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街书会的论文【精彩3篇】
浅谈马街书会的论文 篇一
马街书会是一家以书籍阅读和文化交流为核心的文化机构。成立于2010年,马街书会通过组织读书会、讲座、展览等活动,致力于传播知识、推广阅读文化,为读者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马街书会的论文是该机构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论文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多样。这些论文不仅是作者对特定主题的研究和思考,也是马街书会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
马街书会的论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论文的内容深入浅出,既有学术性的研究,又有通俗易懂的科普。这样的特点使得论文既能满足专业读者的需求,又能吸引更多非专业读者的兴趣。其次,论文的观点独特,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马街书会鼓励作者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入思考,因此论文往往能给读者带来新的认知和启发。第三,论文的写作风格活泼有趣,不拘一格。马街书会鼓励作者运用幽默、夸张等手法,使得论文更富有趣味性,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马街书会的论文对读者和学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读者来说,论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的机会,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对于学者来说,论文则是他们展示研究成果和思考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然而,马街书会的论文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虽然马街书会的论文数量不少,但其中有一部分质量不高,缺乏独特性和深度。其次,论文的传播渠道有限。目前,马街书会的论文主要通过线下活动和社交媒体进行传播,缺乏更广泛的传播渠道,限制了论文的影响力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马街书会的论文是该机构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独特的特点。然而,论文的质量和传播渠道仍需进一步提升。希望马街书会能够继续加强对论文的培养和推广,更好地发挥论文在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浅谈马街书会的论文 篇二
马街书会的论文是通过对各个领域的研究和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论文涵盖了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如此,马街书会的论文还具有独到的见解和观点,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认知和启发。
马街书会的论文在内容上具有深度和广度。论文作者对特定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些论文既有学术性的研究,又有通俗易懂的科普,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考的启示。
马街书会的论文在观点上独到而独特。论文作者不仅仅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些观点往往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认知和思考。例如,在文学领域的论文中,作者可能会对某个作品的主题和内涵进行独特的解读,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马街书会的论文在写作风格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论文作者鼓励运用幽默、夸张等手法,使得论文更富有趣味性,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的写作风格不仅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也能够使得论文更易于传播和推广。
然而,马街书会的论文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虽然马街书会的论文数量不少,但其中有一部分质量不高,缺乏独特性和深度。其次,论文的传播渠道有限。目前,马街书会的论文主要通过线下活动和社交媒体进行传播,缺乏更广泛的传播渠道,限制了论文的影响力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马街书会的论文是该机构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独特的特点。然而,论文的质量和传播渠道仍需进一步提升。希望马街书会能够继续加强对论文的培养和推广,更好地发挥论文在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浅谈马街书会的论文 篇三
浅谈马街书会的论文
前言
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说书艺人和当地群众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一个民间曲艺的行当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三,都会有来自河南以及安徽、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四川、江苏等地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云集马街,说书亮艺,以曲会友。成百上千的村民扶老携幼听书赶会,马街内外人头攒动,千座书棚吹拉弹唱,其热闹场面,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马街书会历经700 年的朝代更迭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民俗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2006 年5 月20 日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X—58)。