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探究优秀论文【精彩3篇】
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探究优秀论文 篇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的纪录片形式,逐渐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本文将探究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形式的发展和影响。
首先,我国微纪录片在内容上呈现出多样性和真实性。传统纪录片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制作,而微纪录片则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简单的设备进行拍摄和制作。这使得微纪录片更加贴近生活,能够记录平凡人物和事件,呈现真实的社会面貌。同时,微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也更加自由和灵活,可以更好地捕捉和表达当下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其次,我国微纪录片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微纪录片通常采用非线性叙事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剪辑、配乐和文字等手法,将多个碎片化的场景和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叙事结构。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更好地展示了微纪录片的主题和情感。
此外,我国微纪录片在传播渠道上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微纪录片通常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视频网站和移动应用等渠道进行传播,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观看。这种传播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也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到微纪录片,从而提高了其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最后,我国微纪录片在社会影响力上具有积极性和价值性。微纪录片通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命运,通过真实的记录和生动的表达,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命题的思考。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拓宽传统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培养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微纪录片具有多样性和真实性的内容、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广泛性和开放性的传播渠道,以及积极性和价值性的社会影响力。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我国微纪录片将继续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微纪录片作品涌现,为我国纪录片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探究优秀论文 篇二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的纪录片形式,逐渐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本文将探究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形式的发展和影响。
首先,我国微纪录片在内容上呈现出多样性和真实性。微纪录片通常关注平凡人物和事件,记录真实的社会面貌。这些微纪录片以小人物和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通过详实的叙事和真实的画面,展示了我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观众通过微纪录片,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和命运,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进而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
其次,我国微纪录片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微纪录片的制作一般不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和团队,只需要一个智能手机和一个有故事的主题。微纪录片的制作者通常是年轻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角和创意,以非线性叙事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将多个碎片化的场景和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叙事结构。观众可以通过微纪录片,感受到年轻人的独特思考和表达方式,同时也为微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此外,我国微纪录片在传播渠道上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微纪录片通常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视频网站和移动应用等渠道进行传播,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观看。这种传播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也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到微纪录片,从而提高了其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观众可以通过微纪录片了解到更多的社会问题和个人故事,感受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最后,我国微纪录片在社会影响力上具有积极性和价值性。微纪录片通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命运,通过真实的记录和生动的表达,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命题的思考。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拓宽传统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培养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微纪录片具有多样性和真实性的内容、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广泛性和开放性的传播渠道,以及积极性和价值性的社会影响力。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我国微纪录片将继续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微纪录片作品涌现,为我国纪录片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探究优秀论文 篇三
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探究优秀论文
摘要:新媒体时代, 便捷的移动客户端、纷繁多样的平台,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微纪录片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产生的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一种新形式, 是“快节奏”生活的产物, 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那么, 怎样的微纪录片算是一部合格的微纪录片, 微纪录片的对象主要是哪些范围?文章对微纪录片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微纪录片; 特色; 新媒体;
1 微纪录片是什么
随着网络、手机等流媒体的迅猛发展, 文化市场需要大量精短的影像, 反映、再现瞬间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事件、故事。微纪录片不同于传统纪录片, 其借助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传播内容, 吸引了广大群众的注意。由于微纪录片是互联网时代衍生出来的新鲜事物, 出现时间尚短, 目前有关研究还比较少。因此, 微纪录片的具体意义还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
微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相比较具有传播及时的优势, 拍摄时间短, 制作费用低廉, 时长短 (5~25分钟) , 适合快餐文化的欣赏要求和心理。新媒体时代, 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为微纪录片提供了展示平台, 方便受众在移动客户端上观看。
2 微纪录片的特点
通过阅读有关论文以及微纪录片比如《故宫100》《过年前蒸糕》《树懒的快乐生活》等作品, 笔者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微纪录片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2.1 秉承纪录片真实性的记录原则
微纪录片立足于现实生活,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源泉, 对其进行艺术加工, 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它来源于生活, 又作用于生活, 给人们以思考的空间。
在微纪录片《过年前蒸糕》 (又名《蒸糕的故事》) 中, 以雾气腾腾的蒸汽开头, 镜头从锅里沸腾的水到一位老母亲和面, 再镜头从下往上, 和面、蒸面, 一切那么真实不做作。画面中, 老母亲慢而熟练的动作、烟雾缭绕的厨房, 既体现了蒸糕这项传统的手工艺, 又体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该片中有一个细节, 即用来切蒸糕的不是刀, 而是一根白线, 特写镜头中显得非常顺滑, 一气呵成, 又富有创新。这部微纪录片不是由专业人员策划制作, 却能够在网上获得了一致好评, 成功之处就在于真实。
2.2 传播方式具有新媒体特性
新媒体时代, 微纪录片不只是通过电视进行传播, 网络拓宽了其传播渠道。由于微纪录片的诞生是纪录片与新媒体产生的化学反应, 所以其本身带有新媒体属性。“任何媒介 (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 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就像微博、微信拍摄的短视频, 微纪录片的发展更加简短、内容的质量更高、目标更加明确。在新媒体时代, 微纪录片变得大众化, 不再像以前那么“高高在上”.
