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精彩3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现代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和感受。

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阅读和分析。

2. 活动一: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和影响,并列举一些例子。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3. 活动二:文本阅读

学生阅读一篇有关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关系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4. 活动三:作文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短文,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5. 总结与评价: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文,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文学作品的人生智慧

导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这些警句所蕴含的人生智慧。

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阅读和分析。

2. 活动一: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生智慧,并列举一些例子。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3. 活动二:文本阅读

学生阅读一篇有关文学作品中人生智慧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生智慧元素和对人们的启示。

4. 活动三:朗诵和演绎

学生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诵和演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生智慧,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评价: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文学作品中的人生智慧,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朗诵和演绎的作业,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篇三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文本解读能力

  1 在理解中建构

  文本的合理解读就是要准确的理解,对文本构建的世界进行感知和探寻,让自己走入文本中,体会文本世界的意义和情感。对文本的理解要对作者的思维和立意重新揭示和分析,应该尊重作者的本意,避免将自己的理解力超越和凌驾于文本之上。解读者应该实现与文本的近距离贴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激活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修养和感悟力。

  2 在整体中关注局部

  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是静态的文本,语文教师不仅是教材的解读和传授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开发和创建者。教师要按照语文阅读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结合本文的特点,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感知和解读,从专题和板块中解读文本的体例、内涵、人文精神等。语文教师要正确解读本文蕴含的深意,提高自己的解读能力,处理好本文诠释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语文阅读文本有许多空白点和争议点,教师要在解读整体的同时,对这些局部和细节进行关注。教师要对文本中特定的局部展开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并加以拓展,实现本文的个性化和创新性解读。

  3 在确定后关注模糊

  语文阅读文本的写作大意基本能够确定,阅读者一般掌握了文章的脉络、思想、情感就可以明确,不能随意改变或者曲解,更不能将主观想法强加在文本之上。但是文学性文本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人们可以大概接近作者的本意,却很难与作者的想象完全一致。

  4 在多元中重视一元

  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文本的终极价值具有多层取向,文本解读应是多元的。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也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结果与标志。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因为它永远处于与解读者对话的意义生成过程之中,解读者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文本解读也要重视一元,也就是在解读过程中选准一个角度把文本读深、读透,读出文本的本来面目和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借助“历史学解读法”,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世界观、艺术风格、创作意图和动机为解读出发点,以恢复作者的原意为解读目的。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文本解读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决定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因为教学活动和过程要依据教学设计开展,因此必须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将对语文文本的良好解读融入教学设计中,提升其对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1 教学设计展示出文本的审美性

  语文教学承担着初中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使命,因此,阅读教学设计应该凸显审美性,预设出美的教学环节和过程,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和热情,通过审美性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形成良好的审美认知和表达能力,加强审美修养和态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中传播美和实践美。

  2 充分预设,突出阅读教学的生成性

  语文阅读教学要体

现文化的建构和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师生都有鲜活的思维和情感,因此教学活动不是僵化固定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这种生成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性规律,能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为课堂变化与意外问题预留弹性空间,实现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应变方案。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情,对文本进行科学整合,使其更好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同时在文本内容上选好切入点,预设宽松的解读空间,能让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实现文本资源的创新和丰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重新构筑文本思想内涵,培养自由、创新、具有个性化的文化主体意识和能力。

  3 追求个性化设计,促进初中生人格发展

  语文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师生双方在阅读中体验本文作者的情感,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个性化文本解读的重要纽带。教学设计的个性化过程,能凸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魅力和风采。语文教师应该把握本文精髓,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能科学进行解读和指引,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运用教师的本文解读体会和教学经验,充分展示个性色彩,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和感受,让不同性格、爱好、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思想上的升华与人格的完善。

  4 体现实效性设计,凸显本文的教育与文学功能

  阅读教学设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将文本资源进行优化重建,能对文本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同时要注意教学设计问题的梯度性,能分层设计,使不同学习梯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不仅要重视文本解读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在对文本的文学解读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文学的向往和思考,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文本解读和设计是有机统一的,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理论和修养,对文本进行独到、精细、准确的解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将智慧和体验凝聚成有效教学设计,为创建良好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做出贡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农业经济学模块化课程改革研究论文【优选3篇】

—、“农业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人才培养体系[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改革试点专业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切需要进行配...
论文2017-08-04
农业经济学模块化课程改革研究论文【优选3篇】

分析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论文【经典3篇】

摘要: 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音乐层出不穷,但真正成为经典,让人口齿相传,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很多。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自xx年,何占豪和陈钢创作此作品以来,蜚声中外乐坛。“洋...
论文2019-07-05
分析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论文【经典3篇】

思修论文【优秀3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思修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
论文2015-02-05
思修论文【优秀3篇】

试论永春县生态茶园的建设模式(精选3篇)

建设生态茶园是现代茶园的发展趋势.永春县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区,特殊的气侯条件要求其生态茶园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作 者: 陈金英 作者单位: 福建永春县林业局,福...
论文2011-03-07
试论永春县生态茶园的建设模式(精选3篇)

双师教师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 职业教育文化既有一般教育文化的功能,又有自身的特点。以需求为导向办学决定了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旨在构建文化育人特色,进而能动地作用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遵循组织文化对接的机理,学校采取系...
论文2012-02-05
双师教师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论文(实用3篇)

研究教学交互的纪律对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以人文化成为宗旨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论文。新课程鼎新要求语文教学适应新时代的特点,而语文教学中实施交互式教学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
论文2015-07-07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论文(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