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学论文范文(精彩6篇)
情志学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如何处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够促进心理健康,而不良的情绪调节则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本文通过综合研究,探讨了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关键词:情绪调节、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策略
引言: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如何处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包括积极情绪的增强和负面情绪的减少。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够促进心理健康,而不良的情绪调节则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本文旨在探讨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正文: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幸福感和满意度,减少负面情绪的出现。相反,不良的情绪调节会增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因此,良好的情绪调节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
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在处理情绪时采取的行为方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包括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表达情感等,这些策略能够有效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逃避、自我否定、自我惩罚等,则会加重负面情绪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损害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情绪调节。首先,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次,学会与他人交流,寻求社会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能够有效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此外,亲近大自然、参加体育锻炼、学习放松技巧等也是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通过这些方法,个体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结论: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够提高心理幸福感,减少负面情绪的出现。因此,个体应该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通过积极应对、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来改善情绪状态,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Gross, J. J. (2014). Emotion regulation: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In J. J. Gross (Ed.), 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 (2nd ed., pp. 3-20).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2. Garnefski, N., & Kraaij, V. (2006).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specific sampl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8), 1659-1669.
情志学论文范文 篇二
标题: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研究
摘要: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和调节的能力。它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预测人际关系质量的好坏。本文通过综合研究,探讨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情绪智力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情绪智力、人际关系质量、情绪智力发展
引言: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和调节的能力。它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预测人际关系质量的好坏。情绪智力的高低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方式、沟通能力以及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本文旨在探讨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并提出一些促进情绪智力发展的方法。
正文: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发现,情绪智力高的个体更能够准确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这些能力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相反,情绪智力低的个体往往难以准确感知他人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力有限,并且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矛盾的产生。
情绪智力的发展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促进。首先,个体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这些培训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有效地调节和表达情感。其次,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此外,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促进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论: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质量密切相关。情绪智力高的个体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因此,个体应该注重情绪智力的发展,通过情绪教育和培训、观察他人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Mayer, J. D., Salovey, P., & Caruso, D. R. (200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ability or eclectic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3(6), 503-517.
2. Brackett, M. A., & Salovey, P. (2006). Measu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ith the 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MSCEIT). Psicothema, 18(Suppl.), 34-41.
情志学论文范文 篇三
古代文献对情的认识
《说文 心部》训解:“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中国古代的“情”字,大多表示情感、情绪的意思.在先秦礼乐思想的学理背景下,情被看作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3].
在《荀子 正名》中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强调人之本性,在应对外在事物时候而自然产生的内在的情绪变化.《礼记 礼运》中说:“何谓认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为能.”孙希旦《礼记集解》注疏曰:“情对有七,而喜也,爱也,皆欲之别也,怒也,哀也,俱也,皆恶之别也.故情七而欲恶可以该之.
故曰欲恶人之大端也.” 但在古代有时也以“志”来表达人的情感、情绪.如在《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使志无怒”、“使志安宁”等,其中的“志”都表达着情绪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献中认识的“情”,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反应,经过外在一定的刺激引发而产生的内在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喜怒哀忧悲恐惊等情绪,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能具备.“情”产生之时,并没有演化为外在的行动,仍主要是停留在人心中内在的心理变化.
古代文献对志的认识
《说文 心部》训解:“志,意也.”在《灵枢 本神》中提到“意之所存谓之志”.
其中说明“志”是心意存留下来而形成的心理趋向,可称之为志向.
在《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记载着“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等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杜预注:“为礼仪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从中看出《礼记》中对志的认识是高于情的,认为志是在自然本能、本性之上加上了礼乐的思想而形成的意向,能够制约人的行为,引导人向善、向正发展.志是礼所规定主导的人的价值指向,也正是郭简《性自命出》所讨论的“定志”的问题,充分证明先秦时期人们所认为的“志”是属于后天教化道德的范畴,而不属于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3].荀子认为“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也说明了“志”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知”不仅仅包括着先天本性的认知,更有着经过后天学习中接受的认识.由此可见,“是”行动之前产生的有理性的心理活动.从中可以看出,“志”与“情”的含义是不完全对等的,在文献中使用之时则是要进行区别.
志,有着志向和意志的含义.志向是在外在事物的影响下内心有念动,心念存留下来形成心意,心意演化为志向,则形成了对于某些目标的追求,近而会引导外在行动上的具体实施.《心理学大辞典》中提出:“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 克服困难, 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此外,还有着心志的说法.心志,对人的言语、行动有着主导的作用.
