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精彩3篇】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首先,改变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为中心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改变教学方式,引入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问题解决的活动,让学生们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改变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学生只需要记住和复述所学的知识点。而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改变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而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听音频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来改变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教学,而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例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改变教学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教育技术和工具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在线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学习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过采用个性化教学、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三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想方设法创设和谐、生动有趣、富有活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猜想问题
学生被动学习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弊端之一,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极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探究、合作”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减少教师讲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常常用反复解说来代替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关注的是自己的表演,忽视的是学生的参与,教师垄断了课堂的话语权,把学生置于失语的境地。教师生怕学生没有听明白,没有听懂,对知识一讲再讲,怎么会让学生不厌恶学习呢?这样的话,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呢?其实,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能力只有在学习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我们教师要改变对学生不敢放手的心态,要敢于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大胆地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担心教学时间不够,教学任务完不成,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比学会某一知识更重要、更快乐。
比如,我在教“两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267÷21=()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先让学生回忆除数为20的时候是用几去试商的,再引导学生思考,现在除数变成了21还能不能再用1去试商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思考,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说出来,再鼓励学生去计算。学生通过计算后,有学生回答其实和除数是20的时候基本一样算的,从而掌握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
二、鼓励学生手脑结合,感受探索乐趣
教师要努力将数学教学知识,尤其是不容易物化的应用题教学、计算教学、设计成可以看得见,可以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个性的发展。
比如,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课,如果就让学生听老师说并记住,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更不会运用。因此,我是分两步设计的: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摆三角形的小棒,3厘米、5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4根,他们任意选择三根小棒来摆三角形。把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尺寸记下来,再任意选择两根小棒加一加,和第三根小棒相比较,哪组的尺寸长。
第二步:给学生一组分别是2厘米、2厘米、5厘米的小棒,使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看看学生能不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刚开始很多学生不相信,都使劲地摆,可是摆来摆去还是摆不成三角形,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道理。
学生积极“做”起来了,就会动脑、动口、动手,使思维得到发展。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在摆三角形的过程中,突然有学生提出:两边加起来与第三边相等的时候能不能摆成三角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思考过,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摆摆看。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两边加起来与第三边相等的时候是不能摆成三角形的。 通过“做”,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对知识真正得到了理解,深深地把知识印在了脑海中。
三、引导学生猜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我
们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让所学的知识产生强大的魅力,让这个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猜想,学生们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对不对,扣住他们的心弦,让他们进入到最好的学习状态。根据教师故意设置的这个悬念,再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究,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当他们通过探究,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时候,可以想象,学生们当时的激动时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他们感受到学习知识原来是这么的有趣,成功可以带来这么的快乐,这样学生们会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比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猜想,我这样设计:
我先出示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分数”,让他们读读,说出几个分数,并说一说分数的意义,学生们很快就完成了。接着,我在分数的前面加上一个“百”字,再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谁来说一个百分数啊?这时,学生愣住了,因为他们还没有学过百分数,根本不知道百分数是怎么样的。根据心理学的观点,学生的认知遇到了冲突,他们就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从而形成问题与思维发展的生长点。因此,我说:“你们认为百分数应该是怎么样的啊?”学生们有的认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有的认为“分子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有的认为“可能会有其他的写法”不管怎样,他们已经进行了猜想,并非常想知道百分数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数,他们的主动要求学习知识的热情得到了空前的高涨。
总之,学生是充满灵性的,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运用智慧,调动全部的激情,使自己从“传授者”变为“研究者”。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的主动权。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大大胆探究知识,和学生共同经历快乐的数学课堂,享受数学学习的奇妙与乐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学习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参考书目】:
①《小学数学教师》2009.52009.92010.72010.9
②《小学教学设计》2009.92009.32010.22010.9
③《小学数学教学》2009.42009.92010.6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