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研究论文(实用3篇)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研究论文 篇一

标题: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民族体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也承载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民族体育精神的定义、来源和特点的阐述,探讨了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民族体育精神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民族体育精神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民族体育精神、内涵、价值

一、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二、民族体育精神的定义与来源

民族体育精神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它来源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包含了对健康、团结、公平和自强不息等价值观的追求。

三、民族体育精神的特点

民族体育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健康与和谐:民族体育精神强调健康和和谐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身体和心灵的健康。

2. 团结与协作:民族体育精神强调团结和协作的精神,鼓励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 公平与公正:民族体育精神强调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和不正义,倡导公平竞争和公正评判。

四、生态文明建设对民族体育精神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对民族体育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增强环境意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民族体育精神中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2.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民族体育精神中对健康的追求和培养。

3.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合作共赢的理念,促进了民族体育精神中对团队合作的培养和强化。

五、弘扬和传承民族体育精神的策略和建议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民族体育精神,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和建议:

1.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民族体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增强公众对民族体育精神的认同和理解。

2. 建设体育设施: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人民提供更好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为民族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 引导社会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和弘扬民族体育精神。

六、结论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具有重要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弘扬和传承民族体育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促进人民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研究论文 篇二

标题: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民族体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需要传承传统,又需要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民族体育精神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传承和创新民族体育精神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推动民族体育精神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民族体育精神、传承、创新

一、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传统的民族体育精神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创新民族体育精神,以促进民族体育精神的发展和传承。

二、传统民族体育精神的特点与现状

传统民族体育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融合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

2. 以健康为核心,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

3. 倡导团结与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 强调公平与公正,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和不正义。

然而,传统民族体育精神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1. 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下降。

2. 社会竞争压力增加,团队合作的精神逐渐淡化。

3. 价值观念多元化,对公平和正义的关注程度不一。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应采取以下策略和建议,传承和创新民族体育精神:

1. 传承传统精神: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对传统民族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高公众对其的认知和理解。

2. 引入生态理念:在传统民族体育精神中融入生态理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团队体育活动,培养和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4. 推动公平竞争:建立公正的竞技环境和评判机制,促进公平竞争和公正评判,强化民族体育精神中的公平与公正价值观。

5. 引导创新发展:鼓励创新性的体育活动和项目,推动民族体育精神的创新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四、结论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传承和创新民族体育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传承传统、引入生态理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推动公平竞争和引导创新发展,我们可以促进民族体育精神的发展和传承,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研究论文 篇三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研究论文

  摘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技能与思想道德生态化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展开了深入地研究。研究认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并发挥其民族体育的民族性与特色性的优势,能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创设良好的群众基础,扎实其创新的动力。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明;研究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其源发与运用的群体原生态性,决定其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形式与内容统一性。又因民族传统体育往往是在地区传统美德、地区群众身体与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体育科学文化知识的科学性研发,实现了体育科技与地区思想道德建设的统一,既具有生态根源性,也具有体育科学性和思想道德引导与教化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地去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价值,具有非常切实及深远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容

  1.1生态功能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项目一样,都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由于其创造与产生的地区居民的风俗、工作、自然环境与创立之初的科技水平不同,因而,其功能具有显著的生态特色。如:图腾信仰下的健身功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某个特定民族和地区的图腾信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立足在对某种自然现象的敬畏与规律利用基础上,根据该地区的各种特点,研发具有祭祀等意义的体育技能。像武术中的各种门派的区分,尤其是以各种动物名字命名的拳种,如猴拳、螳螂拳与鹰爪拳,以及其他的摔跤、太极与打陀螺等,都充满着信仰指导下的健身追求。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身体极限创造性发现与发挥。在上述信仰和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敬畏的精神基础上,各地区会从珍爱自己的物质基础出发,加强对自然的顺应与保护,从研发提高自身机能的技能开始,实现自己能力提高基础上的对自然的保护与热爱。如赛龙舟等民族体育项目,其就是立足在地区水乡特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存技能的体育科学化。

  1.2生态技能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的技能,以生态性为基础,以生态性为标准,以生态性为追求。其技能生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技能研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追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各项技能,其共同点就是强调运动者对自然的适应性,和尊重自然规律下的创造性。例如赛马强调对草原的自然适应性,赛龙舟对水的适应性,放风筝是对风的适应性等。这些技能的研发和运用,不仅不会破坏生态反而会丰富生态类型。器材与场地研发取材和保护自然为追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最大生态性特征,就是其器材研发和场地建设的生态性,不仅不需要对现有的场地进行各种现代化的硬化等改造,反而更加追求自然、绿化与环保,各种草地、乡间空白地、城市的空地等,无需加以刻意性甚至破坏性的建设,都可以开展此类的运动,如武术、抖空竹、打陀螺等,都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