由上可见,“志”是不属于先天本能的,不是自然本性的反应,而是在人之本性的基础上,接受到了后天的教育,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趋向,在与外在事物相合之时产生出来的意愿、志向等,由此可以引导外在的行动,通过内在之志,提供行为的动力,从而使得人为了目标而有了努力,最后达至目标实现的结果.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意志过程的目的执行阶段,即经动机斗争而确定奋斗目标去执行的过程[4].所由志所引导的行为活动,并不是情绪应激之下产生的躯体性反应,而是对明确目标进行的有方向性的努力的行动.综上所述,志是连接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活动的一个桥梁,起到衔接的作用.
情志学论文范文 篇四
概念的比较
在《现代中医情志学》[1] 中认为“情志”是在脑神的调控下,五脏精气变动而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以情感(情绪)为主体兼顾认识、意志过程,具有体验、生理和行为等变化的多维结构心理现象.
情,有着情感、情绪之义.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其中由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情绪;由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所引起的高级且复杂的体验称为情感[5].志,主要为意志之义,即自觉地确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需要决定、调控自己的行为、情志,努力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与心理产生过程的对应
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认识过程,包括从感觉到思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接触事物之后有了一定的思维过程;第二个阶段,是情感的产生过程,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表示自己态度的过程,内在有喜、怒、忧、思、悲等情绪的产生;第三个阶段是意志的形成过程,即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超越障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对应人心理的产生过程,所谓“情”是在第二个阶段中出现的,即在第一个阶段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内心有怒、忧、思、悲等情绪的产生.比如当看到与自己兴趣相合的事物之时,认识到这个事物是心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而在此基础上,内在产生出高兴,喜欢的情绪变化,为“情”的产生,所对应的就是心理活动的第二个阶段.而当心里喜欢起这个事物.而之后想要得到这个事物,开始对这个事物的追求,并在一定的努力之后满足了目标,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乃至联系外在的行为活动则是属于着“志”的范畴由上可见,情与志分别对应的是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情主要对应的即是第二个阶段中的情感过程,情绪体验过程,而志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即为意志过程,即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且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在志的形成之后,直接引导出来追求目标的行为过程了,不再是内在的心理变化,而是发展演化出了与外在的联系,通过外在的事物来满足内心的欲求.
在疾病中发挥作用的比较
在《素问 举痛论》中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虑过度则耗伤心脾,脾主运化,气机运转失常则郁结于中焦,属于七情中的“思”,在临床上相应的疾病则多见气滞或者由气滞而导致的痰凝、血瘀等症状.此时病因在于体内,耗伤人体正气.
此时如果患者将抑郁的情绪宣泄出来,对于引发抑郁的人或事进产生宣泄的意志和愿望,从而引导外在行为活动的产生,表现针对于人或事情有着语言和行动的实施,从而满足自己内在的心理趋向.即是由情而转志的过程.此时疾病由内发展于外.
所以在疾病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情”多积聚于内,引起体内气机不调,多有气滞血瘀痰凝等郁证的症状出现,而志多表现于外,使得心中郁火之情绪宣泄出来,针对人或者事情表达出自己的意向,理想等以征求他人的认可,甚至为了目标的满足会有一些过激行为的出现,多有气虚、气乱等症状的出现.在心理疾病来说,“情”淤积于内,则更容易导致抑郁症或者癫狂证的出现,而如果是由“志”向外有了进一步的发泄,则是对内里心理障碍的进一步缓解,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着帮助的作用.
