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窦娥冤》观后感(经典3篇)
戏曲《窦娥冤》观后感 篇一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场戏曲《窦娥冤》,这是一部以明代正德年间的冤案为背景的经典作品。通过这场戏曲,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窦娥冤》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讲述了窦娥被冤枉入狱,遭受种种不公正待遇的故事。整个剧情紧凑有力,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剧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而立体,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命运。尤其是窦娥这个角色,她是一个善良、正直而坚强的女子,为了追求真相和伸张正义,她不畏艰险,不惧权势,最终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自己的冤屈申冤。她的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勇敢和坚韧的力量,也让人们对正义和公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剧情紧凑有力外,戏曲《窦娥冤》还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方式,将人物形象和情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观看戏曲《窦娥冤》时,我被那悠扬的唱腔、精彩的舞蹈和精湛的表演所深深吸引。每一个角色的表演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让人们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外,戏曲《窦娥冤》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让观众们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德年间,腐败和冤假错案层出不穷,社会风气扭曲,人民生活艰难。然而,通过窦娥这个角色的坚持和勇敢,戏曲《窦娥冤》也传递出了对正义和公平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当时的历史背景还是现代社会,我们都需要有更多像窦娥一样的人,去追求真相、伸张正义。
总的来说,戏曲《窦娥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人们对正义和公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窦娥这个角色的形象,观众们感受到了勇敢和坚韧的力量,也让人们对社会风气和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入。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对历史的再现,让观众们在观看戏曲《窦娥冤》时得到了艺术享受和精神启迪。
戏曲《窦娥冤》观后感 篇三
戏曲《窦娥冤》观后感
《窦娥冤》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窦娥冤》观后感一:
我在观看《窦娥冤》时,对一些地方产生了疑问。如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判成杀人死罪的,剧作为何要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猛烈的谴责呢?观后才明白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
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受封建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窦娥一直以为天地鬼神能为她主持公道;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于其身时,她仍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只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终于看清了“衙门自古朝南开,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本来面目。在剧中,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浊清不分,是非混淆,致使善良横遭杀戮,恶人得以横行。她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官府、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痛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从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激烈言辞中,我看到了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窦娥的反抗性格中正闪烁着剧作家思想的光辉。
《窦娥冤》是悲剧,我在观看时对窦娥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尤其是她在押赴刑场时发下三桩誓愿,直至誓愿一一应验的情节。我也敬佩其为人,并对封建社会极力批判。剧中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为我展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也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的残酷和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而当今像窦娥一样冤的例子比比皆是,因而很值得我们深刻地思考。
《窦娥冤》观后感二:
记不得是第几次观看河南豫剧《窦娥冤》了,每次看后都会心情沉重,随着剧情发展心境键入。为古人担忧、悲泣。一曲千古流唱的窦娥冤,感天动地,让人断肠。
窦家之女名叫端云,自幼丧母,父亲将她抚养成人,并许配蔡门为妻,完婚之后,父亲便依依不舍的前去京城赶考。端云嫁入蔡门后,婆婆将其改名为窦娥,谁知窦娥天生的苦命,新婚不久,丈夫就死于天命,丢下她们一老一少两个寡妇。一日婆婆出去讨帐,债主为了赖账,将窦娥婆婆骗至郊外,欲将其勒死,被前来此处的张驴父子救下,当张驴父子知悉窦娥婆婆家境之后,便心起歹意,硬逼窦娥婆媳嫁于张驴父子为妻,窦娥婆婆羞辱难当,坚决不从,张驴父子威胁老婆婆说如若不从就将其勒死,老婆婆无奈,将张驴父子带回到家中,张驴父子对窦娥婆媳百般调戏,怎奈窦娥生性刚烈,弄得张驴父子难以如愿,所以张驴之子就心生歹意,趁窦娥给婆婆端羊肚汤之机,便将毒药放至汤中,让窦娥端于婆婆服用,本想借窦娥之手除掉婆婆,然后逼窦娥与其成婚,谁料窦娥婆婆身体欠安,不思茶饭,张驴父亲正在眼馋,见婆婆不思饮用,便端起一饮而尽,结果一命鸣乎,张驴见状,便将窦娥告上公堂,硬说窦娥药杀公爹,在重金收买之下,可恶的昏官硬判窦娥死罪,重刑之下窦娥宁死不招,无奈昏官欲将窦娥婆婆大刑加身,为了不让年迈的婆婆身受皮肉之苦,窦娥无奈含冤招认。被打入死牢。赴刑场之时,窦娥柔情满怀,苦苦思念父亲,“一腔恨压心头怨气难消,佩枷锁赴刑场怎能心甘,临刑前望京师苦苦思念,血泪啼啼久等待,心急煎烈盼父来,早来片刻咱能见,迟来一步相见难”。行刑之前窦娥满腔悲愤指天骂地许下三桩誓愿,“善恶错堪你枉为天,清浊不辨你枉为地,苍天若知我窦娥冤,誓愿应在这山阳县,第一桩,穷尽东海千倾水,难洗窦娥一身冤,沾沾青天神灵显,收去甘露旱三年;第二桩:热血不把大地染,血溅白廉挂高竿;第三桩:满天乌云为我聚,西北风儿为我旋,苍天若知我窦娥冤,皑皑白雪把我掩,一身清白留人间。果然窦娥死后,六月天下大雪,楚州旱三年,鲜血飞溅挂高竿。
常言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艺术取之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自古就有无道的昏官,为了蝇头小利,不惜闷着良心草菅人命。老天爷也有打瞌睡的时候,所以就有了屈打成招的冤假错案发生,还好,窦娥的父亲在她死后终于为她平反昭雪,惩治了恶人,总算皆大欢喜!
