植物的迁移。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减缓这种影响,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论文 篇二: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篇论文将重点分析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引起冰雪融化,从而导致冰川和极地冰盖的减少。这进一步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不仅会淹没沿海低洼地区,还会导致海水入侵,破坏农田和淡水资源。
其次,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全球变暖引发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暴雨、干旱、风暴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暴雨和洪水可以导致土地侵蚀、土壤流失和泥石流等问题,而干旱则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和农作物减产。
最后,气候变化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气候变暖导致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减少或消失,从而威胁到它们的生存。同时,气候变化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全球各国应加强减排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降低全球温度上升的速度。其次,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意识,鼓励人们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此外,还应加强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后,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促进生态平衡的重建。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论文 篇三
一、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提问的功能
1.有效性提问的启发与培养功能。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提问类型多为记忆型提问如:什么是季风,观察型提问如:找出地图中里海的位置,以及理解型提问如: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此三种提问类型均为低层次提问类型,主要考查学生的书面知识记忆,以及学生观察直观材料的能力,缺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应用型提问、探究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类型,无法锻炼学生分析、解决与评价地理事物的综合性能力,且提问的次数较多,随意性较强,使得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提问普遍缺乏目的性与策略性。对此,有效性提问立足于地理教学目标,增设相关提问类型,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功能。
2.有效性提问的激励与参与功能。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提问的方式与内容缺乏应有的设计,一方面是提问形式过于单调,趣味性不强,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性提问利用设疑吸引法、反诘提问法、层层递进法、比较提问法等多样提问方式,优化教学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问题设置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学的真实需求,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有效性提问明确提问的发问点,包括预设导入提问、预设衔接点提问、预设图样提问、预设课后思考提问等各种提问策略,对应不同的教学需求,指导学生参与教学。
3.有效性提问的反馈与调节功能。有效性提问还具备教学的反馈与调节功能,高中地理教学的提问反馈主要存在于理答环节,在传统地理教学提问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问题答案多于问题本身,忽视问题的探究性过程,且教学提问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很少提出问题。有效性提问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与拓展,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并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实现有效理答。高中地理教学提问的调节功效是指教师提问为教学创建的节奏性,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提问不重视提问的简洁与准确,模糊性问题常常影响教学的连贯性,有效性提问重视教师的提问表达技术,旨在为实现物理教学过程的流畅奠定语言基础。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问策略
1.紧扣地理教学目标的多元提问类型。高中物理教学应立足于教学目标,利用多元提问类型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地理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功能。在提问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方面,以《地球上的水》为例,可设置如“地球上淡水储量占多少”“、淡水主体有哪些”等概念性问题,对应知识性目标;通过地理图表观察,提取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对应树立学生水资源保护观念的情感性目标;通过设置“人类采取哪些措施缓解黄河断流”等问题,对应方法性目标,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提问类型方面,应多采用应用型提问如:运用案例归纳放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评价型提问如:你对我国人口政策有哪些看法、探究性提问如:为什么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呢等等,创设学生的问题情境,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能力。
2.强化教学提问方式与内容的设计性。高中物理教学实现有效性提问的激励与参与功能,应强化提问方式与内容的设计性。一方面是趣味性设计,比如《工业地域的形成》,可采用设疑吸引法,“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可口可乐公司为什么不聚集在一起?”引出工业分散课题;讲解《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可加入中国玩具鸭与淘金热的故事,以“中国玩具鸭怎么在海水运动中到达英国”的设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发问点设计,发问点设计旨在满足教学的真实需求,以新旧知识的衔接需求为例,可通过预设衔接点提问来实现,比如,《人口的数量变化》,“我们已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点,那么在相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增长又有哪些特点呢?”由此承上启下,从时间变化教学自然过渡到空间变化教学上去。
3.保障理答的交互性与训练提问表达。高中地理教学实现有效性提问的反馈与调节功能,教师重在保障理答的交互性与训练提问表达。在理答的交互性方面,教师应完成基于问题的“倾听———评价———引导”过程。比如,教师提问“: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有哪些?”学生给出“交通与资源”的答案后,教师应积极评价:“很好,还有哪些其他条件?”引导学生探究遗漏的“水源”条件,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它会具备交通条件、资源条件、水源条件呢?”从而逐步深入教学进程。在训练提问表达方面,教师则应力求语言的简洁准确。比如围绕地球公转运动提问,教师应将诸如“九月十日太阳直射点与赤道的关系”准确到“九月十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还是以北”。
高中地理论文 篇四
一、地理板书的作用
1.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随着板书的不断呈现和不断更新而转移的。因此,板书可以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
2.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和“活”化地理板书是以纲目、图表和表格等形式把教学内容概括化和具体化的,并随着教学进程而逐渐呈现、一再更新,而使教学内容活化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习。
3.为学生编拟读书提纲做出示范
教师的板书是学生编拟学习提纲的范例,学生通过抄写板书,可以逐步学会编拟读书提纲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地理教科书的能力。
二、设计地理教学板书应遵循的原则
1.板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一门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学科,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地理知识应当是客观的、准确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板书时也应遵循科学性的基本原则,这样的板书才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科学的知识和信息。此外,板书是学生获得学习内容的渠道之一,因此,教师要保证板书中的字、词、符号等信息准确无误,以免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障碍和困难。
2.板书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板书对学生来说具有指引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在依照科学性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启发性,这样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充分将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以及判断推理等,进而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使自己的地理知识之树更加繁茂。要体现板书的启发性,就要求我们高中地理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找出基本脉络,并精心设计出能够反映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提示地理事物规律的具有启发性的板书。
3.板书设计要有整体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每节课所讲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或者几个重点问题,这就决定了每课时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对完整的整体,这就要求板书也具有整体性,而不能成为没有联系的几个板块的简单罗列。高中地理教师在书写板书时应充分体现出知识间的联系性,并要考虑到整体布局情况,板书的重心应尽量与黑板的中心重合,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宜的宽度,同时还要注意板书的布局不能“一头沉”,以免破坏布局的完整性。
4.板书设计要体现艺术性
优秀的板书不仅是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直观清晰的,还要能够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学生对乱涂乱画的板书不会有好的印象,更不用谈从板书中获得有效信息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文字、图标、表格等形式设计板书,体现出书法美、结构美,展现出艺术性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地理板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知道了地理教学中板书设计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要想设计出优秀的板书,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板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教材内容是板书设计的依据
地理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遵循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不能为了形式上的美观、色彩,而使教学内容失真,或者遗漏某些知识要点。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板书形式,并使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的板书设计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倘若板书设计只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将会弄巧成拙,使板书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影响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知识获取。