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马街,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南, 距县城7.5 公里,北纬33°39′—34°02′,东经112°43′—113°18′。位于豫西800 里伏牛山的东麓,自古以来就是宝丰、鲁山交界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具有河南西部半山区广大农村的明显特征,其周边山清水秀,寺庙林立,自然景观十分优美。书会的中心会场就位于马街村东北隅应河岸边数十顷广袤的田野上。一个平平凡凡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一个交通不便、经济并不发达的偏僻小山村,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轰动效益?为什么会对曲艺名流和民间艺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什么会受到历代老百姓的欢迎,历时700 多年至今而不衰?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一、悠久辉煌的历史
马街书会源远流长,不过论起它的起因则众说不一。根据大量的历史分析和现场的调查结果,概括起来有悼师说、穰灾说、歌德说、还愿说、会艺说、除恶说、祭祖说、祈雨说、皇恩说等等。其中马街村民较多赞同的为以下三种说法。
一说是春秋时,应国大夫张舒喜欢弹唱,技艺超群,晚年定居马街,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张公在某年的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他,便于每年的这天聚集马街,以曲怀友,马街书会于是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另一说是东汉前,王莽撵刘秀至马街村东的应河岸边,时值当日是正月十三,正在火神庙祭祀的乡民艺人纷纷相助汉军渡河,阻击莽军追兵。刘秀当了皇帝后,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后来这里的人便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谢皇恩。至今在马街仍有“光武封、书会兴”的说法。
还有一说是马街一带地处丘陵,春冬之交常常干旱少雨,当地民众就到马街火神庙祈雨。因请不起大戏,就请来远近的说唱班子。年年祈雨年年热闹,久而久之约定成俗,马街书会也就有此而生。至今附近的村民仍有来火神庙祈愿还愿的习惯。
马街书会究竟成于何时,正史中没有记载。只是在村广严寺里的碑刻上有些许的记载。广严寺就是村中的一所农家屋,屋前立有两个大石碑,东面的碑上刻着“重建广严禅寺记”,碑里记载了马街书会的成会时间:“古刹大会起于宋延祐二年(即公元1314 年),盛于明、清”,宋是没有“延祐年”的,只有元代才有这个年号,后人推测,因为是明代人立的碑,而明代人又忌讳“元”字,所以就把“元”改成了“宋”,因此就有了马街书会形成在元代的记载。
马街书会最兴旺的一年,据当地传说是在清同治二年(1863 年),曾对参会艺人做过最早一次数字统计。艺人抵达马街要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到会址所在地———村外火神庙焚香叩拜。当时任书会会首的司士选在庙前置一大斗,晓谕艺人入火神庙进香时要每人敬神小钱一枚, 会后清理斗内共有小钱两串七,巧妙地统计到当年参会艺人为2700 人。此后, 书会香火一直很旺,直到清末民初(1911 年前后),因为连年的战乱,加之兵匪为患,水旱频仍, 书会曾一度萧条,却也从未间断过。“文革”前的1963 年至1965 年, 每年参会艺人还保持千人之上“, 文革”期间(1966—1976 年)书会虽然也被诋为“四旧”受到冲击, 但驱之不散的民间艺人和听众使书会从未间断。
自1995 年10 月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成功举办以后,书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游人也越来越多,参会艺人数目呈逐年攀升趋势。每年书会的统计是按棚数计算的,一个说书摊为一棚。1997 年到会的曲艺已达460 棚,近2000 艺人。1998年的参会艺人达2364 名, 说唱摊位达792 棚。“说书状元”的竞争更加激烈,说唱的技巧和内容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音响设备、服装道具更加先进。而且,每年都邀请全国著名曲艺艺术家和说书状元们同台演出,举办精彩的“马街书会”文艺晚会,招待来自全国曲艺界的朋友和闻名而至的游客们。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已经成了马街和宝丰县及平顶山市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二、尴尬无奈的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曲艺的观众群逐渐流失,除少数农村外,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了曲艺的市场。尤其是在城市,仅有相声、小品偶尔露一下面,其他的鼓曲唱曲书词类曲种难觅其踪,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河南坠子为何物。另外,曲艺队伍萎缩,人才流失,后继乏人。20 世纪80 年代河南省还有专业曲艺团队130 多个,目前只剩下7、8 个。许多曲艺工作者纷纷改行,曲艺作家改写小说或电视剧本,仅剩下几个在全国有影响的中青年演员支撑着曲艺大省的门面。现在已有许多曲种失传,如莺歌柳、迷糊书、莲花落、十不闲等。
马街书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近几年,电子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村民间娱乐活动日渐丰富,说书人的生存经济基础逐渐萧条,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年轻艺人后继乏人,书会面临着冷落的趋势。实际上,数字上无论怎样夸大,现在的马街书会规模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了,县文化局的一位干部告诉我,2005 年的马街书会实到的不过几十摊场子。“人,一年比一年少了!”这位干部忧心忡忡。当我翻看着马街书会艺人登记处的艺人登记表时,内心的感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近七成艺人的`年龄都在50 岁以上。看着他们逐渐佝偻的身躯与苍老的面容,这不由得让人心生疑问:马街,这个曾经辉煌的民间精神家园,这个保留着中国民间最淳朴、最纯净的乡村情感的书会,它到底还能走多远?它到底还能坚守多久?
