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精彩3篇】
浅析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篇一
标题: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挑战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诊断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手段,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逐渐显露出不足之处。因此,对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最新科技的需求。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1.2 临床医学需求的变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诊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分子诊断学作为一种高精准度的诊断手段,对于提高临床医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改革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培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医学学生势在必行。
2.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挑战
2.1 培养教师的能力
分子诊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改革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验技能。
2.2 实验设备和资源的限制
分子诊断学实验需要使用一系列的高精密设备和昂贵的试剂。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设备和资源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改革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需要解决实验设备和资源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实验操作。
结论: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是适应科技发展和临床医学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然而,改革过程中将面临培养教师能力、解决实验设备和资源问题等挑战。只有克服这些挑战,才能够实现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改革,为培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浅析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篇二
标题: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效果评估
引言: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是适应科技发展和临床医学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然而,如何制定有效的改革策略并评估改革效果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
1.1 提升教师能力
为了适应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教师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此外,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也是提升教师能力的有效策略。
1.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分子诊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医学的需求,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同时,引入案例分析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2.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估
2.1 设计合理的评估指标
评估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对分子诊断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评价意见等因素。
2.2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为了全面评估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报告评分、学生讨论和教师评估等多种评估方法。通过综合分析不同评估结果,评估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结论: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包括提升教师能力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在评估改革效果时,需要设计合理的评估指标,并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估,才能够了解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浅析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篇三
浅析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研究在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改革及其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结果表明改革后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均有明显提高。
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一般包括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两个重要环节。实验报告的完成指学生把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操作过程、实验结果等资料加工整理,撰写成汇报性书面材料的过程,实验报告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实验的状况和进行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实验报告的写作是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前,多数学生的实验报告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本文对实验报告的改革及其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进行了探讨。
1实验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分子诊断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不重视,不想花时间在实验报告写作上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不明白实验报告写作的重要性。
1.2照抄现象严重
多数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实验目的、原理、主要试剂、操作步骤等部分都会照抄实验讲义上的原文,再把实验结果往上一填,一篇实验报告就完成了。这样就造成许多实验报告几乎一模一样,学生对实验理解不深刻,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1.3虚假结果现象严重
由于很多教师以实验结果是否正常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这就促进了学生为求好成绩而修改实验结果的现象发生,而且该现象在高校中非常普及。
1.4缺乏学生的反馈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许多实验课程没有建立较好的学生建议反馈制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获得足够的有效的教学反馈信息。
2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实验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
2.1在思想上强调重视
在首次实验课时就告诉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是整个实验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实验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与以后的科研论文写作密切相关,并且有助于逻辑、语言等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实验报告才可能写得好。
2.2改革实验报告写作格式,建立论文式实验报告的写作模式
常规实验报告的写作一般要求:①题目;②实验目的;③实验原理;④主要试剂和仪器;⑤实验操作;⑥实验结果。这种写作格式是造成学生实验报告照抄现象的重要原因。而我们所改革进行的论文式实验报告格式如下:①题目;②摘要;③主要试剂和仪器;④方法,强调不能照抄实验讲义上的操作,要求用尽可能简练的文字描述操作要点;⑤结果,要求尽可能详实的
描述结果;⑥讨论,整个报告的重点部分,要求结合实验原理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2.3建立学生建议反馈机制
通过在每次的实验报告后增加学生评议内容,让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学习收获、不懂的问题、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对实验条件的意见或建议等做评议,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论文式实验报告的实施情况
3.1实施方案
3.1.1分组选择同一教师(甲)所任教的4个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班,每班学生人数16人。随机挑选2个班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为正常组。正常组和实验组的授课内容、方式等完全一样,唯一区别是正常组学生按常规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实验组学生按论文式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3.1.2实验报告批阅实验报告批阅时将两组学生的实验报告打乱混合后交给另一名其他班的实验课教师(乙)批阅。成绩评定按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全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3.1.3实验内容考核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突击式考试(即事先未向学生说明要考试),由另一名教师(丙)出题、考试及评分,考试分笔试和操作两部分,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考试内容为已做过的分子诊断学实验内容。
3.2实施结果
3.2.1实验报告成绩实验组与正常组相比,优秀率从13.7%提高到31.3%,良好率从35.7%提高到73.7%,不合格率从9.3%下降到2%,成绩提高非常明显。
3.2.2实验内容考试成绩实验组与正常组相比,80分以上人数从10%提高到30%,70分以上人数从36.7%提高到66.7%,及格人数从70%提高到93.3%,不及格人数从30%下降到6.7%,成绩提高非常明显。
4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报告改革,特别是论文式实验报告的`施行会让学生感觉他们不是在写一篇普通的实验报告,而是在完成一篇小论文,从思想上提高了其重视程度。在改革中,我们要求学生在书写论文式实验报告时弱化对实验讲义上已有内容如目的、原理、试剂、操作等原文的依赖,要求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对上述部分加以总结,并强调结果和讨论的重要性,特别要求学生结合原理对自己的结果加以讨论。这样写出来的实验报告就比较有个性和特点,不像以前那样千篇一律。还要求学生在书写论文式实验报告时真实记录结果,并对真实结果加以详尽的讨论分析。有的同学虽然结果不正常,但能依据所学知识详实分析原因,学生在思考“我为什么实验失败了?”的同时对教学内容也有了深刻的掌握,在对结果进行讨论时,论据充分,合情合理,这样反而博得批阅教师的青睐,获得较好成绩。因而实验组许多学生不再需要以编造虚假实验结果的方式来获取好成绩,转而将精力放在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讨论上,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通过在每次实验报告后的学生评议内容,使得教师了解到了诸如学生对实验课的思想态度;学生对实验技术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馈;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管理、实验条件的意见等;通过将这些学生意见及时整理并加以分析,可以得出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优、缺点,便于教师及时总结和修正,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这不仅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增加师生沟通,还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对常规实验报告进行改革顺应了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讨论能力,也促使学生逻辑与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以后撰写科研论文奠定基础,从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两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新才,文志斌.提高学生实验报告写作能力之管见[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7-78.
[2]林述英,施小芳,李微.用小论文形式撰写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