2.处理好板书书写与讲解的关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什么阶段书写,也是值得教师研究和思考的。有时教师可以边讲边写;有时可以先写板书,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还有的时候是教师先分析、归纳,然后再板书,具体采用哪种形式需要教师视教学的需要而定。另外,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讲解而忘记板书,然后再去补写,或者因过多板书而影响讲解时间的现象应该避免,要坚决克服板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处理好板书设计与运用的关系
板书设计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而事先设计的,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有时板面不够写,有时来不及书写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求地理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外,还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必要的试写。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但必须讲究板书的完整性。综上所述,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出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新颖独特、充满美感的优秀板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论文 篇五
一、做好备课工作,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前,首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新课的备课工作,熟读教材,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掌握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以教材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直接讲述知识的教学方式去引入新课,这种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锻炼。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不但能够很好地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所带来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来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给地球自然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结合生活实际,贴近自然构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会认为高中地理知识点过多,而且许多知识记忆性较强,离自己的生活实际较远,导致许多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感,缺乏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缺乏趣味性,高中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较远,产生了知识与应用的脱节。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记忆不强,常常出现记不清、记不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高中地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将高中地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构建探究式教学情境,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教学时,则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构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除了地震给人们带来严重影响,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影响呢?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三、重视课堂互动,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课堂互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为核心。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针对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精神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问题———“人口增长对资源有哪些影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资源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四、加强教师指导,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过程的学习主体是学生,然而学生由于其知识水平有限,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方向性,缺乏目标性,导致探究式学习过于盲目,效率过低,这一问题也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往往会过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梯度设问的方式去逐步引导学生,例如,“什么叫做湿地?”“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可以将湿地分为哪几类?”“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其分布与哪个气候要素密切相关?”“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动态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实际以及实际教学内容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模式。然而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为目的。
高中地理论文 篇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为了让人们都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国家、地方和群众对于社会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主要是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等,不管学习的重点在哪一块,地理学习的本身是和环境情况分不开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环境保护的认识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以及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保护。
二、高中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
1.将环境现状融入地理课堂
大多数环境问题都与地理有关,环境、能源、人口等相关内容都可以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可就现在的全球环境、国内环境、地区环境作一个简要的阐明,借助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来分析。可将大气层破坏、尾气污染、全球温度升高、酸雨、地震等当下热点的环境问题呈现在课堂中,使学生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如尾气的排放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使得全球升温,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伤害人体皮肤等,让学生关注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并引起重视。
2.从课本知识出发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很大一部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家庭氛围、周围同学环境、学校教育等都会影响他们。而学生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主要来源于课堂教育和校园生活。对于地理课堂来说,课本内的很多基础知识可以折射出环境问题的现象和主要原因,在地理教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大自然的规律。如大部分的自然资源是非再生资源,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开发,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同时大自然对废弃垃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在这个时期带给环境的破坏是会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的。可见,对于环境现状的认识可以从课本知识出发。
3.采用问题式教学
在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内容是要记忆的,关于一些地貌特征、国家名称、首都特点等,如果都采用机械的记忆法,会让学生有反复单调的感受。教师可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切入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与环境有关,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为什么各个国家的地域位置不同,地形有区别,气候不一样,可与“气候”这节内容相联系来教学;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和其他国家出现多次的地震现象是什么原因,可结合地质组成和地质变化的相关知识来教学。以周围环境现象来切入课本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可以将地理学习生活化,更好地推进地理课程的学习。
4.通过实践学习,加强环保意识
课本知识专业抽象,很多理论知识不能深入学生心中,教师应多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提高环境认识。如我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两次春游活动,在春游之前教师可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春游的过程中留意细节,思考为什么公园的空气特别新鲜,为什么都设置有提示牌“请对一草一木手下留情”,为什么每个地区树木的高度不一样等,结合参观访问,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理性知识的学习。又如,在学习了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到工业区考察,参观制药厂、化工厂等工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并听厂领导关于排污减噪的介绍。学生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三、高中地理教学对于环保意识的提高要把握好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借助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但也要注意,课堂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还要把握好学生的实践生活,不能过于放任自由,也不可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必须严格督促和把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高中生肩负着社会未来发展的重任,应有社会责任感,不光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还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的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爱护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宋叔华.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2]吕元喜.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全开放[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2).
[3]李井芳.谈多媒体在地理课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