保护工程的启动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6 年5月,马街书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各级政府同时加大了对马街书会的保护力度,从而为这一古老文化景观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直观的变化反映在会场基础设施上,以巍峨壮观的书会牌楼为中心,镌刻名人题字的文化墙、横跨应河两岸的小桥以及应河岸边的小游园,构成了会场标志性的景观,不仅使会场显得更美观,也为赴会的艺人和观众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据宝丰县文化局局长樊玉生介绍,近两年来,除完成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外,还修建了700 米的书会路,完成了2000 米U 型出口道路改建工程,从而使书会期间交通堵塞、人流车流难以及时疏通的局面得以改观。为了留住这些艺人们,政府开始强势介入,宝丰县政府更是想了不少办法,他们要求全县各级机关单位厂矿企业都要出钱请艺人演出,要么到自己的厂矿,要么就送戏下乡。但这些能撑起马街书会吗?
“我们都改行了”,“过去人们除了听书听戏,没有啥乐,现在呢,家家有电视,电视上啥节目看不了?曲艺不好干了。”当地曲坛奇才王结子的孙子说。
曾经繁盛和热闹非凡的马街书会,实际上正渐渐走向衰败,用一年不如一年形容并不过分,马街书会是否会最终走出人们的视线,而只留给我们回忆?或者只留给我们一种文化的符号?马街书会渐行渐远?在现代取代了传统、大众文化取代了民间文化的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传统正在消失。而伴随传统逝去的是文化,尤其是民间的草根艺术、草根文化。中国一个最普通村庄的最普通村民的忧虑,也道出了整个中国曲艺的尴尬与艰难。
第三届安徽曲艺节暨 2005 年安徽文艺论坛———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术研讨会举办时,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在开幕式上针对曲艺现状发表了自己不无忧虑的看法“: 自从我主持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工作以来,发现很多传统曲艺已经岌岌可危,甚至行将消亡。”
三、不得不说的人
(一)最年长的说书艺人—————余书习
今年已是88 岁高龄的老艺人余书习(宝丰县周庄镇耿庄村人),鲁山、宝丰、郏县一带著名三弦书弹唱艺人,同时也是2008 年宝丰马街书会暨全国鼓曲唱曲邀请赛上最年长,而且也是参会年头最久的老艺人。他跟笔者述说了他与马街书会的情缘:自小起,他便跟随本家哥哥学唱三弦书,在三里五村演出。14 岁那年,听哥哥说第二天要带他赶马街书会,他激动得一夜无法入睡。翌日早上4 点多出发,他和哥哥步行30 多里来到马街。那时书会现场早已人山人海,演出棚一个挨一个,他们就在人场里摆下摊位,亮出行头,弹唱起来。临中午时,他和哥哥被“写”走,价钱高出平时许多。打那年起,他便年年赶马街书会,70 多年从未间断。在述说的过程中,老人不时爱抚地拨动他那已有300 多年历史的三弦。笔者请老人弹奏一曲,老人两眼微闭,神情专注,调弦、定音、抚处,一曲原汁原味、古韵质朴的乐音,砉然而出,那乐音不轻不重,不缓不急,仿佛行云流水,又仿佛村曲野籁,温柔地拨弄着人的心扉,拨弄着人久远的尘封记忆。弹奏完毕,老人动情地说:“玩着(指弹、唱三弦书)老美,玩着老开心。我真希望马街书会越办越好,真希望唱三弦书后继有人。”
(二)“豫东第一鼓”———李万臣
参加2008 年马街书会的“豫东第一鼓”,唱大鼓书的李万臣今年48,还没讨上老婆,一生都在路上,在演出。
这样一个人,在马街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他或许都会被人认为是乞丐。可他不是,就在竹板一响的瞬间,他像换了一个人,平时灰暗的眼神,变得放光,他看着你,比划着,但是和他对视,你完全能感觉到他把听众射穿的欲望。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唱到激动处,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一瞬间,所有的喇叭里传出来的嘈杂都淹没在他那苍劲的嗓音里,你看到的是一个热情、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和幽默感的艺人。足足20 分钟,一大片摄影师和观众惊呆在那里。
掌声四起时,他憨厚地和众人笑笑,刚才的“风光”如真魂出壳般消失了,老李就是老李了,又开始变得局促不安,说话结结巴巴,含混不清,他的书则依然“写“不出去,这样的境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像他这样唱大鼓书的,已经很少有人听得懂了,更没有人再像以前那样,把他请到家里演出。今年也一样,一直到11: 30,还没有人找他商量价格,但是那瞬间的震撼,让不少观众纷纷掏钱给他,这个倔强的老人一一拒绝。李万臣并没有马上离开马街。之前有记者告诉他,准备为他争取到晚上7 点县礼堂演出的机会。他不说一句话,但是他的表情告诉你,他对那个舞台充满好奇和期待。
