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论文【实用3篇】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论文 篇一
在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是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它要求准确地记录和计算企业在期末的各项财务数据。
首先,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期末数之前,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账户进行核对和调整。这包括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各项资产的确认和计算,以及对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短期借款等各项负债的确认和计算。同时,还需要对所有者权益进行核对,包括股东投资、利润留存等各项权益的确认和计算。只有在核对和调整完成后,才能进行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
其次,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方法进行。通常资产负债表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在填写资产部分时,需要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分类进行列示,确保每项资产都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填写负债部分时,也需要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分类进行列示,确保每项负债都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最后,在填写所有者权益部分时,需要将股东投资、利润留存等各项权益列示清楚,并确保其总和与资产和负债的总和相等。
最后,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时,需要注意准确性和一致性。准确性是指填写的数据要真实、完整,不得有任何虚假或遗漏。一致性是指填写的数据要与其他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相一致,不得有任何矛盾或差错。为了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可以进行多次核对和复核,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和确认。
综上所述,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是一个重要的会计工作,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核对和调整,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方法进行填写。同时,还需要保证填写的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以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通过合理的填制资产负债表期末数,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论文 篇二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一份重要的报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而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是完成这份报表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时,首先需要进行资产的计算和列示。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在计算资产时,需要对每个资产项目进行确认和计算,确保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在列示资产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等,以便更好地展示企业的资产结构。
其次,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时,需要进行负债的计算和列示。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和义务,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等。在计算负债时,也需要对每个负债项目进行确认和计算,确保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在列示负债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如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等,以便更好地展示企业的负债结构。
最后,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时,需要进行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和列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权益,包括股东投资、利润留存等。在计算所有者权益时,需要对每个权益项目进行确认和计算,确保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在列示所有者权益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如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等,以便更好地展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结构。
综上所述,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是财务报表的关键步骤之一,需要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列示。通过合理的填制,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在进行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时,需要严谨认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论文 篇三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论文
资产负债表的金额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年初数”,二是“期末数”。“年初数”一般按上年度年报的“期末数”填列,如遇政策变更需要进行追溯调整,或发现以前年度有重大会计差错等,则应按规定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不过,这些事项未必每年都会发生,而且调整后一般就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年初数”相对稳定,变化的几率很低。“期末数”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而其实质是季、半年、年度期末所在月份的“月末数”,所谓一季度资产负债表,就是3月份月报的资产负债表,而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当年12月份月报的资产负债表。尽管如此,由于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至少每月变动一次,因此其填报就显得相对重要。本文试以《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为例,介绍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列。
新《制度》下的资产负债表与行业会计制度及原《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比较,其重要特点是不少资产项目以净值反映,大部分资产减值准备在其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反映,而相应的资产原价(《制度》中称为“账面余额”)在所有报表中并不反映。这样,就增加了资产负债表资产类项目的填制难度。
资产负债表作为静态报表,一般应根据会计科目期末余额(以下简称余额)编制,由于《制度》规定的报表项目与相应会计科目的名称和涵盖面差异较大,所以各具体项目填列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
一、按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有些报表项目与总账科目的名称与涵盖面完全一致,所以制表时只要将有关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过入报表项目即可(如其余额与正常余额相反,则以“—”号填列)。《制度》中属这种情况的科目(项目)有: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
、工程物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专项应付款、实收资本(股本)、已归还投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固定资产”科目与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相对应,也属于按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的类型。
二、按几个总账科目余额之和填列
“货币资金”项目应按“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余额合计数填列;“未分配利润”科目,则按照“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科目余额合计数填列,如果其余额合计数在借方,则以“—”号填列。
三、按一部分明细科目余额合计数填列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明细科目余额的合计数填列:“递延税款借项”、“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应分别根据期末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四、按剔除部分明细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科目的余额,剔除本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各明细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就是应填入“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项目的金额。
“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按照“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到期的摊销金额后的余额填列。
五、按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备抵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其他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应分别按照各该科目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有关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或股权投资的减价值准备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项目,应分别按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科目余额减去“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六、按照几个科目(或明细科目)余额加减后的'金额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部分项目,应按照几个科目或明细科目的余额相互加减后的金额填列,其公式如下:
“短期投资”项目金额=“短期投资”科目余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余额 1年内到期的委托借款明细科目(本金、利息)余额合计—“委托借款——减值准备”科目中1年内到期的委托借款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
“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应收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 “预收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科目余额—“预付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 “应付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存货”项目金额=“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材料”、“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余额合计 季节性生产停产期间“制造费用”科目期末余额—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材料(商品)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
“待摊费用”项目金额=“待摊费用”科目余额—“待摊费用”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明细科目余额合计 “预提费用”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金额=“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明细科目余额合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有关1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
“长期债权投资”项目金额=“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余额—“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投资余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有关1年以后到期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 1年以后到期的委托借款(本金、利息)—1年以后到期的委托借款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
“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科目余额—“应付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 “预付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
“预收账款”项目金额=“预收账款”科目余额—“预收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应收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
“预提费用”项目金额=“预提费用”科目余额—“预提费用”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待摊费用”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
仍执行行业制度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列与以上介绍的方法总体上相似,但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