微纪录片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 传播速度实时化, 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 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也就是说, 观众不仅在电视上可以看到微纪录片, 在微信、在微博、网页上都可以看到。以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为例, 其以i Phone X为拍摄工具、以火车停靠三分钟为时间轴、以女列车员与儿子的见面为情感线索引发了大家在线上线下的讨论。该片是典型的新媒体传播, 通过微信朋友圈的转发, 到达每一个人的手机上, 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与互动。
2.3 选题生活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手机的摄像功能被制作得越来越强大, 人们拿着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拍摄微纪录片。这类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大都是选用自己身边的人或者事物, 一方面是因为身边的人或者事物是自己所熟悉的领域, 另一方面是创作者本身的环境、自身的专业知识、具备的摄影机器等影响, 创作受限。
媒介融合的背景也使得微纪录片越来越平民化, 选题更加贴近生活, 人人都可参与。以《我在丽江古城》为例, 片中分别记录了游客赵颖、客栈老板赵天一、新城居民王瑞祥、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和泽全与杨文宇和古城居民李君兴对丽江古城的印象。该微纪录片画质虽不是很好, 但画风质朴, 人物设定很真实, 也没有刻意去掩盖采访对象身后的乱糟糟的环境, 将丽江古城以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景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2.4 时长一般是5~25分钟, 内容短小精悍
在日益丰富的媒介面前, 大众的选择性增强, 对于所要观看的视频内容的质量要求变得严格起来。微纪录片的时长一般是5~25分钟, 用这样一个短的时间把传者要表达的事情讲清楚, 必然对微纪录片的容量提出了要求。微纪录片的容量要能够利用网民的这些零碎时间, 有效的进行传播。
微纪录片是由传统媒体发展而来, 不仅具有传统媒体的特点, 而且吸收了新媒体的特性。在这些新媒体上, 观众选择观看综艺、电影、电视剧, 除了专业需要或者一部纪录片很出名, 否则主动选择纪录片的人少之又少。因此, 微纪录片要想在新媒体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必须把网民的零碎时间吸引过来。那么要想吸引住网民, 作品本身需要足够优秀, 内容生活化且丰富有趣的能够吸引人点击进去观看。以《故宫100》为例, 看似简单的标题, 不是指100间房子、100年历史, 而是100集微纪录片。通过每集6分钟的短纪录片, 讲述了一百座建筑的命运, 呈现故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极富现代感又多样的方法, 将紫禁城建筑的功能、意象及美学价值演绎建构成为一个全息建筑影像系统。
2.5 表现手法多样化
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较, 微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传统纪录片主要是以史料加采访的形式, 通过图片、文字、演员的表演等进行情景再现。微记录片则在传统纪录片的基础上, 以虚拟动画结合现实场景的形式向观众进行更具真实感的动态展示。还是以《故宫100》为例, 该片中将实地拍摄画面与动画场景结合, 整体上较为突出动画元素, 让受众接受起来觉得新鲜有趣。在5分钟的内容中, 画面下方不断会有可爱的古典建筑动画模型跳出来, 与影片画面融合在一起, 形成与众不同的故宫形象;片头更是用动画营造出了极具传统审美特色的故宫模
型与宫殿名称, 模型的动画加上文字的动画特效完全颠覆了传统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另外, 微纪录片的解说词不再是中规中矩, 在一些历史性纪录片中多次运用拟人、第一人称叙事等。在取材方面, 微纪录片的关注点也不再局限于历史名人, 有关动物的纪录片日益成为热点, 比如《树懒的快乐生活》《行星生物圈》等均需收费才能观看。当纪录片成为热销的产品, 该作品投入的成本是成正比的。拍摄手法多样, 延时拍摄、水下拍摄、高空拍摄都已经不足为奇。在《故宫100》中, 逼真的模拟动画、恰当的背景音乐、优美的解说词、色彩缤纷的人物还原、高清的画质和专业的历史知识, 这样高品质的视频怎么可能不吸引观众呢?
3 结论
综上所述, 微纪录片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真实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 为大众提供信息和娱乐。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渠道, 微纪录片把文化送向基层, 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 使艺术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从哲学的辩证否定观点来看, 微纪录片是对传统纪录片的“扬弃”, 是既克服又保留, 既批判又继承。在我国, 微纪录片是一块新区域。要想在未来的发展领域中取得更大成就, 政府一方面要提出完善的方案, 推进微纪录片的发展;另一方面, 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微纪录片市场秩序进行约束。微纪录片要始终坚持真实为第一准则, 不断提高作品质量, 融合创新, 那么微纪录片的发展前景将会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邵清风, 李骏, 俞洁, 等。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67.
[2]詹姆斯·费伦, 彼得·J·拉比诺维茨。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47.
[3]李晓峰。用话筒记录用声音述说--浅谈电视纪录片中同期声的叙事功能[J].电视研究, 2003 (6) :67-68.
注释
(1) (1) 杨先顺:《试论新闻写作的叙事角度》, 载《新闻大学》2001年第2期, 第36-39页。
(2) (2) 曾雅恬:《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微纪录片叙事策略探析》, 暨南大学,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