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推荐6篇】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一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类的无限可能性和残障人士的坚强勇气。这场令人震撼的开幕式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组织能力,更传递了对残障人士的尊重与关爱。
开幕式一开始,我就被舞台上那幅巨大的画卷所吸引。这幅画卷揭示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舞台的变幻,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和色彩交相辉映,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当舞台上的演员们化身成古代神话人物时,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神话的世界,感受到了那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
随后,焰火照亮了整个夜空,预示着盛大的开幕式即将开始。我看着火花在空中绽放,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随着音乐的奏响,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装,翩翩起舞。他们用优美的动作和婀娜的舞姿展示了残障人士的力量和美丽。虽然他们身体上有一些缺陷,但他们的精神却是无比强大的。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证明了自己同样可以享受运动和艺术的乐趣。
在开幕式的高潮部分,一群残障人士登上了舞台。他们或坐着轮椅,或倚着拐杖,或使用助听器,但他们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了坚定和勇气。他们的表演让我感动不已,仿佛他们用每一个动作都在向世界宣告:我们是强者,我们不会被身体的残缺所限制。他们不仅是运动员,更是生活的勇士。
整个开幕式充满了欢乐和激情,让我深深被感染。我为中国作为东道主而感到自豪,他们以完美的组织和创意,为世界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我也为残障人士而感到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残障不残忍”的精神。他们的勇气和坚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明白了残障人士同样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残障人士的价值和力量。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也让我们明白了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残障人士将会在各个领域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二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盛大的开幕式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更传递了对残障人士的尊重和关爱。它让我明白了残障人士同样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开幕式一开始,我就被那幅华丽的舞台所震撼。舞台上的灯光和音乐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当舞台上的演员们化身成古代神话人物时,我被他们的精湛演技所吸引,仿佛他们真的成了那些传说中的英雄。
随后,焰火冲天而起,点亮了整个夜空。我看着璀璨的火花在空中绽放,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这场开幕式不仅是对中国的一次庆祝,更是对残障人士的一次致敬。在开幕式的高潮部分,一群残障人士登上了舞台。他们或坐着轮椅,或倚着拐杖,或使用助听器,但他们的表演充满了自信和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界:残障并不意味着无能,我们同样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整个开幕式充满了欢乐和激情,让我深深被感染。我为中国作为东道主而感到自豪,他们用完美的组织和创意,为世界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我也为残障人士而感到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他们的勇气和毅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明白了残障人士同样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残障人士的价值和力量。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也让我们明白了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残障人士将会在各个领域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三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警方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平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四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非不能为也,盖因不去为也。比如,失去双臂以后还能夺得游泳金牌;没有一条腿,仍然能够参加正常人的奥运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名次;双目失明,同样能在绿茵场上驰骋;连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却是运动场上的骄子。他们没有菲尔普斯那样辉煌,也没有博尔特那样闻名于世,但当他们出现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也许,我们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通过他们,我们突然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残奥会就是这样在赛场之外让我们收获很多。扪心自问,比起他们,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但或许少了永不放弃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的那样,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其关键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决心。
无论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报纸上,残奥会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给了所有人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些天,身边的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谈起残疾人运动员,谈起残奥会,每个人都露出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心灵的拷问。
这就是残奥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奥运会同样精彩的道理。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五
我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全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没有我们中国参加的奥运会,不是世界的奥运会;没有我们中国承办的奥运会,也不是完整的奥运会。只要一谈起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中国人肯定是满满的自豪感。
历史上,我们中国很早就出使国外,如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我们的国宝“出使”过国外吗?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这让我们中国人更加骄傲、自豪。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去年9月17日,发布了冬奥和残奥吉祥物。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他们还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呢。冰墩墩是一只胖乎乎的大熊猫,他头部外壳装饰彩色光环,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航天员。别看他胖乎乎的,他的寓意可深着呢,他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雪容融是以红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你看她身体发着光,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我相信,会有更多残疾人会被点亮心灯,变得坚强起来。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国际性的盛会,是中国和外国友好往来的舞台,也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桥梁。我们相信这两个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让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六
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18日晚在里约科尔科瓦多山脚下马拉卡纳体育场内闭幕。闭幕式上,160个国家和地区的残奥健儿纵歌热舞、欢乐告别。欢快的氛围中,一些感人的场景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镜头一:
17日,在里约残奥会倒数第二天的比赛中,伊朗运动员巴赫曼·哥巴内扎德在C4级公路自行车赛中意外跌倒受伤,送到医院途中突发心脏骤停,最终不治身亡。
镜头二:
当晚,闭幕式变成了一个大型演唱会。从桑巴到摇滚,从流行音乐到波萨诺瓦,音乐让人们跳舞,让文化共鸣。里约奥组委主席努兹曼表示:“我们举办了伟大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一切庆祝始于一个梦想,就是把里约变成奥运之城。”
镜头三:
里约之行,中国残奥代表团创造了自1984年参加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共获107块金牌、239块奖牌,创51项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榜双第一。
镜头四:
过去的12天里,4400多名残奥运动员在赛场挥洒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永不放弃的顽强斗志,诠释了不断挑战命运的拼搏精神。残奥会门票销售突破200万张,赛事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转播,数百万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残奥健儿,让他们在运动中找回了自信,实现了梦想。
镜头五:
在巴西“天后”伊韦蒂奇动人的歌声中,残奥会主火炬缓缓下降,残奥圣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