《窦娥冤》观后感三:
虽然长久以来,我们都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然而,事实上人们对元曲的认知要远远少于其他两者,不知是因为我们的中文课本鲜少提及的缘故还是,人们对此本就缺乏兴趣,总之我们仅有的一点信息也只是来源于历史教科书里的惊鸿一瞥。突然觉得有些可惜,这些曾在历史上散发过耀眼光芒的作品也只是被历史协商赞誉的一笔,便消失无踪。好在,现代的那些戏曲大师们还没有摒弃他们,在被很多人以往的同时,也还总有那么一些人记得它们。也许在人文的历史上这些东西会渐渐淡去光泽,但在戏曲的舞台上却愈加光芒万丈。
提到元杂剧,就不得不提及两个元曲的祖师爷:汤显祖、关汉卿。我想大多数人对这两个人都有一种认知:对二人的名字如雷贯耳,却怎的也想不起来,其相关的作品。也许我们知道,但时间的磨合早已让我们将这些作品与作者对不上号,只是偶尔别人娓娓道来时,才会如梦初醒:原来如此。就如同我这次读的关汉卿的《窦娥冤》一样。撇开《窦娥冤》来看关汉卿,印象中这人的名字并不陌生,但这些被烙在记忆中奉献给了应试教育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仅仅只是一个名字罢了。反之,撇开关汉卿来看《窦娥冤》,又是一派熟悉的景象,却终究不能从脑海里找到它的出处。直到今天,才将两者真正的结合在了一起。其实早年在书中学到这个剧目的时候,就已经对其充满了好奇,却直到今天才寻得机会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其实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窦娥冤》除了是一部相当出色地戏曲,更是一部人物性格饱满丰富的小说。我想这样的小说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是没有几个人可以企及的。故事流畅宛如一气呵成,情结细腻生动又不是厚重感,人物角色个性鲜明,构思巧妙大胆,在现实的基础上又加之神话色彩,真正做到了把理想融进现实,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前提下又做到了戏曲本身的观赏性。至此,我算是真正知道了这个千古奇冤的案子究竟是怎样的。
《窦娥冤》很大程度上是扮演了一个英灵着的角色,在向人们诉说那段历史中人们的生活情况,也可以说,《窦娥冤》就是长久以来腐朽的封建文化中黑暗的缩影。人们在对现实社会无力回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戏曲这一出口,元曲的行调格式并不是规范的戏曲格式,不像汤显祖的《牡丹亭》亦或是王实甫的《西厢记》那样将每一个人物刻画殆尽,每一出场顺序,每一段独白、独白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元杂曲则更加注重生活化,也许并没有想过要将这样的戏剧搬上像《贵妃醉酒》那样的舞台,只是用来聊以慰藉生活在苦痛中的大众罢了。某种意义上来说,《窦娥冤》实则是把人们的苦痛与愿望以曲目的形式唱给大家听。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关汉卿生前并没有什么功成名就,写的东西也不受人们待见,这种被许多人视作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摒弃了。终于有一天,当人们生活水生火热之时,才发觉之前的歌功颂德是多么的愚昧,于是又将那些在某一个时间里被自己丢掉的东西拿回来重新审视。毫无疑问,好的作品是需要历史来沉淀的,且这种沉淀是建立在人民的认知上的。