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论文【优秀3篇】
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论文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于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本文将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途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社会的新生力量,承载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希望。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也是他们在社会中立足的关键。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问题。首先是道德观念淡薄。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多元化,道德观念也变得相对淡薄。其次是道德行为不端。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利益的驱使时,往往会选择违背道德的行为,如作弊、舞弊等。还有一些大学生存在道德失范现象,对待他人不尊重、不关心、不关爱。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和自身的成长。
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途径。首先,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大学生道德建设,加强相关课程的设置,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学校应该加强组织引导,建立起全方位的道德教育体系,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共同参与,家庭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引导和监督。
总之,大学生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相信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将会不断提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论文 篇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道德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道德建设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道德建设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使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和品德等方面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础,也是他们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问题。首先是道德观念的淡薄。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利益时,往往只顾自己的私利,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其次是道德行为的不端。一些大学生存在作弊、舞弊等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品行和形象。还有一些大学生存在道德失范的现象,对待他人不友善、不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从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效果。其次,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和实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共同参与,家庭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引导和监督。
总之,大学生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相信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将会不断提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论文 篇三
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缺失充盈
[摘要]改革开放让大学生道德文化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元性、变动性与异化性、虚浮性与躁动性、日趋世俗性与实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元性、变动性与异化性、虚浮性与躁动性、日趋世俗性与实
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日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的建构、成熟与完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对青年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冲击。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容易滋生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格格不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由于市场经济强调利润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动力,强化金钱在市场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充分肯定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苗头在校园中悄然产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给高校学生道德建设带来了复杂性和艰巨性。
市场经济冲击造成一些高校领导的思想错位和教师的道德水平下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家庭教育的误区。大学生道德意义的获得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追溯到青少年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他们道德意义获得的最直接的来源,是整个教育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家庭教育中那些出于良好的愿望,却导致不良结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即成为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溺爱型”,“高压型”,“放任型”,家风家德不正,家庭破裂,缺陷家庭等都会产生负面作用。
学校德育过程的偏差。德育目标过高,缺乏层次性。学校德育目标的定位关系到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选择和确定,制约着德育的过程,因而也是德育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
德育目标过高,脱离现实。建国以来,我们在制定和表述学校德育目标时,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倾向,德育目标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学校德育只讲理想,不讲功利;只讲方向性,不讲可能性。目标过高,长期来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不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更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建设者”。德育教育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德育目标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很难实现,出现了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空”的现象。
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基础文明是健康的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是青少年所必须接受也必须身体力行的东西。德性修养则主要反映了一种道德境界,它是高于基础文明之上的,既包括了内心状态,更反映了外在行为。德育应该从基础教育入手。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观念存在着一个难以越过的“禁区”,即谁都不敢对德育目标降低要求,似乎德育只能讲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德育不能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出发,由小及大、循序渐进地进行。
德育内容单一,缺乏全面性。由于德育目标笼统、过高,缺乏层次性而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单一,不全面,脱离社会现实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观念规范和行为规范不全面。从观念规范方面看,不仅缺少现代人才品德规范,而且还缺乏普通社会公民层次的观念规范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规范,如缺少伦理道德观念,礼仪观念等的规范。在行为规范方面,缺少全面养成行为规范训练,如缺少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训练,遵纪守法等传统美德行为规范训练。
德育方法简单,缺乏人文关怀。长期来,我国学校德育的方法较为简单,主要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极少与学生进行思想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是照本宣科地说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德育课显得枯燥乏味。不管学生是不是真心、真正接受,只要考试时写得出来就能及格,得高分。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也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容易形成双重人格的现象:学生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就“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使德育变成了走过场,严重削弱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德育和其他各育相比,对教师的知识素质、人格要求是较为全面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还存在着年龄偏高、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较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途径。
以自我教育塑造主体人格。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修养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系列思想矛盾的运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改革德育传统模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情感和动机;组织自我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习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通过日益加深的对道德规则,道德规范的认识达到彼此心灵相通的境界,达到一种互惠的对对方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并在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认识和领略到真正符合人性的东西,体验到更深刻的自我肯定,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影响与父母的教育。走出家庭误区,优化家庭教育,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家长要了解教育规律,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把握孩子如何发育,心理如何发展,知识如何获得,人格如何培养等等。同时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家长应该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以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正确的说教,模范的行为教育影响孩子。还要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爱孩子应有其道,适其度,得其法,求其效。最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同步进行,家长应主动与学校密切配合,主动沟通并听取情况;学校应了解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条件和方法,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取得家长支持,共同促进教育过程的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庭和学校两个主阵地的教育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德育改革。对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改革现有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应有的效果。
改进德育目标,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改变德育内容单一化倾向;改进德育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创建健康、合理、有序的社会道德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振远.在校园与社会间发育和变异的大学生道德文化[J].青年文摘,1998,(7).
[2]张文杰.高校网络建设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1998,(11).
[3]杨林国.当前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