  2生态文明建设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研究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高位战略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传承方式,不断地产生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变迁,其民族化与国际化在相互促进与有益补充中得以科学发展,从文化生态结构、生态发展模式及生态修复机制等方面实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充实与创新。

  2.1传统美德强化

  生态文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以健身技能为载体,以民族传统美德为基本文化内涵,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群众化、普遍化、地区体育特色化与地区文化特色化的特点,实现了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切入的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性。表现两个层面:强调团结互助。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现形式而言,多以合作的形式出现,即使有些是可以独立完成的,但在团队形式出现的情况下,更具有美观与震撼力,如太极拳的练习,单人练习与多人一起练习的效果显然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地区范围的团结互助,更能强化合作中的共同进步,不仅强身健体,也实现了交流与学习中的和谐进步。例如悠悠球项目的日常技艺交流,象棋与围棋活动消遣性娱乐等,承载了社区居民甚至陌生人之间的友谊建设功能。强化谦虚宽容。即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练习,学会谦虚与宽容,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理念,把人外有人的低调态度,相互传播与影响,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这种美德的发扬,不仅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为项目技能的创新创设了空间,也让大家都保持着积极学习做学生的态度,为个人成长和他人的进步作出了技能共享的贡献。如“中华武术,具有追求人自身、人际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内在和谐价值,具有化解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人文危机、生态危机以及价值危机的外在价值。”

  2.2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创

  生态文明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打造民俗体育活动圈、构建生态体育服务体系、开发大众化民族竞技体育、拓展校园民族特色体育等路径,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创新。表现在两个层面:创新文化氛围打造。在人们对所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愈发重视与爱护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无论是场地的生态性、器材制作的生态性与活动形式的生态性,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体育运动与精神提升的需求。其中,人们健身养生理念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正视与重视,都从人们的内在需求推动良好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让人们在体育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在体育精神的提纯与发展中,切实地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载体,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方式实现自己的身心追求。创新项目推广。这种项目包括两个方面:原有项目的原生态性推广,例如:某种一直被某个少数民族所传承的体育项目,被发现与整理后向城市与社区推广;原生态项目创新后的推广,如针对某体育项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结果推广,减少其封建迷信元素,强化其对人际关系或疾病治疗的功能等,如:五禽戏、易筋经与气功等。这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从思想道德与文化方面强化了对精神健身的积极意义;第二层面,从生态文明下民族传统体育科技知识方面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容,进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功能、文化意义与精神的时代性优化。

  3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在挖掘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意义基础上的,从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道德教化功能切入,以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性技能为载体,把其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性、社会操作性、区域特色性与功能定向性等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态坚持、发扬与运用中,追求健身、健心、健美、生活调剂与竞技娱乐等多样性的活动需求满足,让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体育精神文明健身,随着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多彩,而不断地实现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与功能多元化,最终达成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孙永梅,王全军.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2(1):92-95.

  [2]陈帅,陈钢,陈璐.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的核心社会结构形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54-57.

  [3]冯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化与国际化辨析[J].体育与科学,2011(3):90-92.

相关文章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5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徽少与母居,尽力孝养.及长,好经史.性审[1]慎,不妄交游.……周文与语,奇之,以徽为记室参军兼府主簿.作 者:涂德元作...
论文2017-09-01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5篇】

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精选3篇)

摘要: 历史影视作品是影视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将历史影视作品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历史教学活...
论文2011-06-08
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精选3篇)

电视栏目改版的现实动因特点与方向论文【优选3篇】

论文关键词: 栏目改版中国电视现实动因20世纪80年代节目创新90年代精品栏目电视媒体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从1990年代至今,栏目“改版热”一浪高过一浪。然而,...
论文2014-03-08
电视栏目改版的现实动因特点与方向论文【优选3篇】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推荐3篇】

一、以激发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年龄小,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善于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奇性、挑战性,从而使学生...
论文2011-09-01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推荐3篇】

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反思的论文(优选3篇)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讨论的焦点,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音乐课程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处在一种尴尬境地,同时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
论文2016-03-07
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反思的论文(优选3篇)

基于模糊判别模式的近因识别论文(精简3篇)

一、近因原则概述近因原则( principle of proximate cause) 是指保险法中确立的,只有因保险事故的直接原因所造成的保险标的的损失,保险人才予以赔偿的原则。在保险事故处理中,首...
论文2012-02-02
基于模糊判别模式的近因识别论文(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