情志学论文范文 篇五
[摘要]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情志活动属于心理活动,从中医理论来说,是五脏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不同的情志变化,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机逆乱,气机逆乱导致津液运行失常而生痰瘀。虽然传统的七情学说蕴含着有效防治经验,但它本身带有的先天性缺陷使它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七情学说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
[关键词] 情志;脏腑;辨证;病症
[中图分类号] R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67-02
祖国医学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心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的活动是由“五神”、“五志”表现的。所谓五神指神、魄、魂、意、志,为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又生五志,“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由五志生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1]。
1 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情志证候,是指由于精神刺激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人体不能调节适应,导致神气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证候。情志活动的产生,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情志活动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当内外情景触动时,先是脏腑有感,然后表现于外在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所以只有在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情志活动才能正常,才能表现出正常的情感。
2 情志失调所导致的疾病证候
情志为病,具有先伤神、后伤脏,先伤气、后伤形的特点,即情志为病应有精神情志方面异常的症状,同时
可有脏腑气机失常的症状。而七情内伤,气机逆乱,又可化生痰瘀。
情志失调影响气机逆乱
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机逆乱,如《素问?举痛论》[2]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其具体表现[3]:
喜症喜笑不休,心神不安,精神涣散,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脉缓等。喜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喜悦的情志因素存在,以喜笑不休、精神涣散等为主要表现。
怒证烦躁多怒,胸胁胀闷,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眩晕,甚至发狂、昏厥,舌红苔黄,脉弦劲有力。怒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愤怒的情志因素存在,以烦躁易怒、胸胁胀闷、面赤头痛等为主要表现。
忧思证情志抑郁,忧愁不乐,胸闷胁胀,善太息,失眠多梦,头昏健忘,心悸,倦怠乏力,腹胀,脉沉弦等。忧思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忧思的情志因素存在,以情绪忧愁不乐、失眠多梦等为主要表现。
悲恐证喜悲善哭,精神萎靡,疲乏少力,面色惨淡;恐惧不安,心悸失眠,常被恶梦惊醒,或为滑精、阳痿等。悲恐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悲恐的情志因素存在,以情绪悲哀或恐惧、胆怯易惊等为主要表现。
七情内伤,气机逆乱,津液运行失常而生痰瘀
七情损伤使脏腑气机逆乱,进一步影响津液输布和血液运行,而化生郁痰;又可因情志失调,五志化火,炼液成痰。痰邪形成后,可随气机升降,无处不到。痰阻在肺则咳,阻在胃则呕,阻在心则悸,阻在肠则泻,阻在四肢则痹等。
3 情志的自身缺陷
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包括情感的特有称谓。情绪是目前国际医学、心理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利柏称:“人类在经历了两个艰难的生存和技术时代后,当今已步入情绪时代,人们是带着情绪去认识世界和研究人类自身的。” 时代要求医学、心理学对情绪在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系统回答。传统的七情学说蕴含着中医学对情志与健康,尤其与疾病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有效防治经验,但它本身带有的先天性缺陷使它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情学说形成于两千余年前的封建社会,它有关情志与疾病关系的认识、经验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变化,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七情学说理论薄弱,概念含糊,缺乏对情志本质和情志生命价值的理论认识,无法满足时代对情志理论的需求。
4 建立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
由上面的阐述得出结论,七情学说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实现自身飞跃,建立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有关其设想如下:
情志种类及其分类
情绪科学研究进展证明:人类包括高级哺乳动物的情志丰富多样,七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的情志有哪些,如何对种类繁多的情志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分类,将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情志理论
中医情志学的理论是什么,还仅仅是七情分属五脏的五志五脏论吗?这显然是不够的!提出新的科学假说和理论,是建立情志辨证体系的重要任务。
情志发展与分化
七情学说对此少有论及,而情志随同人生经历变化,由幼儿的简单情志逐步发展分化为成人丰富的情感活动,对情志活动有初步、整体性认识后,探索情志的发展分化过程及其规律,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情志生理
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仍然是核心的问题,情志分属于五脏,还是由一脏所主,五脏或一脏是如何主持情志活动及其变化的?这远非是哲学猜测或前人阐发的文章所能回答出来的。因此,需要我们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大量严谨的科学实验,一步一步地探索和揭示脏腑主持情志活动的具体机制。
情志病理
主要研究情志致病的条件、方式和损伤脏腑的规律,探索情志病证的病理生理微观机制,为情志病证的防治提供理论,提供知识基础。而古代的文献资料对此仅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任艳,魏艳丽,李红梅,等.浅谈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J].甘肃中医,2007,20(11):3-4.
[2]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2007-12-28)
情志学论文范文 篇六
在中医学中有“七情五志”,七情即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则为怒喜思忧恐.五志的说法源于《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等理论.现代中医情志学认为七情归属于五脏而为五志,分别在五脏各自的生理基础和生理变化之上产生出的五种情绪变化.在《类经 疾病类》中说:“世有所谓七情者,即本经之五志也”叶天士医案中也记载着:“七情致损,五志内伤,情志之郁,药难霍然.”
中医“情志”概念,与现代心理学中“情绪”概念相类似,是以情绪为主体而又包含了情感、意识以及认知等活动的复杂心理现象[1].通常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情绪有内在体验,外显行为和生理激活三种成分,其中的“内在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外显行为就是言行、目光等行为学表现,而生理激活则为唤起一系列生理学改变后表现出来的血压、心率等躯体性应激反应,即情绪应激可引起心理性、躯体性和行为性反应[1].
由此可见,“情志”一词,不单纯指“情”(情绪、情感),而是包含“情、知”等在内的以“情”为主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称[2].现代中医心理学对于情志的认识,是将情、志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既是代表着内在的情绪体验,情感经历,更是包含着认知,乃至外在行为等过程.因此,现在将情绪、情感、意志、志向等融合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而称为“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