(三)堂吉诃德似的张满堂
张满堂在当地甚或在诸多艺人当中,是个名人。他的出名在于他热心马街书会事业。2008 年马街书会快中午的时候我们终于见到了他,满身的黄土和嘴角起的燎泡使他看起来有点憔悴。每年会期,他家里总挤满了艺人,有时候来的人多,不够住,他自己打地铺,还把儿媳妇结婚时的新被子拿出来用,他的热情招待,让每个来马街书会的人都把他这里当作了家。“将来会不会没有说书的了?老艺人一个个老了,新艺人青黄不接,就没有人学!”张满堂焦虑地说。“我是马街的,从小跟着艺人拱过草屋,钻过麦秸堆,我对书会太有感情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做过的一个梦,我梦见东河说书的热闹得很,里三层外三层,我从大人腿下往里钻,结果进不去也出不
来,我急得哭醒了。”“将来说书的没有了,我可不甘心!那毕竟也是我的梦!”就是他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经过筹备办起了马街说书研究会,还制定了章程,目的就是通过研究会给艺人们提供一个长期交流的平台,团结说书的艺人,挽救书会。他还先后举办了四期擂台赛,所有的组织、奖品包括来往人员的接待等费用,都是他自己垫资。“我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张满堂自嘲说。张满堂的精神感动了太多太多的艺人。“说书人,富的几乎没有,书就是自己最大的财富。他们除了说书,好多人啥都没有!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唤起大家都来关心一下书会,好多时候钱是没用的,人与人之间需要热心肠,需要热心的流动,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相互感染,马街书会也才会真正久盛不衰。”说这番话的时候他不禁的望了望周围的书摊。
(四)偶遇的双胞胎姐妹
书会到了下午3: 00 左右,大部分艺人的书都已写出,书会也即将落幕,忽然狂风大作,黄土漫天飞扬。笔者跟随还未来得及离开会场的艺人在舞台的大幕下避风,有一对在收拾行李的双胞胎姐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攀谈中得知她们姐俩一个叫陆书娟,一个叫陆文娟,今年18 岁,南阳人,是书会会长张满堂的干女儿。姐俩平时就非常喜爱曲艺而且一直在学习,书会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她们从正月初四就来到马街在干爹的帮助下跟老艺人们专心学艺。
四、书会的一点思考
自从2006 年马街书会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上至国家下至当地各级政府都在其保护和传承上花了大力气。无论是每年的所拨专款(2007 年是1.3 亿,2008 年是1.8 亿),还是到会场的各家新闻媒体(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旅游卫视、河南卫视、香港《大公报》、河南《大河报》等等),以及在书会期间举办的全国民间艺术大赛、全国鼓曲唱曲邀请赛、河南省少儿曲艺展演和在书会现场搭建的的书会竞拍舞台等各种曲艺赛事和活动等等无不向我们昭示着书会的勃勃生机。但是书会所面临的的瓶颈问题确也是不容回避的。就我个人认为,政府所做的组织和提升的主导力量,不仅仅应停留在会场设施的完善,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影响,更重要的应该是给民间艺人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让他们有激情去创作去演唱。无论是1.3 亿还是1.8 亿,对于参加书会的艺人来说,那也许只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根本无法想象那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我们可以用其中的很少的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聘任民间艺人到当地的各类学校开设课堂,教授技艺,这样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素质教育,还重视了民间艺人,更大程度的发挥了他们的作用,无论是对书会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对培养了新人,给书会注入新鲜的血液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尾声
马街书会作为中国现今两大书会之一,被称为“中国曲艺界的行当会”,其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研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马街一行使我对马街书会以及这一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对民间艺人们的生活现状以及文化遗产的传承多了一丝忧虑。本人希望能够通过田野考察的肤浅探讨为以后的研究者抛砖引玉,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